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紀年法有好幾種,有年次紀年法、年號紀年法、星歲紀年法、幹支紀年法等,我們在這 裏,對這幾種紀年法逐壹做簡單介紹。
壹、年次紀年法 古代最早的紀年法,就是年次紀年法。所謂年次紀年法,是指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進行紀 年,例如前770年,古人記為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等。
那麽前769年,就記為周平王二年、秦 襄公九年等。這樣,按照元、二、三的次序,依次記下去,直到王公出位或死亡為止。
二、年號紀年法 第八篇天文、歷法 漢武帝時開始有年號。以後每個新皇帝即位,都要改年號(稱為“改元”),並用年號紀年+ 後來日本、越南、朝鮮、高麗紀年受到中國影響,也都使用過自己的年號。
現在的日本仍然使用 自己的年號。年號怎麽紀年呢?例如前140年,漢武帝立年號為“建元”,所以這壹年就記為建 元元年,次年就記為建元二年,依此類推。
如果年號改了,便按著新的年號,重新紀年。年號被 認為是帝王正統的標誌,稱為“奉正朔”。
若壹個政權使用另壹個政權的年號,就是標誌著臣服 於對方了。 如在中國分裂的時期——五代十國時,吳越國使用唐、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 和北宋的年號,就都是表示臣服。
另外,地方割據勢力、少數民族政權以及農民起義建立政權也 常畬自立年號紀年。 三、星歲紀年法 這是戰國時出現的紀年法。
星歲紀年法中的“星”指歲星,“歲”指太歲。 星歲紀年法實際 是歲星紀年法和太歲紀年法的合稱。
這裏我們就不詳細介紹了。
2. 我國古代紀年法主要有哪幾種
我國古代紀年法主要有四種: (1)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
以王公在位年數來紀年。如《左傳·崤之戰》:“三十三年春, 秦師過周北門。”
指魯僖公三十三年。 (2)年號紀年法。
漢武帝起開始有年號。此後每個皇帝即位都要改元,並以年號紀年。
如《石鐘山記》“元豐七年”、《梅花嶺記》“順治二年”等。 (3)幹支紀年法。
如近代常用幹支紀年來表示重大歷史事件,如“甲午戰爭”、“戊戌 變法”、“辛醜條約”、“辛亥革命”。 (4)年號幹支兼用法。
紀年時皇帝年號置前,幹支列後。如《梅花嶺記》“順治二年乙 酉四月”,“順治”是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年號,“乙酉”是幹支紀年。
3. 關於古時記年份的月理知識
壹個時辰等於八刻 壹年有十二月,壹月有五周,壹周有六日,壹日有十二時辰,壹時辰有四刻,壹刻有三盞茶,壹盞茶有兩柱香,壹柱香有五分,壹分有六彈指,壹彈指有十剎那。
壹剎那就是壹秒鐘。 古時指"壹柱香"的時間也就是壹刻鐘左右即現在大約十五分鐘。
而現在的香有長有短,有粗有細;有易燃的也有不怎麼快燃.不能作為計時參考。 喝壹碗茶的時間,從端上來開始,然後慢慢品嘗,壹飲而盡,其實就是壹碗茶涼到可以入口的程度所用的時間。
夏天要15分鐘,冬天10分鐘都用不了。 古人壹天分十二個時辰,即 子:11pm-1am 醜:1am-3am 寅:3am-5am 卯:5am-7am 辰:7am-9am 巳:9am-11am 午:11am-1pm 未:1pm-3pm 申:3pm-5pm 酉:5pm-7pm 戌:7pm-9pm 亥:9pm-11pm 時辰———十二地支紀壹晝24小時為十二時辰:前半夜11時至1時為“子時”,午夜1時至3時為“醜時”,後半夜3時至5時為“寅時”,早上5時至7時為“卯時”,上午7時至9時為“辰時”,9時至11時為“巳時”,11時至下午1時為“午時”,中午1時至3時為“未時”,晚上7時至9時為“戌時”,9時至11時為“亥時”。
每個時辰各占兩個鐘頭。可見“從巳時直殺到未時”相當於現在的“從上午9時直殺到下午3時”。
更點———古代把晚上戌時作為壹更,亥時作為二更,子時作為三,醜時為四,寅時為五更。把壹夜分為五更,按更擊鼓報時,又把每更分為五點。
每更就是壹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即120分鐘,所以每更裏的每點只占24分鐘。由此可見“四更造飯,五更開船”相當於現在的“後半夜1時至3時做飯,3時至5時開船”。
