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服飾紋樣,見於文獻記載的有大登高、小登高、大博山、小博山、大明光、小明光、大茱萸、小茱萸、大交龍、小交龍、蒲桃文錦、斑文錦、鳳凰錦、朱雀錦、韜文錦、核桃文錦(見陸劌《鄴中記》)、雲昆錦、列堞錦、雜珠錦、篆文錦、列明錦(見王子年《拾遺記》)、如意虎頭連壁錦(見《太平禦覽》卷八壹五)、絳地交龍錦、紺地句文錦(見《三國誌·魏誌·東夷傳》)、聯珠孔雀羅(見《北齊書·祖珽傳》)等。
從這些錦名可知有壹部分紋樣是承襲了東漢的傳統的,有壹部分則是吸收了外來文化的結果,如聯珠孔雀羅就是。
再據各地出土南北朝時期的紡織品實物和敦煌莫高窟壁畫的紋樣來看,大凡東漢式的傳統紋樣,此時畫工和工藝技巧都已不及東漢精美,意味著東漢式動物雲氣紋已經衰退過時,代之而起的服飾紋樣可歸納為如下各種類型:
1.傳統的漢式山雲動物紋
此類紋樣盛行於東漢、緊湊流動的變體山脈雲氣間分列奔放寫實的動物,並於間際嵌飾吉祥文字,如1995年在新疆民豐尼雅遺址出土的壹批魏晉時期的衣物中,有壹件“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銘文的山雲動物紋錦護膊,保持了漢代傳統風格,十分珍貴。
2.利用圓形、方格、菱形及對稱的波狀線組成幾何骨骼,在幾何骨骼內填充動物紋或花葉紋
此類紋樣在漢代雖已有之,但未成為最主要的裝飾形式。
且漢代填充的動物紋造型氣勢生動,南北朝填充的動物紋多作對稱排列,動勢不大,多為裝飾性姿勢。
漢代填充的花葉紋多為正面的放射對稱型,南北朝填充的花葉紋則有忍冬紋等外來的裝飾題材。
3.聖樹紋
是將樹形簡化成接近壹張葉子正視狀的形狀,具有古代 *** 國家裝飾紋樣的特征,後至公元7世紀初 *** 教創立以後,聖樹成為 *** 神聖品格的象征。
4.天王化生紋
紋樣由蓮花、半身佛像及“天王”字樣組成,按佛教說法,在欲界六天之最下天有四天王,凡人如能苦心修養,死後能化生成佛。
5.小幾何紋、忍冬紋、小朵花紋
圓圈與點子組合的中、小型幾何紋樣及忍冬紋,此類花紋對日常服用有極良好的適應性,對後世服飾紋樣影響很深。
從形式上看,也是秦漢時期所未見過的。
它的流行當和西域“胡服”的影響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