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文言文的規律

文言文的規律

1. 文言文有哪些規律

文言文句式特點及表達效果壹、倒裝句定義:為了強調、突出等語的目的而顛倒原有語序的句式叫做倒裝句。

在倒裝句中,顛倒了的成分可以恢復原位而句意基本不變,句法成分不變。倒裝句主要有四種: (1)主謂倒裝 在感嘆句或疑問句中,為了強調謂語而將它放到句首,以加強感嘆或疑問語氣。

主謂倒裝也叫謂語前置或主語後置。古漢語中。

謂語的位置也和現代漢語中壹樣,壹般放在主語之後,但有時為了強調和突出謂語的意義,在壹些疑問句或感嘆句中,就把謂語提前到主語前面。 例: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謂語前置,表強調的意味,可譯為“妳太不聰明 了” (2)賓語前置 否定句中代詞充當賓語、疑問代詞充當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為提賓標誌時,賓語通常都要前置。

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壹般放置於動詞或介詞之後,有如下幾種情況: ①、疑問句中,疑問代詞做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介詞的賓語也是前置的。

a 介賓倒裝 例: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何以”是“以何”的倒裝,可譯為“為什麽” 微斯人,吾誰與歸 ?“吾誰與歸”是“吾與誰歸”的倒裝,可譯為“我和誰同道呢?” b謂賓倒裝 例:何有於我哉?“何有”是“有何”的倒裝。古漢語中,疑問代詞做賓語時,壹般放在謂語的前面。

可譯為“有哪壹樣”。 孔子雲:“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裝。

可譯為“有什麽簡陋呢?”“何”,疑問代詞,“之”,助詞,無實在意義,在這裏是賓語前置的標誌。 ②、文言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賓語前置。

例:僵臥孤村不自哀 “不自哀”是“不哀自”的倒裝,可譯為“不為自己感到悲哀”。“自”,代詞,在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要前置。

另如“忌不自信”,“自信”即“信自”,意相信自己。 ③、用“之”或“是”把賓語提於動詞前,以突出強調賓語。

這時的“之”只是賓語前置的標誌,沒有什麽實在意義。 例:"蓮之愛,同予者何人?"——“蓮之愛”即“愛蓮”的倒裝,可譯為“喜愛蓮花”。

" 孔子雲:“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裝。可譯為“有什麽簡陋呢”。

這裏的“之”,助詞,無實在意義,在這裏是賓語前置的標誌。 ④、介詞“以”的賓語比較活躍,即使不是疑問代詞,也可以前置,表示強調。

例:是以謂之“文”也。 “是以”是“以是”的倒裝,可譯為“因此”。

“是”是指示代詞,指代前面的原因。 ⑤、其他,表示強調。

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關山度”是“度關山”的倒裝。可譯為“跨過壹道道關,越過壹道道山”。

(3)定語後置 古漢語中有時為了突出修飾語,將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後。 文言文中,定語的位置壹般也在中心詞前邊,但有時為了突出中心詞的地位,強調定語所表現的內容,或使語氣流暢,往往把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後。

①、“中心詞+後置定語+者”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 “荷擔者三夫”是“三夫荷擔者”的倒裝,定語“三夫”後置,以突出中心詞“荷擔者”,可譯為“三個能挑擔子的成年男子”。 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亭翼然臨於泉上”是“翼然臨於泉上亭 ”的倒裝,定語後置,可譯為“壹座像鳥兒張開翅膀壹樣高踞在泉上的亭子。” ②、“中心詞+之+後置定語+者” 例: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

“花之隱逸者”是“隱逸之花”的倒裝。可譯為“具有隱逸氣質的花” ③、數量詞做定語後置 例:嘗貽余核舟壹,“核舟壹”是“壹核舟”的倒裝,定語“壹”後置,可譯為“壹個核舟” (4)介賓結構後置 (也叫狀語後置) ①、用介詞“於”組成的介賓短語在文言文中大都後置,譯成現代漢語時,除少數譯作補語外,大多數都要移到動詞前做狀語。

例:何有於我哉? 全句為“於我有何哉”的倒裝句,介賓結構“於我”後置。譯為“在我身上有哪壹樣呢”“告之於帝”是“於帝告之”的倒裝,介賓結構“於帝”後置,譯為“向天帝報告了這件事” 躬耕於南陽,茍全性命於亂世,全句為“於南陽躬耕,於亂世茍全性命”的倒裝,介賓結構“於南陽、於亂世”後置,可譯為“親自在南陽耕種,在亂世中茍且保全性命” ②、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後置,在今譯時,壹般都前置做狀語。

