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三)地質調查機構的壹般規律

(三)地質調查機構的壹般規律

1.性質與定位

雖然各國地質調查機構所屬的部門不同,但其性質和定位具有相似性。絕大多數國家的地質調查機構都具公益性質,是地學研究和信息機構,為政府管理與決策、社會經濟發展和公眾提供及時、公正、可靠的地學信息。

圖3-7 21世紀國家地質調查機構的核心任務

(引自E.F.MElewaut,2004)

圖3-7描繪了21世紀地質調查機構的核心任務。從圖3-7來看,國家地質調查機構主要從事地學數據的采集、管理和傳播工作,最終把數據提供給用戶。從這個意義上說,國家地質調查機構應定位為服務型的機構。

2.主要任務

地殼的地質多樣性決定了各國擁有的地質資源不同,也決定著地質災害影響程度的差異。這種國家之間地質環境的天然差別影響著地質調查機構的任務。但從世界各國地質調查機構承擔的任務來看,公益性地質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基礎性地質調查

事實上,所有國家建立地質調查機構的主要目的都是開展全國性的基礎地質調查,以便確定國家開發地質資源、創造財富的潛力。隨著地學知識的增長,這類調查的技術和應用變得更加多樣,包括在全國的土地清查和多種地學參數的解釋,後者構成地學信息基礎的根基。這類調查並非“壹次性”的活動,而是隨著新數據、新技術和解釋技巧的出現及新用途的開發,不斷地進行修正和更新。這種調查可以分為陸地、沿海和海疆等壹系列不同類型。對於大多數西方國家來說,在陸地上,是國家地質調查機構與省(州)級地質調查機構聯合開展區域地質調查(專欄3-2);而在海域,壹般都是由國家地質調查機構來承擔工作。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社會對地學需求的不斷增長,基礎地質信息需要不斷地更新。基礎地質調查包括地質填圖、地球物理調查、地球化學調查、遙感地質調查;基本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地質生態(環境地質)、礦產資源分布等調查內容。

專欄3-2 美國全國合作地質填圖計劃(NCGMP)

1992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國家地質填圖法》,並實施“全國合作地質填圖計劃”。此項計劃目前仍在繼續執行。1999年12月,美國總統曾再次簽署授權使地質填圖撥款到2005財政年度時增加2倍(與90年代後期實際執行的相比),達6400萬美元。

該計劃再授權到期前,2004年7月眾議院又通過決議為國家地質填圖法再次授權,為此項填圖計劃繼續撥款,按2005財政年度的6400萬美元/年水平延續至2006~2010財政年度。眾議院決議經參議院認同後由總統簽署。NCGMP主要進行系統的1:24000比例尺的地質填圖(阿拉斯加為1:50000或1:63000),部分地區為1:10萬。參加單位有美國(聯邦)地質調查局(USGS)(是該項計劃主要協調單位),州地質調查所(局)和有關大學。該計劃包含3項子計劃:聯邦填圖子計劃(FEDMAP)、州填圖子計劃(STATEMAP)和教育填圖子計劃(EDMAP)。FEDMAP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經費100%來自聯邦預算,占聯邦政府地質填圖總預算撥款約75%(歷年執行結果則接近80%)。FEDMAP填圖工作全部由美國聯邦地質調查局專家來完成。STATEMAP的經費壹半由聯邦預算支出(約占聯邦為NCGMP出的總預算撥款的25%),壹半由州支出,由州地質調查局人員和通過合同聘用的專家以及大學生來完成。EDMAP經費占的比例很小,壹半由聯邦預算支出,壹半由教育基金支出,主要目的在於培訓大學生。

1992至2000財政年度,聯邦政府對NCGMP的實際撥款額每年約為2200萬美元, 2001年度起有明顯增長,增至每年度約2600萬美元,但距6400萬美元甚遠。

(2)礦產資源調查與評價

地下水是壹種重要的、有時甚至是關鍵的飲用水來源,尤其在幹旱國家。國家地質調查機構的壹項重要任務是監測地下水資源,以保證通過合理的取水政策,做到供水的連續性;提供有關含水層地表和地下分布及水力性質的信息;監測水質。

在礦產資源方面,國家地質調查機構的任務是:評價區域礦產資源潛力,監測國家的證實儲量,保存有關其產量的統計信息;收集關於礦產資源量、產量和貿易的信息,提出有關管理和立法的建議,尤其是針對勘查、采礦規劃和采礦的環境影響。

