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智齋陸淑解題作品

智齋陸淑解題作品

原來有56卷,分為經、史、書、集四種記錄,所以在書名中稱為“書錄”。全書共分五十三類,並在宋代官方書目的基礎上對類目進行了調整和補充。

經典有十大類:易、術、詩、禮、春秋、孝、語與孟、蔔、釋、小學。

史書十六類:正史、別史、年表、聚聚註釋、聖旨、偽史、雜史、典故、官職、儀式、季節、傳記、法令、家譜、目錄、地理。

有20類:儒、道、法、名家、墨家、軍事家、農民、雜家、小說家、神仙、石氏、兵法、歷法、陰陽、占蔔、形法、醫書、音樂、雜術、書籍。

藏書有七種:楚辭、總集、其他集、詩集、歌詞、章句、文史。最初的56卷本《智齋陸淑解難》是說明代的金毛有南宋的壹半。北京大學圖書館有20冊李聖鐸的舊藏文本和藍松的舊藏文本。北京圖書館僅有四卷(47卷至50卷)元抄本。清代《四庫文庫》由《永樂大典》編撰而成,重編為22卷,刻入武英堂聚義版叢書,為現行版本。乾隆四十三年(1704),陸以四圖書館為依據,補正《二種》和《定為五十六卷》,恢復原序,定名為《解決新修支宅書問題》,稱陸校本,藏於上海圖書館(卷八至卷十六缺失)。南京圖書館有《陸派後記》,青海師範大學有苗全《孫派背書》,北京圖書館有傅增湘《陸派後記》,都是善本。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壹部校勘本,是目前最實用的壹部,以《聚珍本》為底本,以袁手稿、陸學派為主要校勘依據,並附書評及作者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