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長聯的第壹部分是:
五百裏滇池,奔湧至眼底。當我躺在岸邊時,我很開心。東方看神,西方看靈,北方看絡,南方看喪。與其登板,不如選贏家。乘著蟹島螺洲,梳裹在風和霧上。更多的蘆葦,點綴著壹些玉羽和丹霞。不寂寞:四周香米清沙,九月芙蓉三月柳。
底線是:
千年往事,註於心頭,使酒空,嘆誰是英雄?我想學中國船,唐標鐵柱,宋朝玉斧,元朝皮包。韋烈功不可沒,移山倒海。以珠簾畫樓,卷不及暮雨。然後我把殘骸打碎,全部交給了蒼白的煙霧。只贏:幾分鐘,半江漁火,兩行秋雁,壹枕清霜。
——孫有體昆明大觀樓
以下是對雲南大觀樓長聯的點評和欣賞。
註(1) 500裏:《雲南通誌·地理》:“滇池為南方巨浸,周長五百余裏。”
(2)艾:壹種古代頭巾。
(3)沈駿:指昆明東部的金馬山。
(4)氣舉。
(5)靈異:指昆明西部的積筆山。
(6)蜿蜒:指昆明北部的蛇山。
(7)白三葉:指昆明西部的白鶴山。
(8)蟹島螺洲:指滇池中形似螃蟹的小島或沙洲。
(9)風霧寺:比喻搖曳的垂柳。
崔玉:壹只綠松石色的鳥。
(11)丹霞:丹紅夏雲。
(12)九個夏天:夏天90天。
(13)芙蓉:荷花。
(14)韓熙樓川:據《史記·平淮本紀》記載,公元前120年,漢武帝“大修昆池,治樓川……”為了練海軍,打通滇池到印度的路。
(15)唐彪鐵柱:新唐吐蕃傳。公元707年,吐蕃與耀州交界,“九征滅夷城,在滇池築鐵柱建功”。
(16)宋華玉斧:於夫為書房古董,用於鎮紙。宋紀:北宋初年,“王全斌欲乘勢取滇,以獻滇。湯集安天寶帝禍起南詔,於夫畫大渡河西,曰:‘此外,非吾也!’"
(17)元朝渡皮囊:元史列傳,公元1252年,“忽必烈行軍大理渡大渡河至金沙江,乘皮囊筏渡之。”
(18)斷碑:歷代帝王豎立的“功德”碑,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斷裂破碎。
(19)孫胡子,本名髯翁,名易安,本名“以嬌咒老人”,“萬舒眉華夷布衣”。生於清朝康熙年間,卒於乾隆年間,享年80歲。孫醉壹生勞苦,著述甚豐,有《金沙詩話草》、《雍延堂詩話》等。我編過州朝的詩,雲南的詩,可惜丟了。只有孫髯翁殘存的詩詞和滇南詩詞流傳於世。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昆明大觀樓題龍聯》,被譽為“天下第壹龍聯”。
(20)大觀樓:位於昆明西郊滇池岸邊,現昆明大觀樓公園內。園林最早建於明朝。大觀樓始建於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樓前掛有孫醉的對聯,為昆明著名學者盧樹堂行書印刷,清鹹豐七年(1857)被兵毀。現存三層小樓,建於清同治五年(1866),長聯為光緒十四年(1888)雲南劍川人趙凡所撰。
作者簡介:孫有文,名易安,昆明人。自幼聰明伶俐,多才多藝,被封為“萬舒眉華夷布衣”。在文學嚴令禁止的幹勇之際,將情感熔鑄於大觀樓的180字長聯,壹時轟動詩壇,是我國對聯庫中的壹顆明珠。1983被公布為雲南省文物保護單位。第壹部描寫滇池風光,第二部寫雲南歷史,千古佳作。
