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寺
清泉寺,始建於唐代,是壹座聞名鄂東的千年古剎。據浠水縣誌記載:“邑東二裏有清泉寺。唐貞元六年,鑿地得井,冽而甘,故以名寺。”寺前有浠河水自東向西流淌,山巒環繞,叢林簇擁,清泉潺潺,梵聲陣陣,是壹塊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元末農民起義領袖徐壽輝毀寺建都,明朝又重建清泉寺,清末也曾重修。抗戰後,清泉寺日漸冷落,壹度成為浠水簡易師範學校。後毀於文革期間的1967年。千百年來,清泉寺吸引了歷代文人名士,留下了不少詩詞名篇,如劉禹錫《遊清泉寺》、蘇東坡《浣溪沙·遊清泉寺》等等。
聞壹多紀念館
坐落在清泉寺遺址上,主體工程是壹座庭院式仿古建築群。背倚鳳棲山,前臨浠水河,粉墻黛瓦、高低錯落,在青山綠水的懷抱之中,壹片素雅。聞壹多(1899—1946)原名聞家驊,號友三,生於湖北浠水,13歲考入北京清華大學,23歲留學美國,學習、研究文學和藝術。回國後在多所大學任教,他壹身正氣,抗戰時蓄髯八年,1946年夏在昆明遇刺身亡。紀念館前,墨亮的花崗巖基座上,聞壹多銅像,昂首飄髯、執杖而立,再現了這位著名的詩人、學者、民主鬥士的風貌。紀念館紅燭生輝的序廳內,氣勢磅礴的巨幅壁畫《紅燭序曲》、畫前白色大理石無字地碑,寓意著聞壹多“我愛白石的堅貞、青松和大海”,象征聞壹多作為中國知識分子的本色品格和崇高精神境界。紀念館內還有三個展廳,分別陳列著聞壹多新詩、新詩理論、古代文學、繪畫、書法、篆刻等,代表他在不同時期、不同方面的造詣和成就。 文廟
文廟,又稱學宮、孔廟、儒學。浠水縣文廟,位於清泉鎮沿河街,南臨浠水南門河,北靠儒學巷,占地面積3500平方米,為湖北省保留完好的不多見的古建築群之壹。浠水文廟,始建於北宋,元末遭兵毀,明洪武七年(1374年)在舊址上重建,後又經歷代修建和擴建。在南北向中軸線上,文廟的建築原來依次有欞星門、戟門、大成殿、崇聖祠,中軸線兩旁還有忠孝祠、名宦祠、節烈祠、鄉賢祠、尊經閣、明倫堂等等建築。現僅存欞星門、大成殿、崇聖祠、尊經閣。重檐歇山頂式的大成殿是文廟的主體建築,面闊3間,進深3間,建在高1米的臺基上,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浠水縣博物館
現設在文廟內,設有文物陳列室、古字畫、古瓷藝術等展廳,藏有古籍線裝書、碑帖、金石印章等珍貴歷史文物4萬余件,為湖北省七大博物館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