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想讓人長壽,多吃豆腐,少吃肉。
“少吃肉”,這已經說了吃肉過多的危害。主要說豆腐吧。豆腐被譽為“優質蛋白質的倉庫”,因其營養豐富、質優價廉而深受人們喜愛,是古今公認的食療佳品。
豆腐含有蛋白質、磷、鈣、鐵、鋅和維生素,對人的健康非常有益。中醫也認為豆腐是壹種滋補、清熱、養生的食物。經常食用,可補中焦、清熱潤燥、生津止渴、清胃,特別適合熱體質、口臭口渴、腸胃不清、發燒後休養的人食用。
豆腐中的蛋白質不同於動物蛋白。它易於消化,96%能被人體吸收。最適合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人群。豆腐中的鈣含量也很豐富。每100克豆腐中的鈣含量約為240毫克,比等量的牛奶高出壹倍。中老年人經常吃豆腐,還可以預防骨質疏松。此外,豆腐質軟易消化,還能預防老年人便秘。
中醫提醒“多吃豆腐,少吃肉”。這裏的“豆”不僅指大豆,還包括豆科食物中的黑豆、綠豆、紅豆,以及豆科蔬菜,包括扁豆、四季豆、豌豆、毛豆、荷蘭豆、刀豆、蠶豆。
2.壹天壹顆棗,讓妳終身不老。
棗,又名大棗。自古被列為“五果”(桃、李、李、棗、杏)之壹,歷史悠久。紅棗能提高人體免疫力,抑制癌細胞。《本草綱目》記載,大棗“補中焦,養脾胃,潤心肺,通九竅,和諸藥”,對脾胃虛弱,氣血不足,飲食不佳,神經衰弱等有療效。經常吃鮮棗的人很少患膽結石,因為鮮棗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以將多余的膽固醇轉化為膽汁酸。紅棗含有豐富的鈣和鐵,對骨質疏松和貧血有益。紅棗還具有寧心安神、益智健腦、延緩皮膚衰老的作用,是青少年、老年人和婦女理想的天然保健食品。
第三,吃對了蔥和蒜,痛苦就少了壹半。
洋蔥和大蒜是日常廚房中必不可少的東西,也是烹飪中不可或缺的調味品。在中國北方,大蔥是主食,生吃。南方以小蔥為主,熟食也很多。洋蔥不僅可以作為調味品,還可以防治流行病。含有前列腺素A,具有舒張血管小管、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膽固醇、預防各種癌癥的作用。大蒜常被譽為“天然抗生素”,其“辣椒素”對致病菌和寄生蟲有很好的殺滅作用,可預防流感,防止傷口感染。大蒜具有明顯的保肝、降血脂、預防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的作用。經常吃大蒜可以延緩衰老,預防鉛中毒。但有眼疾和上火的人要少吃蔥和蒜。
四、冬吃蘿蔔夏吃姜,不用醫生處方。
中國是蘿蔔的故鄉,蘿蔔古稱“蘿蔔”。它有著悠久的栽培和消費歷史,早在2000年《詩經》中就有記載。蘿蔔可以當水果生吃,也可以用來做菜,無論是炒、煮、涼拌,還是腌制鹹菜、泡菜等。蘿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A和維生素B,還含有較多的鈣、鐵、磷、蛋白質和各種酶。中醫認為,蘿蔔性涼味甘,入肺胃經,能消積導滯,化痰清熱,有健胃消食、生津止渴、清熱解毒、利尿等多種功效。所以說蘿蔔秋後爭人參,對冬季消化不良、風熱感冒、咳嗽痰多、咽喉腫痛等常見病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5.吃肉不如不喝湯。
中國大部分家庭每天都要做湯,湯的種類和口味數不勝數,按原料分為葷素湯。烹飪方法上,清湯和奶湯有區別;根據湯的味道,有鹹、甜、辣、酸、鮮。湯營養豐富,有利於消化,但飯前喝也很重要。"飯前喝湯勝過壹劑良藥."飯前喝湯可以潤滑口腔和食道,可以防止硬食物的消化道黏膜被稀釋和攪動,從而促進消化吸收。因為湯的熱量比其他餐低,喝湯不會導致肥胖。湯也是消化和腸胃不好的人的最佳食物。湯的種類很多,因人而異。老年人應該喝骨頭湯。寶寶可以喝小米湯;女人喝紅棗蓮子湯受益;年輕人可以多喝海帶湯之類的。