例:屠懼,投以骨。全句為“以骨投之”的倒裝,介賓結構“以骨”後置。

譯為“把骨頭扔給它” 為壇而盟,祭以尉首 。“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裝,介賓結構“以尉首”後置,可譯為“用將尉的頭來祭祀” 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

“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裝,介賓結構“以文”後置,可譯為“用文字來記述” 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 “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是“以討賊興復之效托臣”的倒裝,介賓結構“以討賊興復之效”後置。二、判斷句判斷句,是根據謂語的性質給句子分類得出的壹種句型,壹般是用名詞或名詞性詞組作謂語,對事物的屬性作出判斷,即說明某事物是什麽,或不是什麽。

效果:使表意更明確1、表示類屬關系。 “滕,小國也。”

2、表示等同關系。 “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紂之三公也。”

3、表示比喻。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2. 文言文的語言規律

文言文翻譯規律

文言文的翻譯規律中學生翻譯古文,主要有兩個要求:正確、通順(即:信、達、雅)。正確是指內容而言,要如實表達本意,不曲解、不缺漏、不濫增;通順,是指表達而言,要使譯文符合現代漢語的語法習慣。具體翻譯古文時,我們要遵循兩個基本原則,掌握五種操作方法。

原則之壹:詞不離句,句不離篇。

文章的詞、句都是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之中的。翻譯古詞、句,必須了解它們所處的語言環境,然後才能正確翻譯。如“其壹犬坐於前”,(《狼》),光看這壹句,似乎可譯成“其中的壹條狗坐在前面”,但聯系上文“途中兩狼”,“少時,壹狼徑去……”可知“坐於前”者不是“狗”而應是另壹條“狼”。“犬”即“像狗似的”,用來修飾“坐”的姿式的。這個例子說明,譯古文先應通全文,了解大意,然後緊扣“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要求作詳譯。

原則之二: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直譯,是依據原文的詞語、句子,逐壹翻譯,還要求保持原句的句式和語氣等。如“其真不知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前句中的“其”,應譯為“難道”,表反問語氣,後句中的“其”要譯為“恐怕”,表推測語氣。

在翻譯時,某些詞句直譯以後語意仍不明朗,甚至十分拗口,那就要用意譯來輔助。如“居廟堂之高……”(《嶽陽樓記》),直譯為“處在宗廟、殿堂的高處”,含義仍嫌不明確,可采用“在朝廷做官”這種意譯,則使人容易理解了。意譯靈活性大,譯者可在理解原文實際含義後,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使較深的詞句譯得通俗明白,但僅譯大意,不及直譯平密,對正在培養古文逐步閱讀能力的中學生來說不宜大力提倡。

古文翻譯的六種手段:錄、釋、理、添、刪、縮。

錄:凡是人名、地名、朝代、年號、官名、書名等專有名詞,都可照原文抄錄。此外,古今詞義壹致,人們熟知的詞,如“山”、“火”、“車”、“問”、“逃”等,也無需翻譯。

釋:這是用得最多的壹種手段;運用現代漢語的雙音節詞語來解釋古文中的單音節詞語。對通假字、壹詞多義、詞類的活用,用法多樣的壹些虛詞等要特別註意,壹定要聯系上下文,選準它的確切解釋。

理:調整、理順譯文的詞序。大多數文言詞句的詞語排列次序和現代漢語是壹致,但也有壹些文言句式,如“孔子曰‘苛政猛於虎也’”(《捕蛇者說》),原次序譯作“苛酷的統治兇狠比老虎”,這不符合現代語習慣,應把“比老虎”調整到“兇狠”之前。

添:在原文有省略的地方,增添必要的內容,使譯文通順、明確。如“忽然撫尺壹下,群響畢絕”(《口技》),其中“撫尺”和“壹下”之間缺壹個動詞“響”,翻譯應加上。又如“嘗貽余核舟壹,……”(《核舟記》),譯文時,句前應加主語“王叔遠”,“壹”字之後應加量詞“枚”。

刪:有些詞語僅有語法作用而無法譯出的,可刪去不譯。如“夫大國,難測也”(《曹劌論戰》)中的“夫”,“何陋之有”(《陋室銘》)中的“之”,“學而時習之”(《論語》六則)中的“而”都屬於這壹類。

縮:文言文有些句子,為了增強氣勢,故意用了繁筆,翻譯時可將其意思凝縮。如:(秦)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並吞八荒之心。(現代漢語中很難找到四種不同說法來譯“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三個短句,在翻譯時可凝縮為“秦有並吞天下、統壹四海的雄心”)

總之,我們要做好文言文的翻譯題,除了要紮紮實實地掌握古漢語常用的實詞、虛詞、特殊句式外,還要了解壹些古文化常識,我們才能更準確、更明白、更符合現代漢語規範地譯出古文,做到“信”“達”“雅”。