在某些沒有形成有效的商業性礦產勘查能力的國家,要求地質調查機構開展較詳細的局部的礦產資源評價和礦產勘查計劃。但總的來說,地質調查機構在其核心計劃範圍內的作用是獲取區域地學數據和勘查標誌,以促使私營部門投資於詳查。地質調查機構也會受私營部門委托從事核心計劃之外更詳細和具體地點的勘查。

即使是已形成有效的商業性礦產勘查能力的國家,也可受政府指令,直接從事某些稀缺戰略性礦產的全國性和大區域性調查研究,以及對少數重點礦床進行勘查。

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氣的勘查和評價通常由私營部門或歸政府所有的公司進行,不過,它們通常要利用地質調查機構核心計劃工作的許多成果(如地質圖)來支持其勘查工作。然而,在油氣勘查期間產生大量新的地質信息,這些信息應當按法定要求提供給地質調查機構,必要時作為“商業機密”,以補充到國家地學數據庫裏。

對於大量替代性能源(如煤層氣、地熱能和水電),國家地質調查機構也要提供關於其勘查和開發的背景地質論據的信息和建議。政府可以另外委托對這些可能的能源進行專門研究。

國家計劃也可以要求地質調查機構負責監測油氣勘查、發放勘查許可證並對該產業進行管理。然而,在壹些國家,這些職能已轉交給其他有關國家機構或專為處理油、煤、氣而建立的國家公司。

(3)地質災害

地質災害包括地質、巖土工程和地球化學災害,它可以給國家造成重大經濟和社會損失。災害、風險和脆弱性評價應當是全國、區域和地方發展規劃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有些主要地質災害,如火山活動和地震,與地質-構造環境有關;如滑坡和泥石流,地質因素可能是重要的。由於這些原因,這些災害的相對危害性因地而異,差別很大。其他災害,如地球化學災害,可源於人類活動,造成化學汙染,或者源於地表或近地表痕量元素的天然缺失或超量以及天然放射性輻射。在壹定條件下,汙染元素的突然活化,誘發“化學定時炸彈”。由於過度抽取地下水或采礦引起的地面沈降也值得註意。

國家地質調查機構在其核心計劃的範圍內,承擔查明地質災害、對其發生地進行不斷監測,在可能的情況下,進壹步預測未來趨勢和危險的責任。地質調查機構應向公眾和地質災害管理當局提供信息和建議,並為有可能發生災害的地方提出治理措施和適當防範措施。

(4)地質科學技術研究

認識地球、探索地球資源和災害的形成與演化過程、解決地質調查工作中各類科學問題,是國家地質調查機構的重要任務。地質調查的科學技術研究定位是:以調查為基礎,通過綜合、集成,提煉出創新性的地質理論;瞄準地質調查工作中遇到的難題,解決重大科學技術問題,提升地質調查工作水平。

(5)全國地學數據中心建設與信息服務

地質調查機構通過其本身的調查工作獲得數據,還通過其他實體依法上交或寄存獲得數據。這些數據都是國家寶貴的財富,必須按照政府法規的要求,在其控制下保存、適當編目供潛在用戶使用。全國地學數據中心的運作是國家地質調查機構最重要的任務之壹。

全國地學數據中心要負責管理地質調查機構成立以來所獲得的所有各類數據。這就要求對大量各種不同實物資料和數據進行妥善儲存並編出索引,如巖石、礦物和古生物標本,地球化學樣品,鉆孔巖心和地質、地球化學、地球物理、水文地質、地質環境和地質災害記錄,分析數據,野外記錄簿、素描圖,報告和出版物。大部分實物資料要以實物形式儲存,但愈來愈多的數據以電子方式儲存。各種服務系統各就各位,以方便查詢和檢索,為內部或外部用戶提供服務。

3.經費

(1)經費來源

由於各國地質調查機構的職能和任務以公益性地質工作為主,所以經費來源主要是政府預算。部分國家地質調查機構的經費全部由政府撥款,如法國、意大利、比利時、瑞士和阿爾巴尼亞等國;大多數國家地質調查局除了政府主管部門或國會直接撥款外,還從其他政府部門和其他相關單位獲得部分經費。

關於地質調查機構經費預算的形式有直接和間接之分,有些地質調查機構預算由中央財政批準,如美國地質調查局作為美國內政部的八個局之壹,其預算與內政部及其所屬局的預算都由國會統壹批準;有的地質調查機構的經費則為間接預算,由其主管部門負責項目和經費安排。

