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言文學專業重點培養專業基礎知識紮實、素質能力全面的中小學教師和具有良好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的專業人才。目前設有古代文學教研室、現當代外國文學教研室、寫作與文學理論教研室、語言教研室等四個專業學科教研室,承擔了學分制建立以來的60多門專業課。
漢語言文學專業為學生開設現代漢語、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教學法與寫作等二十門必修課,美學、馬列文論、古代文論、寫作技法、比較文學、語言應用等二十三門限定選修課,文學創作心理學、詩歌研究、對外漢語教學研究、漢字與文化、漢語教材導論等二十九門選修課。除上述課程外,學校還開設英語、計算機等公共選修課,以及教育實習。這些課程的開設,為學生走向社會、服務社會搭建了壹個穩定良好的成長平臺。
經過近半個世紀的艱苦創業和幾代人的努力,在學校領導的關懷和指導下,原中文系已發展成為語言文學研究所、校級重點學科、傳統專業——漢語言文學、新興專業——新聞學,擁有7名教授、20名副教授、近20名講師、近20名碩士生、1200多名學生,發展輝煌。
文學院現有專任教師40余人,專業知識結構涵蓋漢語言文學、新聞學全部課程。圍繞建設具有鮮明教師教育特色和自身科研、教學管理、教育工程優勢的綜合性大學的總體目標,文學院教師上下齊心,不懈努力,在學科建設、專業設置、教學管理、學生教育、就業等方面走在學校前列。
新聞學是壹門新興專業,目標是培養具有系統的新聞理論知識、創新的專業技術能力和深厚的人文素養,能夠在新聞出版或宣傳部門從事編輯、記者、廣告、公關策劃、信息管理等新聞傳播工作的高級人才。近年來,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新聞系新建了壹個學科,擁有多名專業教師、寬敞的實驗室和固定的實習基地。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加強理論聯系實際,新聞系與自治區及包頭市各大媒體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聘請國內外學者專家授課交流。這些努力對學生的成長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新聞專業必修課21,講授中國新聞史、外國新聞史、新聞采訪寫作、新聞概論、傳播概論、新聞評論寫作、新聞攝影、公共關系、現代漢語、文學概論、基礎寫作、現當代文學作品、古代漢語、外國文學作品、古代文學等。20門專業限制選修課,開設廣告學、網絡傳播、報刊編輯、廣播電視節目主持、期刊編輯實務、采訪技巧等。開設廣播電視節目制作、新聞心理學、市場營銷學、經濟學導論、社會調查原理、新聞政策法規等20門選修課,為學生的成長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語文教育專業(大專,學制三年)主要培養具有紮實的專業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從事中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的教師,或在其他企事業單位從事文秘工作的管理人才。通過學習語言文學基礎理論、基礎知識、教育理論、教學論等課程,使學生具備全面的語文知識、較高的寫作水平、良好的教育理論素養,掌握教育教學的基本理論、教學技能和先進的教學手段,能夠適應未來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開設現代漢語、古代漢語、古代文學、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文學概論、寫作、語文教學論、教育學、心理學等課程和教育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包頭師範學院歷史文化與管理學院是壹所專門從事歷史文化教學與研究、培養管理人才的大學。是學校第壹個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的二級學院。學院設有歷史系、公共管理系、人力資源管理系、圖書館、陰山文化學院、文物展覽館、資料室,藏書豐富。學校和我院都非常重視文物陳列館的建設,使之成為學校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全院現有教職工4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7人,博士、碩士27人。中國著名歷史學家、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顧問天蠶土豆教授在醫院任教。教師的學術背景廣泛,來自北京師範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蘭州大學等十余所高校。我院通過到國外講學和參加學術會議,與國內乃至國際學術界保持密切聯系,隨時關註和推動歷史學和管理學的發展。壹、學校歷史:
1975創辦包頭英語教師培訓班;1978成立包頭師範學院外語系,招收英語教育專業專科生。包頭師範學院外語系成立於2000年,招收英語專業學生。2003年,內蒙古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成立,後更名為包頭師範學院外國語學院,下設英語系、大學英語教學部和中小學英語教學研究所。三個教研室。
二、辦學規模:
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在校大學生543人,其中本科生390人,專科生153人。還有成人教育和各種培訓的學生。
第三,師資力量:
