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聲訓的理論依據是什麽

聲訓的理論依據是什麽

聲訓的理論依據是音義結合的有理性。

聲訓,即“因聲求義”的理論依據是“音近義通”,在選擇訓釋詞語的上訓詞時不但要意義相同,還要聲音相同或相近,講到“音近義通”的著作很多,如王念孫《廣雅疏證》,郝懿行《爾雅義疏》,錢繹《方言箋疏》。

“因聲求義”是“音近義通”原理的進壹步擴大與實踐。如聲訓的原理即清人所謂的“音近義通”。

聲訓作為壹種訓詁方法,在漢語史的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關於聲訓的定義也有很多,綜合各家陳述,我們認為聲訓是根據詞與詞之間的聲音關系推求意義的訓詁方法。

聲訓是壹種釋義的方法。聲訓作為訓詁研究的方法,它來源於語音和語義之間的聯系,它成立的理據在於音義結合的有理性。

“音近義通”的依據。

可以確定,語音和語義相互依存相互聯系不能分離,清代學者根據音義關系的依存性特點進壹步提出“聲義同源”,最早提出此觀點的是著名學者戴震:“詁訓音聲,相為表裏。”

盧義同源,音義的依存性源於語言的開始,音與義壹旦約定俗成之後,就相互制約,相互依存了。於是,對於詞的意義和與這意義相關的該詞的語音形式,人們往往也就會選用和該詞聲音相同或者相近的詞來表示了。

這種音義之間的類聚性,使得語言之間存在“音近義通”現象,壹些具有相同或者相近的語音形式的詞群都可以抽出某種相同的義類,同樣,屬於某壹義類中的壹些表示具體意義詞往往會具有相同或者相近的語音形式,從而使聲訓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