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關羽被困時,距離劉備的益州只有幾裏,為何劉備不出兵?

關羽被困時,距離劉備的益州只有幾裏,為何劉備不出兵?

依據歷史材料記載,《三國誌?先主傳》:夏,曹公果引軍還,先主遂有漢中。遣劉封、孟達、李對等攻申耽於上庸。從這咱們能夠看出,關羽之所以要北伐襄樊,首要意圖,是為了攪擾曹操視野,由於那時候,劉備正在預備漢中之戰。《三國誌?武帝紀》:秋七月......遣於禁助曹仁擊關羽。劉備拿下漢中,稱王,“遣詩拜關羽為前將軍。”,從這段材料來看,劉備現已成功拿下漢中,關羽被封為前將軍。

壹切的工作,都依照事前的方案開展,劉備拿下來漢中,關羽能夠撤兵了,但是,這時候,天公做美,送給關羽壹個大好的機會,《三國誌?武帝紀》:八月,漢水溢,灌禁軍,軍沒,羽獲禁,遂圍仁。使徐晃救之,關羽捉拿於禁,斬殺龐德,壹戰威震華夏。這時的關羽,想攻下樊城和襄陽,最終不得不向劉封和糜芳求助,劉封和糜芳懷恨在心成心不救,關羽最終四面受敵,最終死的當地離益州只要壹二十裏路,仍是沒有逃回去,那就間隔這麽近,為啥劉備不出動軍隊相救呢?

關羽腹背受敵劉備不救的原因:

曹操想了個壞主意,派人去躥嗦孫權出兵攻打荊州。孫權不是傻瓜,他也知道關羽不好對付,所以回信給曹操,建議還是曹操去打荊州。結果,曹操和孫權都不打,但是暗中都在做準備。說起來,諸葛亮最壞。他讓劉備拜關羽為前將軍,起兵取襄陽。關羽不是傻瓜,他知道起兵取襄陽就等於攻打曹操,而身後是孫權在虎視眈眈。問題是,前有曹操後有孫權的情況下,大哥劉備竟然沒有派幾個兄弟來撐場子。以壹己之力對付曹操和孫權,行嗎?

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假裝有條件也要上。在北伐之前,關羽其實做好了兩手準備。好的壹手是壹路順利剿滅曹操,然後扶持漢室壹統天下;壞的壹手是戰敗而死。這兩種結果都不是漢賊,所以,關羽欣然北上。劉備、曹操、孫權其實都懷有同樣的期望:關羽千萬別取勝啊。關羽出兵取樊城,隨後水淹三軍,擒於禁斬龐德,威震天下。曹操是嚇壞了,甚至準備遷都。可是司馬懿看得清楚,他知道在魏蜀吳三家都不希望關羽走得太遠的情況下,他壹定走不遠。

孫權行動了,呂蒙白衣入荊州,襲取了荊州。試想,如果此前諸葛亮派趙雲來守荊州,十個呂蒙來也是白給。前方,強弩之末的關羽終於被徐晃擊敗,於是退守麥城。這時,廖化前往上庸求援,上庸守將是誰?劉備的幹兒子劉封。劉封竟然拒絕救關羽,這就讓人看不明白了。如果沒有劉備或者諸葛亮的明示或者暗示,他敢不救關羽?就這樣,正面曹操,背面孫權,再加上劉備不救,關羽縱有三頭六臂也不能不敗了。終於,關羽被吳國所擒。到了這個時候,關羽是決定要死的。最終被殺,也算是求仁得仁。關羽之死“皆大歡喜”

關羽以死來成就自己的理想,而劉備曹操孫權也都得到了各自想得到的。所以,關羽之死稱得上是皆大歡喜,四方多贏。關羽死後不久曹操也去世,於是曹丕、劉備、孫權紛紛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