“五更三點”相當於現在的早晨5時又72分鐘,即6時12分,“三更四點”相當於現在的午夜1時又96分鐘,即2時36分。 刻———古代用漏壺計時。
漏壺分播水壺和受水壺兩部。播水壺分二至四層,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後流入受水壺,受水壺裏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隨蓄水逐漸上升,露出刻數,以顯示時間。
而壹晝夜24小時為100刻,即相當於現在的1440分鐘。可見每刻相當於現在的14.4分鐘。
所以“午時三刻”相當於現在的中午1時43.2分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壹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醜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
(北京時間09 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北京時間15食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沈、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
(北京時間17是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
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
(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 古人說時間,白天與黑夜各不相同,白天說“鐘”,黑夜說“更”或“鼓”。
又有“晨鐘暮鼓”之說,古時城鎮多設鐘鼓樓,晨起(辰時,今之七點)撞鐘報時,所以白天說“幾點鐘”;暮起(酉時,今之十九點)鼓報時,故夜晚又說是幾鼓天。夜晚說時間又有用“更”的,這是由於巡夜人,邊巡行邊打擊梆子,以點數報時。
全夜分五個更,第三更是子時,所以又有“三更半夜”之說。 時以下的計量單位為“刻”,壹個時辰分作八刻,每刻等於現時的十五分鐘。
舊小說有“午時三刻開斬”之說,意即,在午時三刻鐘(差五分鐘到正午)時開刀問斬,此時陽氣最盛,陰氣即時消散,此罪大惡極之犯,應該“連鬼都不得做”,以示嚴懲。 刻以下為“字”,關於“字”,廣東廣西的粵語地區至今仍然使用,如“下午三點十個字”,其意即“十五點五十分”。
據語言學家分析,粵語中所保留的“古漢語” 特別多,究其原因,蓋因古中原 *** 流落嶺南,與中原人久離,其語言沒有與留在中原的人“與時俱進”。“字”以下的分法不詳,據《隋書律歷誌》載,秒為古時間單位,秒以下為“忽”;如何換算,書上沒說清楚,只說:“‘秒’如芒這樣細;‘忽’如最細的蜘蛛絲”。
4. 關於古代文化常識
3、謙辭和敬辭
竊:私下、私自。
敢:冒犯、冒昧地。
蒙:承蒙。
請:請允許我、請讓我。
枉駕:有勞大駕。
惠賜:指對方給以了好處。
科舉職官
鄉試(錄取者稱為“舉人”,第壹名稱為“解元”)
會試(錄取者稱為“貢生”,第壹名稱為“會元”)
殿試(錄取者稱為“進士”,第壹名稱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
拜:授給官職。
除:免去舊職任新職。
出:出任。
升:提升官職。
遷:調動官職升官。
革:革除官職。
罷:罷免、停職。
免:免除官職。
黜:廢黜、貶退。
謫:降職遠調。
削:革職罷官。
廢:罷免或廢黜。
退:⑴撤銷或降低官職;⑵自己辭職。
斥:屏棄不用。
去:去職,被調離。
左遷:降低官職調動。
擢:提拔、選拔。
授:封給官職。
何謂九卿三公
卿和公都是官職名稱。據歷史記載,西周時期周王朝及諸侯都有卿,分上中下三級。戰國時期,不少國家沿用。上卿是當時最高的官職。
九卿之說始於秦漢,指的是太常、光祿勛、衛尉、廷尉、太仆、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九個官職。
具體壹點來說,太常掌管宗廟祭祀與禮儀;光祿勛掌管宮廷的守衛和護從;衛尉負責宮門警衛工作;太仆掌管皇帝的車馬;廷尉是最高司法之官,掌管刑獄、案件的審理等;大鴻臚又叫典客或大行令,負責外交及民族事務;宗正負責管理皇室、宗族的事務;大司農又名治粟內史或大農令,掌管谷貨、租稅、賦役、財政等;少府掌山海池澤之稅,以供養皇帝。到北魏時期,在正卿之下還設少卿,歷代相沿,直到清末才廢止。