3. 文言文劃分節奏有什麽規律

文言文語句節奏的劃分:

壹、句首語助詞(又叫句首發語詞)、關聯詞後面應有停頓。

二、古代是兩個單音節詞,而現代漢語中是壹個雙音節詞的,要分開讀。

三、根據語言順序來停頓,即按照“主語—謂語—賓語”、“狀語—謂語”、“動詞—補語”來停頓,也就是說,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動詞和補語之間要作停頓(定語與中心詞之間壹般不停頓),以使語意明顯。

四、充當狀語的名詞和中心詞之間要連讀,即名詞作狀語時,壹般在該詞前停頓,且不能把狀語與中心詞讀開。若分開讀,就錯將狀語當成了主語,改變了句子的意思。

五、“而”字後應該停頓。但“而”字在句中若起到下列作用,那麽就不能停頓,也就是說,“而”字不能和後面的詞語分開讀,應該連讀。

1.“而”在句中如果連接的是形容詞(或副詞)與動詞,即“形容詞(副詞)+而+動詞”,這時前邊的形容詞或副詞充當狀語,起修飾後面的動詞的作用,不能分開讀。

2.“而”在句中如果連接的是兩個動詞,即“動詞+而+動詞”,那麽而表示順接,也就是說,前面壹個動作發生了,後面的動作緊接著就發生了,這時“而”後面就不能停頓,應和後面的動詞連續。

3.“而”連接詞性相同的兩個詞語(即兩個名詞、兩個動詞、兩個形容詞),表示並列,相當於“而且”、“又”、“和”或不譯,這時“而”後不應該停頓。

4.“而”表示承遞關系,相當於“而且”、“並且”、“就”或不譯。

六、節奏停頓應體現句子結構的原貌。

七、節奏停頓要體現出省略成分。

八、對古代的國號、年號、官職、爵位、史實、地名要了解,否則易導致朗讀停頓錯誤。

九、“也”用在句中揭示停頓,朗讀時在其後停頓。如作句尾語氣助詞則不作停頓。

十、停頓要體現關鍵詞的管轄範圍。

十壹、句式整齊的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朗讀時可用相同的停頓來讀,使語氣語調壹氣貫通。

文言文語句節奏劃分三條規律:

壹、根據文言句子語法結構確定朗讀節奏(主、謂、賓)。

二、根據發語詞、句首的語氣詞、關聯詞等虛詞或總結性的詞語來確定朗讀節奏。

三、語句倒裝之處要停頓。

還有壹點很重要,那就是必須正確理解文意,因為這是確定文言文停頓節奏的前提。在總結經驗的同時,打好紮實的文言基礎,使自己具有良好的文言語感。

此時/欲下壹語描寫/不得

翻譯:這時我想用壹個詞來描繪眼前的光景,竟然想不出來。

喜賓客/其俸祿雖薄/常不使有余

翻譯:喜歡宴請客人,他的俸祿微薄,常常不使(俸祿)有剩余。

這些句子停頓是根據上面節奏劃分規律之三:根據語言順序來停頓,即按照“主語—謂語—賓語”、“狀語—謂語”、“動詞—補語”來停頓,以使語意明顯;和規律之六:節奏停頓應體現句子結構的原貌。

4. 文言文斷句的規律是怎樣的

文言文的斷句與標點

給文言文斷句,傳統上稱之為“句讀”。明辨句讀,是閱讀古文最基本的能力。斷句的基礎在於對通篇文章的領會。因此斷句前先要通讀幾遍,力求對全文的內容有個大體的了解,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範圍,然後集中精力分析難斷句與上下文的聯系。在斷句時,還應註意文章的體裁、語言風格、句意的完整與否。標點的使用要合乎規範,和現代漢語標點的用法相同。加強誦讀,增強語感,對斷句標點有很大的幫助。除此之外,斷句大致還可以遵循如下幾條規律: (1)、找名詞(代詞),定句讀。和現代漢語壹樣,文言文中名詞(代詞)壹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語和賓語,因此,找出文中反復出現的名詞或代詞,就基本上可以斷出句讀了。(2)、看虛詞,定句讀。古人寫文章,不用標點符號。他們明辨句讀,虛詞就成了重要標誌。尤其是語氣詞和壹些連詞的前後,往往是該斷句的地方。如:夫、蓋、凡、竊、清、敬等發語詞和表敬副詞,常常用在句首;也、矣、歟、焉、哉等語氣詞常常用在句尾;以、幹、為、而、則等連詞常用在句中。根據這壹特點,找出虛詞就有助於句讀。(3)、找頂真,定句讀。頂真是文言文中常見的形式。句子前後相承,前壹句做賓語的詞,在後壹句又作了主語。例如: “畏懼則存想,存想則目虛見。”(王充《訂鬼》)根據這壹特點,我們也可以確定句讀。(4)、據排偶,定句讀。壹排比、對偶、對稱是文言文中最常見的修辭方法。句式整齊,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語言上的壹大特點。這壹特點,又為斷句提供了方便。(5)、依總分,定句讀。文言文中,也往往有總分、分總的形式,據此也可以進行斷句。(6)、對話、引文定句讀。文言文中對話、引用常用“曰”、“雲”為標誌,兩人對話,壹般在第壹次問答寫出人名,以後就只用“曰”而把主語省略。遇到對話時,應根據上下文判斷出問者、答者,明辨句讀。(7)、察反復,定句讀。反復,特別是間隔反復,也是文言文中常見的修辭方法。如《鄒忌諷齊王納諫》中,“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多次反復,這也為斷句提供了有力的幫助。