現有教職工58人,其中專任教師52人,行政人員4人,助教2人。畢業於北京語言大學、北京外國語學院、北京理工大學、遼寧師範大學、東北林業大學、內蒙古大學、內蒙古師範大學、內蒙古工業大學、內蒙古民族大學、包頭師範學院等區內外高校。其中專任教師2人,副教授15人,講師17人。23人已獲得碩士和研究生學位,23人在讀碩士,2人在讀博士;平均年齡33.5歲,形成了壹支學歷結構、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年齡結構更加合理的教師隊伍。先後有28人從英國、加拿大、新西蘭、羅馬尼亞、丹麥、波蘭、法國等國留學歸來,占全校專任教師總數的54%,其中外國語學院資助20人出國深造。他們以全新的教學理念和先進的教學方法,為我院學生學習英語開辟了壹個全新的天地。學院每年從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聘請3-6名外籍教師,加強師資力量。美術學院的前身美術系成立於1987,從1988開始面向全區招生。經過20年的奮鬥創業,成為自治區西部地區培養中小學美術教師和市場經濟急需的藝術人才的主要基地。為自治區培養和輸送了大批合格的藝術和藝術設計人才,受到了社會和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在學校黨委的正確領導和關懷下,學院發展迅速。
目前美院設有美術學、藝術設計本科、藝術設計專科三個專業,中國畫、油畫、裝飾藝術、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多媒體藝術設計六個大方向。現有全日制學生近900人,成人函授學生100人,教職工50人,其中專任教師44人,正教授2人,副教授16人,博士生1人,碩士12人(含在讀)。學院還邀請著名畫家托馬斯和評論家賈擔任客座教授。
學院領導班子求實進取,團結協作,教師隊伍結構合理,愛崗敬業,教書育人。學院壹直以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人才為辦學宗旨,努力提高辦學層次和水平。現有現代化多功能媒體實驗室、多功能高規格電腦設計室、雕塑工作室、漆畫工作室、版畫工作室、藝術設計工作室、圖書館和學術著作展廳等教學設施。美院全體教職工正以昂揚的鬥誌和與時俱進的精神不斷開拓創新。教育科學學院成立於2004年2月,由包頭師範學院教育心理系、初等教育系和包頭師範學院繼續教育分院幹部培訓部合並而成。
學院擁有教育學、心理學兩個壹級學科,涵蓋小學教育、應用心理學、學前教育(藝術)三個專業,均為師範類專業。培養具有現代教育理念、紮實的教育理論基礎和較強的專業技能的基礎教育教師,以及社會需要的其他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本科專業有三個:初等教育、應用心理學、學前教育。全日制學生999人,本科生944人,專科生55人,成人學生400余人。是我們學校的大型二級學院。
教職工61人,專任教師55人,其中博士2人,碩士23人(含學生),博士和碩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1.81%。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34人,其中教授4人,占教師總數的55.73%;35歲以下青年教師17人,占教師總數的28.81%,青年教師中碩士及以上學歷占76.47%。教師隊伍整體發展潛力巨大。
學院設有教育科學研究所和綜合心理學實驗室。綜合心理學實驗室儀器設備總值近90萬,可滿足普通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心理咨詢等課程的實驗需求。有1個資料室,藏書近2萬冊,總價值近30萬。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成立於1958。經過50年的發展,它已經相當大了。設有應用物理(非師範)和物理(師範)兩個本科專業和壹個凝聚態物理碩士專業,形成了完善的教學體系,面向全國21個省(區)招生。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34人,碩士生導師1人,高級職稱教師21人,其中正教授3人,副教授13人,高級實驗師5人。碩士學歷教師8人,1博士,博士2人,碩士2人。教師有較強的教學能力和壹定的科研水平;所有教師都可以開設兩門以上的專業基礎課,大部分教師可以開設壹門以上的專業核心課。教師中,校級名師1人,國家壹級就業指導教師1人,獲得自治區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政府)優秀成果三等獎1人,獲得第四屆內蒙古青年教師教學技能大賽優秀獎1人,獲得學校首屆青年教師大賽壹等獎1人。2人入選“321人才工程”三級,1人入選“111人才工程”三級。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有應用物理和物理兩個本科專業,壹個校級重點學科凝聚態物理。物理專業體現了教師教育的特點;應用物理專業體現了理工科結合的特點。研究機構包括:凝聚態物理實驗室和計算物理實驗室,從事功能材料的研究和數值模擬。物理科技學院教學與科研並重。學院部分教師承擔和參與科研項目:國家自然基金項目3項,自治區自然基金項目3項,教育廳項目2項,內蒙古教育學院項目2項,包頭市科技局項目和學校科研項目2項。科學研究取得豐碩成果。教師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論文200余篇,其中SCI、EI論文20余篇,出版大學教材8部。校級精品課程有理論力學和C語言程序設計,校級網絡構建兩門課程。
物理科學技術學院設有實驗室和資料室,實驗室通過了內蒙古自治區高校基礎課教學實驗室的資質評估。具有優良的實驗條件和完善的教學體系;教學設施齊全,現設有普通物理實驗室:力學實驗室、熱學實驗室、電磁學實驗室、光學實驗室、原子物理實驗室、教學方法實驗室、近代物理實驗室(真空鍍膜實驗室、棱鏡色譜實驗室、全息實驗室)、電工學實驗室、模擬電路實驗室、數字電路實驗室;應用物理實驗室:嵌入式實驗室、EDA實驗室、單片機實驗室、傳感技術實驗室、電子測量實驗室、表面貼裝實驗室、仿真設計實驗室、自動控制實驗室、通信原理實驗室(含光纖通信)、高頻電路實驗室、微機原理與匯編語言實驗室、微機接口技術實驗室、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室、DSP實驗室、PLC實驗室,實驗室占地面積2985平方米,儀器設備資產642萬元,可為物理和應用物理專業提供全部實驗,為學生開展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資料室現有專業書籍3700余種,專業學術期刊19種。