三公之說也起始很早,周時以司馬、司徒、司空為三公,西漢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馬)、禦使大夫(大司空)為三公。到東漢時,名稱有所改變,指太尉、司徒、司馬。三公又叫“三司”,***同負責軍政事務。
5. 我國古代究竟是怎樣紀年的呢
古代紀年主要有以下四種方法: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簡稱年次紀年法。
顧名思義就是以王公在位的年數來紀年。如《左傳》中的:“二年春,公會戎於前。”
其中的“二年”,就是指隱公二年;又如《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的:“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年號紀年法。
從漢武帝時起,開始設定年號,此後每壹位皇帝即位後都會改元,並以其年號來紀年。例如《宋書?武帝本紀》中的“安帝隆安三年十壹月”,《新唐書?李白列傳》中的“天寶初”等。
幹支紀年法。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幹和子、醜、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按固定順序排列組 合起來用以紀年。
如丁卯年、辛已年等。從甲子年開 始,六十年後重回到甲子,如此循環往復,周而復 始。
近代也常用幹支紀年來表述重大的歷史事件,如“甲午戰爭”“辛醜條約”“辛亥革命”等。我國傳 統紀年法依舊沿用幹支紀年。
年號幹支兼用法。即在紀年時將皇帝的年號 置前,幹支列在其後。
例如,《梅花嶺記》中的“順 治二年乙酉四月”,“順治”為清世祖愛新覺羅?福 臨的年號,而“乙酉”則是幹支紀年。
6. 關於古代紀年的方式
(1) 年號紀年 我國古代最初是按照君王即位的年次紀年,如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等等。
漢武帝劉徹開始用年號紀年,即位那年稱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順次為建元二年、建元三年等,更換年號就重新紀元。歷史上使用過的年號,約有八百多個。
古醫書有不少是用這種方法來紀年的,如宋?劉昉《幼幼新書》李庚序題作“紹興二十年九月幾望”。紹興是南宋高宗趙構的年號。
這種方法的好處在於紀年明確,可以直接表明具體的年份。(2) 幹支紀年 幹支紀年是我國古代最基本的紀年方式之壹。
最早的記載見於《淮南子?天文訓》,但西漢時這種方式還不通行。自東漢光武帝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開始幹支正式用於紀年。
幹支紀年在中醫古籍中有廣泛的應用。如清?柯琴《傷寒論註?自序》題作“時己酉初夏也”,據柯琴的生活年代,可查得“己酉”當為公元1729年。
當然,更常見的是皇帝年號加上當年幹支的合記方法,如明?陳實功《外科正宗?自序》題作“萬歷丁巳之秋七月既望”,金?段成己《肘後備急方?序》題作“至元丙子季秋”等,都是年號與幹支並用。還有再加上年次的,如唐?王冰《黃帝內經素問註?序》題作“時大唐寶應元年歲次壬寅”,元?危亦林《世醫得效方?自序》題作“至元三年歲丁醜七月既望”等即是。
兩法並用紀年的長處是不易錯亂。(3) 星歲紀年 戰國時代,天文占星家根據天象紀年,有所謂星歲紀年法。
星指歲星(即“木星”),歲指太歲(古代天文占星家設想出的假歲星,又叫歲陰、太陰)。故有歲星紀年法和太歲紀年法。
宋?夏竦《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序》題作“時天聖四年歲次析木秋八月丙申”,“析木”就是用歲星紀年。金?張從正《儒門事親》“頤齋引曰”題作“歲在單閼陽月晦日”,“單閼”就是用太歲紀年。
(4) 生肖紀年 十二生肖之說起於東漢,漢前未見記載。生肖可以用來推算壹個人的年齡、出生的年份,歷史上也使用過生肖紀年法,如元代就有“泰定鼠兒年”(泰定是元泰定帝的年號,鼠兒年即甲子,為公元1324年)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