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100萬年前燧人氏:
燧人氏是舊石器時代燧明國(今河南商丘)人。 被列為“三皇”之首,奉為“天皇”,尊稱“燧皇”。燧人氏在商丘發明鉆木取火,成為中國古代人工取火的發明者,教人熟食,結束了遠古人類茹毛飲血的 歷史 ,使人類與禽獸的生活習性區別開來,開創了華夏文明,被後世奉為“火祖”。
燧人氏應該是直立人歸類為亞洲的“丹尼索瓦人”,與中國巫山人、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等屬於壹個人種,在東南亞爪哇的幾個地方也發現過直立人基本上相似的化石;在非洲這種人稱為“羅德西亞人”,在阿爾及利亞也發現了與直立人的化石遺存,在坦桑尼亞發現了壹具典型的直立人頭蓋骨;在歐洲為“尼安德特人”,在比利時、德國、法國、匈牙利等處都發現化石遺存。
大約8000年前的伏羲氏:
相傳上古時代,華胥國有個叫“華胥氏”的姑娘,到壹個叫雷澤的地方去遊玩,偶爾看到了壹個巨大的腳印,便好奇地踩了壹下,於是就有了身孕,懷孕十二年後生下壹個兒子,這個兒子有蛇的身體人的腦袋,取名為伏羲。伏羲,華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壹,亦是與女媧同為福佑社稷之正神。相傳生於成紀,定都在陳地。 所處時代約為舊石器時代中晚期。伏羲是古代傳說中的中華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國古籍中記載的最早的王,是中國醫藥鼻祖之壹。相傳伏羲人首蛇身,與女媧兄妹相婚,生兒育女。他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發明創造了占蔔八卦,創造文字結束了“結繩記事”的 歷史 。他又結繩為網,用來捕鳥打獵,並教會了人們漁獵的方法,發明了瑟,創作了曲子。伏羲稱王壹百壹十壹年以後去世,留下了大量關於伏羲的神話傳說。相傳公元前約78到77世紀他們建立伏羲羅奉政權,成為黃河下遊地區的氏族首領。
伏羲氏應該屬於智人,現代人類祖先智人在大約25萬~15萬年前出現於非洲。12萬年前,開始有智人走出非洲進入兩河流域,但他們似乎在8萬年前消亡了。約6萬年前,智人再次走出非洲,成功擴張到世界各地:他們大約是沿著印度洋北岸前進(當時的海平面比現在低壹百多米,智人的前進路線很可能在今天的海面以下),經東南亞到達澳大利亞,然後在約5萬年前進入中國南部,約4萬年前進入歐洲,約3萬年前到達日本,約1.4萬年前跨過白令陸橋進入美洲,約1萬年前到達大陸最遠的角落:美洲最南端的巴塔哥尼亞。更不可思議的是,約4000年前,人類駕著獨木舟把茫茫太平洋上的諸多島嶼都逐壹征服。在這個宏偉的擴張過程中,智人把遇到的其它種群都消滅了,所以今天生活在世界上的所有人類都是智人。——在中國,距今10萬年~4萬年之間沒有發現任何人類化石,很可能是直立人在智人到來之前就已滅絕。而在歐洲,尼安德特人與智人***存了壹段時間,有可能是智人消滅並部分同化尼安德特人。
這個時期是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轉變時期。
大約6000年前的神農氏:
神農氏,漢族神話人物,是伏羲氏後代,相傳生於姜水之岸(今寶雞市境內),遠古傳說中的太陽神,被世人尊稱為“藥王”、“五谷王”、“五谷先帝”、“神農大帝”、"地皇"等。華夏太古三皇之壹,傳說中的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他遍嘗百草,有“神農嘗百草”的傳說,教人醫療與農耕,掌管醫藥及農業的神祇,能保佑農業收成、人民 健康 ,更被醫館、藥行視為守護神。這時期我國境內有:大地灣文化 仙人洞文化 磁山文化 裴李崗文化 仰韶文化早期 半坡文化 廟底溝文化 大溪文化 河姆渡文化 大汶口文化早期 城子崖文化 屈家嶺文化,古中國文明開始時期。
同時代亞洲地區出現了古巴比倫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同時代歐洲地區從中東兩河流域過來的壹波人了 。他們帶了新 科技 ,包括畜生(豬、羊、牛),還有各種植物(小麥、大麥、黑麥、棗、豆)。人們開始穩定常住壹個地方了,形成小鎮規模的壹些聚集地了。這時期歐洲的膚色突然變白,也就是壹個基因突變導致的,這個基因可能帶來了壹些適合氣候的優勢吧,或者對選擇性伴侶有幫助之類的,很快就從北歐擴展到整個歐洲了。同時代非洲、美洲、大洋洲等世界其他地區仍然處於蠻荒舊石器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