六、百菜不如白菜,白菜四季平安。
白菜,古稱糟醅,是壹種葉菜,具有清熱除煩、疏通腸胃、消食養胃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肺熱咳嗽、咽幹大便燥結。秋冬季節空氣幹燥,寒風對人的皮膚有害。大白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多吃大白菜可以有很好的護膚美容效果。大白菜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口感清爽。它具有藥用價值、食用價值和養生作用。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維生素,以及煙酸、鈣、磷、鐵、鈉、鎂、鋅、硒等多種微量元素。既可做主料,又可做輔料,可炒、可炒、可烤。
七、壹天壹個蘋果,老人賽跑的家夥。
蘋果,酸甜可口,營養豐富,是老少皆宜的水果之壹。其營養價值和醫療價值都很高,被越來越多的人稱為“看病第壹藥”,所以也有“壹天壹個蘋果,醫生遠離我”的說法。蘋果是心血管系統的保護者,也是心臟病患者的健康水果,因為它不含飽和脂肪、膽固醇和鈉。蘋果汁對殺死傳染性病毒有很強的作用。多吃蘋果的人比不吃或少吃蘋果的人患感冒的幾率要小得多。因此,壹些科學家和醫生將蘋果稱為“全能健康水果”和“全科醫生”。中醫認為,蘋果味甘性涼,有生津止渴、潤肺除燥、健脾和胃、養心益氣、潤腸止瀉、解暑醒酒等功效。現在很多美國人都把蘋果當成減肥的必需品。他們每周節食壹天,這壹天只吃蘋果,這壹天被稱為“蘋果日”。
八、為了長壽而吃驢肉;身體健康,喝驢湯。
民間有句諺語“天上龍肉,地上驢肉”形容驢肉之美。中國人吃驢肉歷史悠久。古書《齊·姚敏書》中有“驢、馬、豬肉皆可用”的說法。《本草綱目》記載:驢肉“補血益氣,治老損,煮汁飲空心”。驢肉的蛋白質含量高於牛肉和豬肉,但脂肪含量低於牛肉和豬肉。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可以腌制、醬制、煲湯。驢肉還有補氣血的功效。對於常年勞損、久病初愈、氣血不足、氣短食欲不振者,是滋補和食療的佳品。經常吃驢肉可以強身健體,增加力量,所以民間也有“吃驢肝驢肺可以活到100歲”的諺語。河間火燒驢肉、廣饒驢肉等小吃聞名全國,山東著名的“三寶”阿膠就是用驢皮做的。但慢性腸炎、腹瀉的人不宜吃驢肉。
九、冬季至日,狗肉肥美;狗肉滾三圈,神仙也站不住。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狗肉對人們的吸引力越來越大。狗肉,曾經不在餐桌上,現在卻成了飲食中的美味。狗肉不僅蛋白質含量高,而且品質優良,特別是球蛋白比例大,對增強人體抗病能力、細胞活力和器官功能有明顯作用。吃狗肉可以增強人的體質,改善消化,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性功能。狗肉也可以用於老年人的虛弱,比如四肢冰冷。精神不佳等。,冬天常吃,能增強老年人的抗寒能力。祖國的中醫認為,狗肉具有溫腎壯陽、強身健體、滋養血管的功效。在江蘇省沛縣,有壹種風味食品叫“抓汁狗肉”。兩千多年來,以湯汁鮮美,香氣濃郁,肉細而不膩,五味俱全而聞名。
狗肉是熱性食物,夏天不宜吃,壹次不宜多吃。凡患有咳嗽、感冒、發熱、腹瀉、陰虛火旺等非虛寒疾病者,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