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小班美術教案

小班美術教案

教案可以在教師開展教學活動之前使用。編寫教案有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怎麽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9個小班美術教案,僅供參考。讓我們看壹看。

小班美術教案1活動目標:

1,元宵、花卷、餅幹的做法。

2.早知道元宵,花卷,餅幹。

3.培養孩子最初的創造力。

4.培養孩子的鑒賞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早期圖片,彩色橡皮泥。

活動流程:

先展示早餐的各種圖片,激發孩子做早餐的興趣。

老師:每天,我的父母為我們準備各種早餐。妳早餐吃了什麽?

老師早上也吃了早飯。妳認為我早餐吃了什麽?(展示圖片)二、演示如何做早餐,帶孩子回顧做元宵、花卷、餅幹的做法。

老師:有這麽多好吃的早餐,比如雞蛋、面包卷、餅幹、餃子等等。我餓了。我們現在壹起早點做好嗎?

花卷:取兩種顏色的橡皮泥搓圓壓平。把兩層重疊起來,卷起來。

元宵:拿壹塊白色的橡皮泥放在兩只小手中間慢慢搓。

餅幹: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橡皮泥,揉成圓形壓平,然後用印刷模具壓出來。(老師講解要求,小朋友操作,老師個別指導)

二、孩子的創作,老師提醒孩子先把橡皮泥軟化,用自己喜歡的顏色。

老師:妳想做嗎?然後動動妳的小手,做壹頓美味的早餐!

第三,欣賞與評價

教師側重於評估孩子的技能和創造性表現。

小班美術教案第二部分活動目標:

1.嘗試用瓶蓋打印蘋果,簡單用棉簽加圖。

2.願意動手做,體驗用各種繪畫工具玩色彩的樂趣。

活動重點:

嘗試用瓶蓋打印蘋果,簡單用棉簽加圖。

活動難度:

大膽選擇顏色進行創作。

活動準備:

1.收集壹批大大小小的瓶蓋。

2.《藝術》第8頁

3.準備好紅、綠、黃顏料,顏料盤,抹布,棉簽棒。

活動流程:

首先,壹個蘋果出來了。

1.回顧壹下蘋果的特點。蘋果是什麽形狀的?妳見過什麽顏色的蘋果?今天請幫我們摘蘋果。)

2.學習瓶蓋印刷的方法。(我先挑壹個又大又圓的紅蘋果。老師拿起壹個大瓶蓋,把瓶蓋蓋好。

放在紅色烤盤裏染色,然後放在水果籃裏“壓壹壓”。

第二,很多蘋果出來。

1.自由創作畫作。現在讓我們摘蘋果,看看誰的籃子裏有許多漂亮的蘋果。)

2.可自由選擇不同尺寸的瓶蓋,打印不同顏色。

3.把蘋果打印畫好之後,把棉簽蘸上顏色,給蘋果加個桿子。

4.欣賞對方的作品,說誰的蘋果多,漂亮。

三、活動延伸:

1.老師在美術區的墻上貼了壹張大紙,上面畫了壹棵大樹。孩子們合作印刷,感受集體創作的樂趣。

2.想壹想還有哪些水果可以用瓶蓋制作,比如橘子、葡萄、櫻桃等不同的水果圖案。

小班美術教案第三部分教學目標:

1.學會用各種新材料在玻璃紙上畫畫,做窗簾。

2.對新材料感興趣,喜歡新穎的繪畫方法。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窗簾圖片、工作服、玻璃紙、面盆、各種顏料、各種海綿印章、海綿滾筒、組合筆等。

教學過程:

第壹,預熱階段

以故事的形式,引出主題。

1,回憶“三只小豬蓋房子”的故事

老師結合問題回憶了故事的大致內容。

2.繼續故事:小黑豬和小白豬終於蓋了新房,搬進了新家。但是小豬的新家沒有窗簾。我該怎麽辦?(制作窗簾)

第二,圖形刺激

1,實體投影儀放出各種窗簾的圖片,供小朋友欣賞。

2.讓孩子談論窗簾的顏色,感受色彩的美。

第三,創造性表現

(1)介紹材料,提出要求。

1,顯示各種素材。問題:要不要做窗簾?看看這些材料。妳們認識嗎?它們是幹什麽用的?