數據表明,英國地質調查局國家直接撥款占總經費的60%,而承擔市場任務所獲得的經費占到了40%。英國地質調查局模式在國際上被稱為“混合經濟模式”。類似地,美國地質調查局除了承擔國家任務外,也承擔部分市場項目。從經費構成來看,美國地質調查局的國家直接撥款經費壹般占75%,市場來源占25%。市場來源的經費包括為其他政府機構提供服務和其他產出所獲得的間接收入。承擔市場項目不僅可以在壹定程度上彌補其經費的不足,而且可以開展人才交流,並使國家地質調查機構獲得更多的地學數據(主要獲得省或州壹級的地學數據)。然而,戰略報告《美國地質調查局未來作用與機遇》指出,美國地質調查局在承擔有償項目時,應更加註意合作(橫向)項目是否符合職能任務和戰略計劃目標,是否有助於其戰略目標的實現。

(2)經費變化

從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地質調查機構的經費變化,大致可以看出公益性地質調查工作的興衰歷程。以美國為例,從1975年到2005年,美國地質調查局預算總體上是逐年增加的,若以不變美元來計算,總體處於壹個相對穩定的數值,但其預算在國內生產總值(GDP)中所占的百分比卻緩慢下降,盡管美國地質調查局的任務有所增加。仔細分析圖3-8和圖3-9發現,美國地質調查局在1981~1983年、1993~1995年曾出現經費嚴重下降的局面。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地質調查局資金削減,主要與美國國內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對能源的需求下降有關。實際上,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地質調查局不再執行“阿拉斯加石油儲備與管理計劃”,經費削減約1.5億~2億美元。

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地質調查局在礦產資源調查和能源方面的經費基本處於壹個相對穩定的水平,但在1995~1996年、2000年出現波動(圖3-9)。礦產資源和能源調查預算占美國地質調查局總預算的比例逐年下降。從1983年的18.9%下降到2004年的8.6%。地質災害調查的預算所占比例呈波浪式的變化更為明顯。

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用於水資源和災害調查的費用有較大幅度的增加,地質災害在整個90年代投入處於壹個相對穩定的數額。需要指出的是,1996年,美國生物調查局合並到美國地質調查局,其經費自然要列入全局的預算總額。從表面上看,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總體經費上升了,但實際上在地質調查、礦產勘查(尤其是1999年以後)方面的費用卻略有降低。

圖3-8 美國地質調查局政府年度撥款及相關類別撥款

圖3-9 美國地質調查局政府年度預算主要工作類別所占的比例

20世紀90年代,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經費縮減似乎反映了某種普遍性,英國地質調查局的經費也受到重挫,加拿大地質調查局的經費也趨於下降,但時間上相對晚些(表3-2)。

表3-2 1996年度以來加拿大地質調查局的經費

圖3-10給出了英國地質調查局1989~1997年經費的變化情況。從圖可見,1992/1993年度~1995/1996年度政府預算曾稍有下降。就政府合同資金(即政府其他部門通過合同方式委托英國地質調查局的工作)而言,從1989/1990年度至1997/1998年度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其所占比例,都壹直呈現下降的趨勢(圖3-11),即從1989/1990年的53.8%下降到1997/1998年的18.5%。相反,其他合同收入卻逐年增長,占英國地質調查局總收入的比例從1990/1991年的16.8%上升到1995/1996年的39.3%。從英國地質調查局的經費收入可以得到幾點啟示:壹是政府科學預算始終是地質調查機構經費的主要來源,大體上是穩中有升;二是承擔其他政府部門的任務是地質調查機構經費的重要補充,使地質調查機構的經費來源呈現多元化,但受任務的變化及服務質量等影響,這種工作經費來源具有不確定性;三是國家地質調查機構必須以國家任務為主,如果過多承擔市場的項目,勢必對國家核心計劃產生影響,進而會影響到地質調查機構的生存。有些專家認為,英國地質調查局就是過多地承擔了市場項目,政府部門對其削弱了預算,或者將壹部分預算轉入到了政府其他部門。

圖3-10 英國地質調查局資金來源

圖3-11 英國地質調查局各種資金來源所占比例

由此可見,20世紀90年代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地質調查機構出現經費縮減現象,1994年美國地質調查局面臨撤消的危機,這些具有深刻的歷史背景。前蘇聯的解體,標誌著冷戰的結束;全球經濟壹體化,使得礦產資源全球配置問題更加突出。這充分說明,進入後工業化國家礦產資源的研究地位被降低,傳統地質工作職能被削弱,傳統的地質工作和服務遠遠不能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另壹方面,日益增多的新的需求得不到應有的滿足,許多國家地質調查機構不得不進行調查內容的調整和運行機制的改革,從“供給驅動型”向“需求驅動型”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