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媧補天的相關傳說,在上古奇書西漢皇族淮南王劉安主持撰寫《淮南子·覽冥訓》、春秋戰國列禦寇《列子·湯問》上均有記載。
早期的女媧補天,與***工觸山並無交集,不但沒有***工、祝融、不周山等關鍵字,對於世間天塌地陷、發生災難的原因,也沒有明言記載,語焉不詳。
其中根本沒提到因為***工、不周山而引發女媧煉石補天的事,可見在先秦遠古時期“女媧煉石補蒼天”和“***工怒觸不周山”是完全獨立的兩個故事。
是由東漢學者王充把***工觸山與女媧補天焊接到壹塊。秦漢初期,女媧補天與***工觸山是兩個獨立的神話故事,到了東漢時期,王充在《論衡·談天篇》利用“***工怒觸不周山”為背景原因。
完善情節解釋了“女媧煉石補蒼天”中緣何天塌地陷、發生滅世災難的理由,至此,女媧補天與***工觸山,融合成了壹則救世神話。
水神***工氏和火神祝融氏在不周山之戰的故事,在《山海經·西山經》有記載。而《山海經·海外北經》則有“***工之臣相柳氏”的記載。
根據《史記·補三皇本紀》記載,水神***工造反,與火神祝融交戰。***工被祝融打敗了,氣得用頭去撞世界的支柱周山,導致天塌陷,天河之水註入人間。
女媧不忍生靈受災,於是煉出五色石補好天空,折神鱉之足撐四極,平洪水殺猛獸,萬靈始得以安居。《淮南子·天文訓》記為***工與顓頊之戰;《淮南子·原道》記為***工與高辛氏之戰。
《雕玉集·壯力》記為***工與神農氏之戰;《路史·太吳紀》記為***工與女媧之戰。女媧補天是壹個很著名的傳說。四大名著之壹《紅樓夢》的第壹回即引用這個故事。?
中國上古神話所記錄的是華夏民族早期先民的唯心世界觀,以紀念族群中做過特別重大貢獻的聚落群體和首領。
越樸實的神話,所還原的早期先民的生活和思想就越可信,當然那些神仙法術與魔力無邊是為了渲染傳說,與現實科學無關。
擴展資料:
自從女媧創造了人類,大地上到處是歡歌笑語,人們壹直過著快樂幸福的生活.不知過了多少年,壹天夜裏,女媧突然被壹陣“轟隆隆”的巨大的響聲震醒了。
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壹看,天哪,太可怕了! 遠遠的天空塌下壹大塊,露出壹個黑黑的大窟窿。地也被震裂了,出現了壹道道深溝。
山岡上燃燒著熊熊大火,許多人被火圍困在山頂上。田野裏到處是洪水,許多人在水裏掙紮。看到這些,女媧難過極了。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壹場雨,把天火熄滅。
又造了許多小船,救出掙紮在洪水中的人們.不久,天火熄滅了,洪水中的人們被救上來了。可是,天上的大窟窿還在冒火。女媧決定冒著生命危險,把天補上。
於是,她跑到山上,尋找補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為這種石頭很多,用不著費多大力氣。可是,到山上壹看,全是壹些零零星星的小塊。
她忙了幾天幾夜,找到了紅,黃,藍,白四種顏色的石頭,還缺少壹種純青石.於是,她又找啊找啊,終於在壹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五彩石找齊了。女媧先在地上挖個圓坑,把五彩石放在裏面,用神火進行冶煉。煉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體。
女媧把它裝在壹個大盆裏,端到天邊,對準那個大黑窟窿,往上壹潑,只見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補好了。現在,人們常常看見天邊五彩的雲霞,傳說那就是女媧補天的地方。
1、《淮南子·覽冥訓》介紹:
《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劉安子》,是我國西漢時期創作的壹部論文集,由西漢皇族淮南王劉安主持撰寫,故而得名。
該書在繼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礎上,綜合了諸子百家學說中的精華部分,對後世研究秦漢時期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列子·湯問》介紹:
《湯問》壹篇,筆鋒橫掃天下,天地至理,萬物奧妙,以饗博物君子。文中載有諸多超逸絕塵的神話傳說,極言天地之廣闊無垠,萬物之繁冗駁雜,以期突破世人囿於視聽的淺陋常識。
消除種種流於表象的巨細、修短、同異分歧,列子先借由殷湯與夏革的對話,暢談時空的無極無盡,並且難能可貴地表達了“天地亦物”的宇宙觀。
再通過大禹和夏革的兩段言論,說明自然界的生息變幻以及人世間的壽夭禍福都是無所待而成,無所待而滅,即使博學多識的聖人也未必能夠通曉其中的規律與奧秘。
就好比四方八荒的政風民俗,彼此相異卻未足為奇,因為它們都是在不同的人文地理環境下“默而得之,性而成之”,屬於自然而然的產物。
萬事萬物既然不可以憑借有限的耳聞目見來臆斷其是非有無,那麽通達大道的至理名言自然也無法按照慣常思維去理解其深刻內涵。
所以列子有以詹何持鉤、扁鵲換心等寓言故事來譬喻為人處世所必須葆有的平衡狀態,亦既“均”。“均”於術,則可以內得於心,外應於器。
“均”於技,則可聆高山流水,響遏行雲。事實上,文中講述的所有詭異奇特的技藝,都是為了將人工作為的巧妙上推於道的境界,由此,“乃可與造化者同功”。
只可惜,至情至理往往命同孔周三劍,雖為代代相傳的至尊之寶,卻只能“匣而藏之”,即使偶現其光,也被疑為了無用處的廢物或是荒誕虛妄的謠傳,從而被迫“無施於事”,適形避世。
百度百科-女媧補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