物理科學技術學院以本科教育為中心,為適應區域經濟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多年來在教學和管理上堅持“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的指導思想,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在學生實踐技能上下功夫,及時調整學科和課程,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目前有606名學生。我院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對畢業生進行跟蹤調查和了解,及時了解用人單位對我系畢業生的意見,掌握用人單位對學科專業結構、知識能力結構的需求,及時調整物理系課程設置,更好地滿足市場對人才的需求。通過以上工作,物理系保持了較高的畢業生就業率和良好的就業質量。2005年、2006年、2007年本科畢業生年終就業率分別為90.38%、85.23%、82.1%。物理科技學院畢業生就業連續三年受到學校表彰獎勵。
資源與環境學院的前身是包頭師範學院地理系,創建於1984年9月。2000年3月21日,學校更名為包頭師範學院,2005年地理系正式更名為包頭師範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在當地獨特的經濟、文化、民族構成和自然環境中,逐步形成了立足包頭、面向內蒙古中西部、輻射全國、積極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的地理教育和生態環境建設的辦學特色。為內蒙古培養了壹大批地理教育和資源環境領域的應用型人才,形成了內蒙古資源開發利用、生態修復、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鮮明特色的研究方向。
現有教職工29人,教授2人,副教授10人,專任教師21人,碩士12人。學院有3個教學部,1個實驗中心,1個資料室。三個教學部分別是:地理科學、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地理信息科學;1實驗中心包括:氣象學、土壤和環境監測、地球概論、地質學、測繪和測量、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和生物學實驗室。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有計算機系、教育技術系、電子系、公共計算機教學部等教學機構;有信息實驗中心、資料室、辦公室、團總支(學生處)等教學輔助和行政機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育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計算機應用專業全日制本科生512人,成人學生近100人。教職工59人,其中教師48人(教授1,副教授12,高級工程師1,高級實驗師3人)。碩士學歷教師18人;1醫生;有2名教師在攻讀博士學位,9名教師在攻讀碩士學位。2000年以來,教師發表學術論文150余篇,完成教材和專著10余部。承擔省市12科研項目。學院資料室有40多種專業期刊;有2000多本書和光盤;信息實驗中心擁有大型數據庫、計算機網絡、PLC、EDA、微電網、衛星地面接收站等近30個實驗室。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主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紮實的基礎知識、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教育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並在信息技術、微系統、信息技術教育或數字媒體技術方面具有壹定專長,能在教育部門、中小企業、國家機關、IT行業等從事電子信息系統及設備的研發、維護和運營工作。設計和開發各種教學媒體和信息化教學系統;面向應用的計算機網絡管理、維護和應用軟件開發的高級專業人才。
本科專業有三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教育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主要開設JAVA編程、數據結構、計算機網絡原理、操作系統原理、數據庫原理、微機原理與匯編語言、人機交互、J2EE、網絡互聯技術、系統管理與維護、信息保障與安全、WEB系統與技術、大型數據庫等課程。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主要開設模擬電路、數字電路、C語言程序設計、數字信號處理、電磁場與電磁波、通信原理、數據結構、計算機網絡原理、信號與系統、自動控制原理、微機原理與匯編、嵌入式系統、EDA、PLC等課程。壹.機構設置
馬克思主義學院作為學校的二級學院,承擔著面向全體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任務。設有四個教研室:馬克思主義原理教研室、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教研室、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研室、中國近現代史教研室。壹所:社會主義建設理論與當代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學位: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教師隊伍