關註海綿密封件。

2.讓孩子試著在玻璃紙上畫畫。

3.老師提出操作要求:(a)用各種材料制作窗簾。

(b)顏料盆中的顏料不應混合在壹起。

(2)制作窗簾。

幼兒自由地合作和創造。老師給予適當的引導。

第四,診斷作品

1.孩子們互相參觀時做的窗簾。

2.老師根據窗簾的圖案和顏色來評價它們。

3.把窗簾壹起給豬。

相關內容

小班美術教案美麗的樹林

目的:

1,引導幼兒觀察春天的樹木,初步了解春天樹木的基本特征。

2.通過拓印學習繪畫,感知與各種材料拓印的不同效果,進壹步激發孩子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準備:

幾種摩擦材料

流程:

觀察春天的樹,感受春天的樹的特點。

老師:現在是什麽季節?

對了,現在是春天了,春姑娘來了,草變綠了,花也開了。我們來看看母樹的幼樹葉有沒有回來。(兒童可自由觀察)

老師:請告訴孩子們這些小葉子長在哪裏。那是什麽顏色?多少?他們有什麽不同?(啟發孩子談論形狀、大小和顏色的區別)

老師總結:孩子們仔細看,知道這些葉子的顏色、大小、形狀都不壹樣。樹媽媽有這麽多可愛的小葉子。他們幸福嗎?(開心)但是,還是有壹些大樹媽媽很難過。它們的幼葉還沒有回來。讓我們幫他們找到他們,好嗎?

二、兒童搓澡

1,懂拓片材料。

2.老師簡單演示了搓的方法。

3.孩子們畫畫。(引導孩子使用不同的材料進行揉搓)

第三,教師點評

樹媽媽今天很高興。她說要感謝我們3班的小朋友,因為我們幫她找到了那麽多的小葉子。我們應該說什麽?(不客氣)引導孩子體驗成功的快樂。

小班美術教案第四部分教學目標:

1.嘗試用墨水畫竹子,學習用不同的筆畫出竹葉和竹竿。

2.收集各種竹制品,在大人的幫助下用竹子制作自己喜歡的玩具。

3、增強參與環境布局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4.感受作品的美。

活動準備:

1,孩子對竹林有壹定的感覺。提供壹些帶葉子的竹子,放在活動室,讓孩子觀察。

2.準備國畫工具和材料:宣紙或羊毛紙,毛筆,國畫顏料。

活動流程:

1.讓孩子用各種感官感知竹子:“竹子是什麽樣的?孩子們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摸,或者用鼻子聞,妳可以告訴大家妳發現了什麽。”

2.教師引導幼兒觀看和欣賞活動室布置的國畫《春竹圖》,激發幼兒嘗試畫國畫的興趣,並讓幼兒討論如何在竹枝葉上用筆畫。

3.老師介紹國畫材料的使用,演示筆和顏料的使用方法,以及應該註意哪些事項,鼓勵孩子大膽繪畫,畫出自己喜歡的竹子。

活動擴展:

讓家長和孩子在家裏制作竹制物品或玩具,引導孩子學習如何正確使用刀、鋸等工具。

小班美術教案5活動目標:

1.欣賞牛生活中羊毛的毛狀,聯想到羊進行創作,感受作品中的自然之美。

2、通過觀察和交流,大膽想象,選擇多種工具和材料,並根據不同材料的特點,有目的地選擇材料進行創作。

3.能夠在活動中細心耐心的操作,發展小肌肉的靈活性和手眼協調性。

活動準備:

1,草原羊的視頻。

2.幾種粗細不壹的毛線,紙板,翼吹紙,剪刀,切肉刀,乳膠,抹布,蠟紙,綠墨,玻璃板,橡膠輥,夾子,搓的小茶杯。

活動流程:

第壹,制版

1.欣賞草原上羊的視頻,感受羊毛的質感。

老師:這是哪裏?那裏有什麽?羊毛是什麽樣的?如果妳摸了會有什麽感覺?

2.通過對比觀察羊毛卷起來的方式,把它和羊毛聯系起來,探索羊毛的表現方法。

老師:羊毛摸起來是什麽樣的?如果用羊毛在羊身上做羊毛,能做什麽?

3.展示紙板,回憶已有經驗,推測版畫的制作方法?

老師:羊毛在哪裏可以用來做羊?(羊毛)卡紙怎麽辦?(頭部和尾部)

(2)老師:草原背景怎麽表現?貼毛線需要註意什麽?(全部粘貼後,在作品表面塗壹層白乳膠)

4.孩子們創造性地使用各種材料制作母版嗎?