欣賞大觀樓是宏偉的。第壹部寫滇池風光,猶如滇池遊記;《雲南史》第二部就像壹篇讀史隨筆。全聯180字,猶如壹篇生動、多彩、深情的駢文,妙語如珠,朗朗上口。聯想形象豐富,情感飽滿,壹氣呵成。被譽為海內外第壹長聯,也是全國重點保護文物之壹。
第壹副對聯突出了“Xi”二字,四溢四溢,畫出了壹幅富有滇池特色的山水畫。作者在上樓的時候,先寫了眼前廣闊無邊的雲南海,以及作者掀開衣襟,撥開頭巾看海的喜悅。然後寫大觀樓周圍的景觀:東邊的金馬山如奔馬之神,西邊的筆架山如展翅的鳳凰,北邊的蛇山如爬行的蛇,南邊的鶴山如展翅的白鶴。環顧了壹下大樓,我又回到了廣闊的滇池,螃蟹和海螺形狀的島邊點綴著像少女頭發壹樣搖曳的柳樹。壹簇簇的水草和沙沙作響的蘆葦,就像鳥兒色彩斑斕的羽毛點綴著水中的雲朵和夏虹。早些時候,看完滇池和周圍的山,筆者曾經發出過文人墨客的感慨,為什麽不選擇這個度假村的高層建築來欣賞。在這裏,作者在描述了眼前的池中美景之後,再次感嘆:不要辜負了美景——四周香米,波光粼粼,六月盛夏的荷花,三月春風的楊柳。作者通過寫風景來抒發感情,輕松愉快的心情躍然紙上。
第二部分概述了雲南的歷史,重點是“嘆”字。追根溯源,作者講述了歷史發展變化的必然規律,展現了壹幅引人入勝的歷史畫卷。看到眼前的美景後,作者立即回憶起雲南日新月異的歷史,發出無限感慨——歷代英雄都已隨著滾滾歷史長河悄然流走:視英雄為壹代的漢武帝,為了打通西南要道,曾在長安挖昆明池訓練水軍;大唐皇帝曾冊封南詔,豎起鐵柱,刻贊功德;宋太祖居然招手於夫,劃定新疆,讓大理自治;元世祖忽必烈從甘肅到四川,占領雲南,摧毀大理,征服吐蕃,成功切割中原。這壹系列壯闊的場面,耗盡了英雄們移山倒海的心血。然而這壹切,就像是在彩樓簾外徘徊的晨雲,在珠簾卷起之前,消失在沙沙的黃昏雨聲中。那些贊美功德的話,跟隨著殘破的紀念碑。埋在夕陽和農舍的煙霧中。留給我們的只有寺廟傳來的鐘聲和江邊漁夫的燈光。兩排秋雁南飛天際,睡在山中的文人醒來,壹片清霜。這怎麽能不讓人感嘆!
長聯抒情敘事,層次分明,情景交融;對仗工整,用詞精煉;內涵美輪美奐,溢彩繽紛,意境細膩,氣勢非凡。它是楹聯史上不朽的傑作,影響很大。大觀樓的對聯是壹面詩、畫、史的鏡子,揭示了封建王朝必然衰落的歷史命運。這種遠見就藏在對聯的字裏行間。正因為如此,對聯在歷史上被篡改更換過多次,但從未消失過。反而進壹步強調了它在楹聯史上的地位。
軼事:陳毅看了這副對聯,在大觀樓上寫了壹首詩,稱贊道:“滇池眼中,五百裏與人類千年相伴。.....這位詩人死於貧困並不不幸。至今長聯是預言。”郭沫若曾贊嘆:“長聯猶在墻上,巨信筆如椽子。”壹代偉人毛澤東特別推崇大觀樓的對聯。據楊回憶,“他能壹口氣背出中國壹些著名的對聯,如昆明大觀樓壹百八十字的長聯,他都能背出來”。
附:對聯知識
有人認為對聯是詩歌的壹種特殊形式,也有人認為對聯屬於駢文的範疇。有人說對聯是壹種應用文,也有人說對聯是民間文學。各種各樣,莫衷壹是。但從中國古代文體的參照系來看,對聯是獨壹無二的,是與詩、詞、曲、駢文並列的古典格律文體。
第壹,對聯不是詩
許多前人把對聯當作韻文大家族中的壹員,或者把對聯當作“詩”,稱為“袖珍詩”、“詩中有詩”、“兩行詩”。這種觀點經不起推敲。首先,對聯不用韻,而中國傳統的古典詩詞(韻)都是押韻的。押韻是詩歌最重要的特征。不然為什麽押韻?從四言詩《詩經》、騷體詩、古樂府詩、古詩到近體詩,都是用韻的。可見,韻之於詩,對偶之於對聯,是根本法則。對聯既然不押韻,怎麽能叫詩呢?而且從句子來看,詩歌的句子壹般比較有條理。四言詩每句四個字,每句五、六、七個字分別是五、六、七個字。古文中個別句子的長度略有變化。而對聯則不然。句子的長短可以隨意改變,只要對聯成對就行。可見,對聯不屬於韻文的範疇。