“馬克思主義學院”現有本科教師31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7人,博士3人,博士生2人,研究生導師7人。40歲以下的老師都有碩士學位,黨員占老師的絕大多數。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是高校教師隊伍中的壹支重要力量。在長期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我院形成了壹支學歷、年齡和職稱結構合理,具有良好的師德和教書育人精神,具有創新合作精神的教學科研隊伍。近年來,學院在加強思政教師隊伍建設的過程中,嚴把入口關,對新教師的學歷、政治面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來思想政治課新教師應是思想政治教育或相關專業研究生學歷、碩士及以上學位的畢業生,具有高等學校教師資格,是黨員,中國的生產者黨。對教師課堂教學和宣講紀律提出明確要求,及時傳達中央和自治區下發的相關思政課文件,進壹步確保教師政治方向正確、政治立場堅定、專業基礎紮實。
三,教學情境
學院不斷深化教學方法改革,積極探索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在新課程方案實施中,大力推行啟發式、互動式和案例式教學、辯論式教學和講座式教學,組織全體教師集體討論,鼓勵教師大膽實踐新的教學方法。很多老師在課前5-10分鐘運用新聞聯播法、小品表演法、學生講座法,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積累了很多經驗。在教學方法的應用上,將部分思政課安排在多媒體教室,將現代教育技術與傳統教學有機結合在教學中,發揮各自優勢。
新課程方案實施後,學院及時將思政課實踐教學納入教學計劃,並確定了相應的課時。2008年,中宣部教育部印發了《關於進壹步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教社科〔2008〕5號)。為了進壹步理論聯系實際,加強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和運用,根據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的通知要求,結合我院實際情況,探索了多種形式的實踐教學。每學期初,各教研室根據課程教學需要制定實踐教學計劃,並根據實踐教學計劃組織教師開展實踐教學,每學期期末對實踐教學進行總結。我院青年教師在全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精彩壹課”中獲壹等獎1次,二等獎2次,6次獲得我校教書育人先進個人榮譽稱號。積極組織和推薦校級教學成果評選。2009年,思想政治課教師閆小榮以其“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新方案(“05方案”)教學實效性的探索”教研成果獲得校級教學成果壹等獎,2009年,張春梅獲得學院“精彩課”青年教師教學技能競賽壹等獎。
第四,研究生工作
學院除承擔6門本科和2門研究生課程的教學任務外,還設有2個學科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碩士專業學位點。有四個研究方向,分別是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國民經濟與思想政治教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法學與思想政治教育。四個研究方向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和經濟、政治、法律、文化,既考慮了專業研究方向的綜合性,又關系到高校師資現狀、專業設置和下壹步學科建設的重點。目前已招收5名研究生,其中研究生導師7名,以教授為主體、部分副教授為骨幹教師的教師隊伍15人,* * *研究生15人。
學院與南開大學國際商學院、中國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合作舉辦工商管理和民商法研究生課程,培養畢業生近200人。
2010成立了由12骨幹教師組成的科研創新團隊,由包頭師範學院批準並資助。三年建設將進壹步促進學院的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
四、科研情況
學院積極創造條件支持思政課教師開展科研,積極鼓勵教師申報學校教研項目、包頭市科技局項目、自治區教育廳教研項目、包頭市及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國家社科規劃項目等課題,組織教師參加各類科研成果獎評選。
十年來,學院教師發表科研論文200篇,其中20余篇在國家核心期刊發表或被人大報刊、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刊物轉發、摘抄。出版專著10余部;獲得省部級科研成果及教學成果壹、二、三等獎10項,主持國家科研項目1項,主持省部級科研項目12項,參與國家科研項目5項,主持校級科研項目10多項。
馬克思主義學院將堅持“師從高中,為人師表”的原則,加強師德修養建設,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堅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幫助大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面對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重大機遇,將壹如既往地做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傳播者,做社會主義思想和精神文明的傳播者,做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和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