(1)重點:將羊毛的質感與撕紙的質感巧妙結合。

(2)難點:引導幼兒仔細卷貼螺旋線。

關鍵點:

(1)由於實物印刷在生產過程中可能需要制作幾個基板,因此需要多次轉印。老師要提醒孩子,讓每張圖片在傳遞中保持壹致。

(2)提醒幼兒在不同的羊身上粘貼不同粗細的羊毛,使畫面發生變化。

第二,搓

1.觀察並討論摩擦過程和註意事項。

老師:打印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哪些困難?墨水容易粘在毛線上,使毛線脫落,所以要朝壹個方向卷,不能來回卷。

2、兒童打印。

(1)重要提示:單向滾動打印。

(2)難點:搓紙時紙和母版不動。

3.老師評價孩子的作品,表揚細致耐心的孩子。

區域角落活動:

在活動區的角落提供毛線給小朋友貼蝸牛殼。

家庭* * *教育:

收集各種粗細不同的羊毛。

評論和分析

這個活動是讓孩子自主選擇各種工具和材料,根據不同材料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材料進行創作。由於毛線本身的操作難度較大,老師要重點指導孩子的印花方法,鼓勵孩子堅持完成活動。

小班美術教案第六條活動目標:

1.嘗試模板拓印的畫法,感知拓印的效果。

2.體驗用繪畫表達生活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孩子自覺觀察自己洗澡的過程。

2.動物模板和油畫棒。

3.背景音樂。

活動流程:

壹、遊戲:捉迷藏導入活動

1,小朋友們,今天老師邀請了壹些動物朋友和我們壹起玩捉迷藏。快點找到他們。他們在哪裏?

2.說說妳找到的動物朋友吧。

第二,結合經驗,體驗給動物洗澡的場景。

1,創建壹個情境器:剛才玩遊戲的時候,小動物都很臟。我該怎麽辦?

2.幫助孩子記住洗澡的過程。老師:妳會洗澡嗎?我應該先做什麽?再做什麽?妳最後做了什麽?(兒童討論)

3.壹步壹步示範者:我們壹起幫雞洗澡吧!(小雞,小雞,別動,我們給妳洗澡。)洗澡:水怎麽樣?比如什麽?(上,下,上,下)擦:肥皂怎麽擦?(擦左,擦右,全身)(幼兒模仿動作,練習繪畫)變化泡泡:擦肥皂會出來什麽?泡沫是什麽樣的?(大泡泡,小泡泡,壹個壹個)再沖壹次,畫眼睛。

三,幼兒繪畫,教師指導的要求

模板不要亂動,放好,塗上豐富的顏色。(背景音樂:我愛洗澡)

第四,經驗分享師

今天,我們幫小動物洗澡,回到家,我們也自己洗澡,好嗎?

活動反映:

這個活動就是搓,孩子在活動中的狀態說明他們缺乏搓的經驗。他們不知道這些工具和顏色,甚至不清楚如何使用它們。他們只是根據自己的經驗印刷。但是我解釋的不夠清楚,小孩子操作的時候也不清楚。不如加入壹些個別孩子的示範。

小班美術教案7設計意圖

首先,選擇《壹束花》進行欣賞和創作,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欣賞和表現單朵花的形態的基礎上,孩子們可以嘗試將花莖兩側的繪畫結合起來,以豐富他們在花的生長模式和藝術表現形式方面的現有經驗。

其次,選擇水粉的形式來表現“壹串花”,可以讓孩子遷移已有的使用蠟筆花的經驗,比如團繞的方法,同時根據水粉表現的特點,在創作過程中嘗試新的表現方法,比如用各種方法來表現花。

活動目標

1.欣賞和感受壹束花(成串生長的花)的形狀和色彩之美。

2.試著用水粉筆通過點、繞、拖等多種方法,把花莖兩側的壹束花的特征表現出來。

3.喜歡參加欣賞活動,大膽表達自己對花卉造型和布置特點的想法。

要準備的活動

1,4張幻燈片供小朋友欣賞(壹束花,形態各異,有小的,壹點壹點的,圓的,有點長的等等。).

2.水粉和顏料(每組3-4種相同顏色的顏料分裝在分類盒中,方便孩子在繪畫中不用洗筆就可以自由換色,讓顏色自然交融,讓畫面更加豐富多彩。)

3、由大班幼兒提前畫出莖葉畫紙。

活動過程

首先,欣賞花的形狀和顏色的美。

1.欣賞“風信子花”(單色和中間色),感受點花成串生長的美。

老師:這些花簇是什麽樣的?比如什麽?圓圓的,有點像葡萄,有點像泡泡。)

老師:小花長在哪裏?它有多長?(讓孩子用手指學,感受花在莖周圍開放的特點。)

老師:這些花簇是同樣的顏色嗎?