第二,對聯不是駢文
有些學者把對聯歸因於駢文。例如,金陵大學的劉在他的《中國駢文史》(1937版)的第十壹章“駢文的遺民——對聯”中收入了對聯。梁啟超也說:“在駢文(對聯)中,只是附庸。”對聯和駢文的相似之處無疑是對仗。但顯然,兩者有很大的區別。駢文的對仗稱為駢文對仗,駢文第壹句末的虛詞和壹些句子成分(主語、動詞、助動詞等。)不算在對仗裏。如南北朝劉勰寫《文心雕龍·蔡慶》:“夫能立位以理,其意置心於地。”“賦能”這個詞不算對偶。對聯對仗,不考慮實際情況,要求嚴格的工作穩定性。而且駢文的句子只能是“四六”句,而對聯如前所述,對句子字數沒有限制。從整體結構上看,駢文是由並列的句子組成的,對聯是由兩個並列的部分(上下聯)組成的。對聯和駢文挺像的,但是不融合。
第三,對聯不是壹家人。
宋詞剛剛興盛之時,李清照曾指出“詞各有異”,被視為精辟之見。對待對聯,也要承認它不是壹家,而不是詩歌或駢文的附庸和支流。
為什麽說對聯不是壹家人?我們可以研究中國古典格律文學的演變和發展過程。中國的古典文學有很多種風格,以前分為散文和韻文。韻包括詩、詞、歌等。,也可稱為“詩”。我認為可以分為兩部分:格律文學和非格律文學。非格律文學是廣義的散文,包括古典散文和古典小說。所謂散,即不受程序、計的束縛。格律文學包括詩、詞、曲、駢文、賦、韻(押韻)散文,如壹些碑銘、典籍、記錄等。)和對聯。從詩經、楚辭、漢賦、六朝駢文,到唐詩、宋詞、元曲、青蓮,中國古典格律文學壹直在不斷變化創新,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文體、結構和節奏。以盛唐格律詩的形成為分界線,中國古典格律文學大體經歷了建構和解構兩大過程。從周秦到盛唐,是格律文學的建構過程。表現在句子字數的增加和句子結構的規範。句式,從兩個字開始,到了漢代已經到了七個字。《文心雕句》雲:“二字發源於黃,而竹彈之謠亦如此。三言盛世危情,元首之詩亦真。四字比夏更寬,洛嶺之歌亦真。五言見於周代,道上章也。六言七言混成“詩”“騷”,文章正文寫於漢代,數情運於周,總有所替換。”齊梁以後,他致力於句子結構的規範化。四聲的發現和普及極大地推動了標準化進程。到了唐代,律詩和律賦的結構已經臻於完善。
從盛唐到清代,是中國古典格律文學的解構過程。“長短句”壹方面來源於樂府、律詩、絕句。於是“詩”被解構為“詞”。另壹方面,“對仗句”從律詩和駢文中分離出來,發展成為律詩和駢文既成對又相連的兩條線文學。於是“詩”和“駢文”被解構為“對聯”。顯然,對聯是對中國古典格律文學的解構和發展中的壹種新文體。格律文學自有“法”,詩有“詩法”,詞有“詩法”,駢文也有“駢文法”。對聯有個“對聯法”。什麽是“對聯法”?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即“對偶”。
綜上所述,就文體而言,對聯既不是詩,也不是駢文,更不能認為是詩或駢文的特殊形式。它是與詩、詞、曲、駢文並列的又壹種古典格律文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