5. 翻譯文言文的原則

文言文翻譯須做到“信”、“達”、“雅”。“信”即準確,不可會錯文義;“達”即通順,不可生澀拗口;“雅”即用語規範,不可濫用俚語土話。在遵循以上原則的基礎上,我們還必須掌握必要的翻譯技巧,這樣在翻譯文言文時才能得心應手。下面我們就結合實例談談文言文翻譯的基本技巧。

壹、組詞釋義

文言文多是單音節詞,現代漢語多是雙音節詞,並且很多本身就是由文言詞增加壹字得來的。這就是我們可以用組詞的方法來解釋很多文言詞的依據。

例1:政通人和……(範仲淹《嶽陽樓記》)

翻譯:政事通暢,人民和樂……

二、照錄或更換

古代的人名、地名、官名、年號等專用名詞,翻譯時照錄即可;原文中引用的詩文在翻譯句子時也以直錄為佳;壹些基本詞古今意義壹樣,更無須翻譯。

例2:慶歷四年春,藤子京謫守巴陵郡。(範仲淹《嶽陽樓記》)

翻譯:(宋仁宗)慶歷四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職到巴陵做郡守。

例3: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酈道元《三峽》)

翻譯:所以打魚的人唱歌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而有的文言詞語現在已經不用,或語意已經發生了變化;或現在雖然偶爾還在使用,可已經比較生澀了。這就要求我們翻譯時把它們更換成現代漢語裏相應的詞語。

例4:兩股戰戰,幾欲先走。(林嗣環《口技》)

翻譯:兩腿發抖,幾乎要搶先跑掉。

三、增補與刪除

文言文裏有很多省略句,而且省略的內容往往多而靈活。我們在翻譯時,應該根據上下文酌情增補。

例5:壹鼓作氣,再(鼓)而(氣)衰,三(鼓)而(氣)竭。(《左傳·曹劌論戰》)

翻譯:第壹次擊鼓能振作士氣,第二次(擊鼓)(士氣)就衰落了,第三次(擊鼓)(士氣)就消失了。

文言文用的壹些虛詞,只起某種語法作用,沒有實際意義,翻譯時多刪除。

例6: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頤《愛蓮說》)

翻譯:我唯獨喜愛蓮花從淤泥裏長出來卻不沾染汙穢……

四、合譯與分譯

文言文中的互文句,翻譯時多將上下句合為壹句。

例7: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木蘭詩》)

翻譯:將軍和壯士在十年中身經百戰,有的戰死了,有的得勝歸來。

文言文中的“並提”,翻譯時多應分別表達。

例8:風霜高潔……(歐陽修《醉翁亭記》)

翻譯:天氣高爽,霜色潔白……

五、調換順序

文言文中有壹些倒裝句,翻譯時要註意調換順序。

例9:子曰:“何陋之有?”(劉禹錫《陋室銘》)

翻譯:孔子說:“有什麽簡陋的呢?”

此外,介賓短語在文言文中大都用作補語,而現在多用作狀語,翻譯時也需要酌情調換順序。

例10:行者休於樹。(歐陽修《醉翁亭記》)

翻譯:行路的人在樹下休息。

六、直譯與意譯

直譯力求逐字翻譯,字字落實;意譯則註重從整體上把握文意。直譯準確而簡潔,意譯靈活而流暢。翻譯時應該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例11:於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袁宏道《滿井遊記》)

翻譯:在這時薄冰開始融化,水波開始發出亮光……

畫橫線的詞語用的就是意譯。有時整句也可以用意譯。

例12: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史記·陳涉世家》)

翻譯:目光短淺的人怎麽會知道抱負遠大的人的誌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