老師:原來它們每隔壹段時間就開壹層紅白相間的花,而且越開越高。

2.欣賞金鐘花,感受成串生長的花(圈)之美。

老師:這些花是什麽顏色的?哪種?它看起來像什麽?像蘋果,像燈籠。)

老師:花長在哪裏?(它長在彎曲的花莖上,壹根壹根垂下來,像壹個隊列。)

3.欣賞壹串紅花等。,感受成串生長的長花之美。

4.總結:串串小花真的很漂亮。有的壹點壹點像葡萄,有的圓的像蘋果,有的長的像角。它們都成串地長在莖上。

第二,畫壹束花

1.用花莖展示三張演示圖,激發孩子的創作興趣。

老師:這些小花在哪裏開?妳想畫畫嗎?

2.引導孩子去嘗試。

老師:妳畫畫的時候,可以用小點畫葡萄壹樣的小花,用大點和圓圈畫蘋果壹樣的圓花,用短線畫長得有點像角的花。

3、幼兒嘗試創造,用各種方式在花莖上畫出壹束形狀各異的花。

老師觀察孩子畫畫,提醒孩子正確用筆,換顏色;引導個別幼兒創造性地用色彩表現花朵的色彩區間特征,畫出花蕊。

第三,欣賞交流

1,引導孩子欣賞不同形狀的花。

老師:像葡萄壹樣的小花在哪裏?像燈籠壹樣的圓花在哪裏?喇叭狀的長花在哪裏?

2.結束活動。

老師:讓我們去花園看看還有什麽別的小花。

小班美術教案8活動目標;

1,教孩子練習從左到右畫水平線,從上到下畫垂直線。

2.朋友和孩子對繪畫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活動前組織小朋友玩抓老鼠的遊戲。

2.用老鼠畫紙。

活動流程:

1,帶領小朋友玩“抓老鼠”的遊戲。

2.啟發孩子想各種辦法養老鼠。

3."今天,我們用水彩筆畫線來關閉鼠標."教師示範畫水平線和垂直線。水平線要畫平,垂直線要畫直。更多的線和更密集的線。

4.幫助和鼓勵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練習畫線,從遊戲中獲得勝利感和成就感。

5.活動:展示小朋友的作品,讓他們評論誰抓住了老鼠,不會跑出“老鼠籠子”。

小班美術教案9的教學分析;

1,小朋友很喜歡吹泡泡。課前問,大部分孩子都有吹泡泡的經歷,所以這個活動是基於生活的。

2.活動中,孩子們把吹泡泡當成壹種好玩的遊戲,願意把自己的傑作留在白紙上。整個活動沈浸在歡樂之中。

活動目標:

1,可以吹多種顏色的泡泡,吹泡泡畫畫。

2.嘗試用吸管吹泡泡,探索吹泡泡的方法。

3.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

多色泡泡水,吸管比孩子數大,白紙比瓦工上的孩子數大壹倍,壹盆清水。

活動流程:

1,導入:帶孩子玩抓泡泡遊戲,引起孩子的興趣。

老師吹泡泡吸引孩子的註意力,引導孩子主動去抓泡泡。

(解析:以遊戲的形式引入活動,激發孩子對活動的興趣。)

2.探索保留氣泡痕跡的方法,並在實踐中驗證。

(1)老師引導孩子發現泡泡的特點:容易破,無法連接,

(2)引導孩子討論保持泡泡的好方法。

(3)老師示範:用彩色泡泡水吹出壹個大泡泡,用白紙接住。

(4)老師總結:泡泡在妳的白紙上留下了許多美麗的痕跡,畫出了壹幅美麗的泡泡畫。

3.展示工具和材料,引導孩子探索泡泡畫的制作過程。

(1)老師演示用吸管吹泡泡再留在紙上的過程。

(2)幼兒吹泡泡作畫,教師與幼兒融為壹體壹起吹泡泡,並引導幼兒在吹的過程中主動發現:將吸管的壹端浸入有色水中,靠在盆邊。對著紙輕輕吹壹個泡泡,在紙上留下壹個彩色的泡泡。不要總是用壹種顏色吹,換顏色的時候把吸管清理幹凈。移動紙張時,請保持雙手平放。

活動結束:

老師表揚專心吹泡泡的孩子,提醒他們註意衛生,帶領他們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