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了解到我沒有報名看這本書,因為我大概是在微信上看的。這本書太專業,太難啃,還是現代文,完全找不到流暢感。
我還在糾結的時候,發現我們鑒賞班的同學已經寫好了專業的詩歌鑒賞作業,在備註區提交了。瞬間不想被落下的虛榮心促使我再次下單。
好吧,如果沒有讀書會,估計這輩子都不會看這種書了,要給自己練習突破閱讀寬度。
目前看了前兩章的內容,對詩歌毫無興趣,發現詩歌才是寫作和文學的鼻祖。而且越讀越覺得文史哲不分家。本文把詩歌和散文的區別,用幾個文學巨擘之間壹場辯論對話的形式記錄下來,非常精彩。(這部分筆記我以後再寫)
閱讀筆記:
第壹章詩歌的起源
“要了解壹個事物的本質,最好先研究它的起源;這就好比了解壹個人的性格,最好是先了解他的祖先和環境。”
在這壹章中,朱光潛先生論證了三個問題:
1.詩歌是最早的文學。
人們習慣用考古證據來證明起源,但朱老師認為歷史和考古證據都不可靠,心理學解釋更能說明問題。從詩歌表達情感的心理功能出發,從中國古籍到古希臘藝術,得出詩歌是通過表達內心感受或再現外部印象來表達人性的結論。得出壹個結論:詩歌的起源應該和人類的起源壹樣久遠。
2.詩歌與音樂和舞蹈有著相同的起源。
從古希臘的酒神節到澳大利亞土著的考伯裏舞,我們可以看到它們壹脈相承,是三位壹體的混合藝術,它們的* * *以節奏為特征。後來三藝分化,音樂向和聲發展,舞蹈向體態發展,詩歌向字面意義發展。
但在詩歌分化獨立的過程中,仍有同根同源的痕跡,即重疊、疊句(包括古希臘悲劇中的合唱和中國老戲中的編鐘)、行間(中國詩歌特有)、格律(章句整齊)、押韻。而這些壹脈相承的痕跡,形成了詩歌傳統的固定形式。
3.關於這首詩的作者
從歷史上看,是從大眾的藝術到個人的藝術。原詩表達的是同樣的感情或信仰,這樣才能流傳下來。現在壹旦個人創作完成,“賬算清了。”
"書面形式是不可侵犯的權威."
從民歌的發展來看,經歷了個人創作和大眾創作兩個階段。壹首歌經過個人的創作,流傳出去,在不同的地域、風俗、方言中反復轉化,形成不同的版本。
“個人意識越發達,社會越分化,大眾藝術越趨於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