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早記載昆侖山的書籍是《山海經》,《山海經》的內容包羅萬象,書中記載了大量的神話故事、人物、動物以及各種各樣的山與海,
《山海經大荒西經》: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侖之丘。......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
這段話大概說明了昆侖山的地理位置,昆侖山是在西海的南面,流沙的邊沿,赤水的後面,黑水的前面,這裏的西海很可能就是羅布泊或者青海湖,流沙就是塔克拉瑪幹沙漠,黑水和赤水是昆侖山附近的河流。
昆侖山優美的風景
除了說明昆侖山的位置外,還說了昆侖山上住了壹個叫西王母的人,這個人頭上戴著玉制首飾,嘴裏是滿口的老虎牙齒,有壹條豹子似的尾巴,居住在洞穴中,這個西王母也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人物。
西王母後來成為道教中至高無上的神,道教是唯壹發源於中國的本土宗教,其思想發源於三皇五帝時期的黃帝與春秋時期的老子,在西漢初年形成了黃老道學,在東漢末年逐漸形成宗教,後來逐漸流傳於華夏,並形成壹系列的神話崇拜。
比如玉皇大帝,他是道教諸神的領袖,他的妻子就是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其實就是西王母,在《山海經》中,西王母是掌管“厲”和“五殘”的陰神,在《西遊記》中,王母娘娘是女神仙之首,掌管蟠桃園,在敦煌莫高窟壁畫中,就有西王母的形象。
西王母壁畫
因此在華夏族壹系列的神話中,都能看到西王母的身影,可以說她的形象婦孺皆知,再加上本土宗教道教的影響,西王母在漢人及華夏族人的心目中地位都比較高,那麽西王母所居住的昆侖山因此也成為華夏族人所崇拜的聖地,這是文化上的原因。
除此之外,與昆侖山有關的神話故事還有嫦娥奔月、女媧補天、精衛填海等等,嫦娥奔月的故事是講嫦娥吃下了西王母賜給他丈夫後羿的長生不死之藥,成仙後飛到了月宮,西王母住在昆侖山,那麽嫦娥就是從昆侖山飛到月宮的。
這些神話故事都賦予了昆侖山崇高的地位,使得昆侖山成為華夏族人心目中的聖地,這也是昆侖山是萬山之祖的原因之壹。
昆侖山
二、歷史記載
事實上,西王母並非只是神話人物,而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這事發生在西周的周穆王時期,記載在《穆天子傳》中:
《穆天子傳》卷三:吉日甲子,天子賓於西王母。乃執白圭玄璧以見西王母。
這段話說的是周穆王在甲子的吉日,見到西王母,周穆王手持白圭玄璧來會見西王母,西王母居住在昆侖山,當時的周穆王西征到達了西王母的屬地,周穆王當時的行蹤是這樣的:
出豐鎬壹路向西走了三萬五千裏,從豐鎬向北渡過黃河,經過太行,渡過滹沱河,出雁門,到達包頭,再經過賀蘭山與祁連山,再走天山北路到達西王母的國家。
萬山之祖
從周穆王所走的路線來看,這就是從西安到昆侖山的壹條路,這是史料中記載的,《穆天子傳》是西晉時期有人盜挖了戰國時魏國的墓葬,出土了壹批竹簡,其中就有《穆天子傳》,還有《竹書紀年》,應該說是可信的。
周穆王西征昆侖應該是華夏族人最早的西征之壹,促進了華夏與昆侖的聯系,同時也讓昆侖首次進入華夏的認知範圍,在壹系列史料古籍中都能發現
《史記大宛列傳》:漢使窮河源,河源出於_,其山多玉石,采來,天子案古圖書,名河所出山曰昆侖雲。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漢朝的使者壹直在尋找黃河的源頭,漢武帝時期的漢人都認為源頭出於於_國,並且那裏的山上盛產玉石,使者們把玉石采回來,然後天子根據古書加以考查,並且把黃河發源的山命名為昆侖山。
漢武帝命名昆侖山
這說明昆侖山這個名字在漢武帝時期就正式確定下來了,同時還提到了昆侖山有兩個顯著的特點,壹是黃河之源,二是盛產玉石。
三、黃河之源
同時是《史記》的記載,當時的人把昆侖山視為黃河的發源地:
《史記大宛列傳》:太史公曰:禹本紀言“河出昆侖。昆侖其高二千五百餘裏,日月所相避隱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瑤池”。今自張騫使大夏之後也,窮河源,惡睹本紀所謂昆侖者乎?故言九州山川,尚書近之矣。
太史公司馬遷說道:《禹本紀》這本書上說:黃河發源於昆侖。昆侖山高達二千五百余裏,是日月相互隱蔽和各自發出光明之處。昆侖之上有醴泉和瑤池。自從張騫出使大夏之後,最終找到了黃河的源頭,從哪兒能看到《禹本紀》所說的昆侖山呢?所以談論九州山川,《尚書》所說的是最接近實際情況的。
昆侖山在古代被認為是黃河的源頭
華夏最早的文明應該是黃河文明,最初的華夏先民都是居住在黃河流域的,水壹直是生命的源泉,養育著華夏文明,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探尋黃河的源頭也成為華夏族最重要的任務之壹,在當時,由於地理知識與科學技術的限制,壹般認為黃河的源頭是昆侖山。
我們現在知道黃河的源頭是在昆侖山腳下的紮曲、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三個地方,但古人並沒有這個認知,既然黃河是華夏的母親河,那黃河的源頭昆侖山就是華夏的萬山之祖,畢竟孕育了黃河。
四、玉石之鄉
中國比較著名的玉器有四種,分別是:新疆的和田玉、河南南陽的獨山玉、陜西西安的藍田玉、遼寧岫巖的“岫玉”,其中以和田玉最為有名,歷史最為悠久,名列四大名玉之首。
中國的玉器文化歷史悠久,比如良渚文明,被壹些歷史學家視為虞朝,良渚文明最為著名的出土文物就是玉器,不僅制作精美,而且尺寸可以做到很大,雖然良渚玉器不是和田玉,但至少代表了壹種玉器文化,甚至有考古學家認為良渚發達的玉器可以作為壹種文明的象征,與青銅器、城市、文字並列為文明的第四特征。
和田玉
和田玉主要產自新疆和田,和田位於昆侖山與塔克拉瑪幹沙漠之間,在古代中國壹直認為和田玉產自昆侖山,包括祁連山也被古人認為是昆侖山的壹部分。
根據考古,國內最早發現的和田玉遺址來自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寶國吐鄉興隆窪村發現的興隆窪遺址,經檢測距今8000年左右,要按歷史算的話,比三皇五帝時期還要早,興隆窪遺址中出土壹些玉器,經過檢測,被認為是和田玉,也就是昆侖玉。
再比如商朝著名的婦好墓出土了壹些玉器,其中有部分玉器用材料分析法,經專家學者研究認為出自和田玉,來自昆侖山附近,還包括三星堆遺址,也有部分玉器被認為是和田玉,此外,中原地區出土和田玉遺址的還有河北滿城漢墓、湖北隨縣曾侯乙墓、河南三門峽虢國墓,時間跨度從商朝到漢朝都有,這說明昆侖山附近產的玉石早就經過壹些渠道進入華夏。
玉在華夏的文化中有裝飾、禮器、祭祀的作用,被認為是壹種崇高的聖物,並且不是普通人可以擁有的,再加上遠古時期玉石開采並不容易,因此產玉的昆侖山也被視為神聖之地,同時也為遠古時期的統治者所熟知。
昆侖山地貌圖
五、地理地貌
昆侖山的地形地貌絕對是華夏獨壹無二的,它是中國境內最長的山脈,全長2500公裏,橫跨新疆、西藏、青海三省,這裏雖然遠離中原地區,但華夏壹半的神話傳說出於此山,就是因為昆侖山被古華夏人認為是萬山之祖。
所謂的萬山之祖,意思就是說昆侖山是華夏所有山脈的祖先,妳把視線放在整個中國地圖上,中國地圖上的南北分界線是秦嶺-淮河壹線,把秦嶺向西延伸,大致與昆侖山脈能夠重合,如果把昆侖山脈與秦嶺連起來,可以構成整個中國絕對的南北分界線。
從地圖上看,中國的山脈主要是東西走向,南北走向得很少,包括長江與黃河都是東西走向,在所有東西走向山脈中,只有昆侖山-秦嶺壹線接近於貫穿東西,妳可以把昆侖山看成是萬山之祖,然後其它的山脈就像是昆侖山的余脈。
昆侖山脈全長2500公裏
事實上,昆侖山周邊的阿爾金山脈、祁連山脈、唐古拉山脈也能看成是昆侖山的余脈,即使是喜馬拉雅山脈,與昆侖山壹樣都是從帕米爾高原自西向東延伸的,而昆侖山脈居中,並且衍生出壹系列的山脈,這就是萬山之祖。
如果把中國地圖看成壹只雄雞的形狀,那麽昆侖山脈所在處就是雄雞的脊梁骨,雄雞就得靠脊梁骨來支撐生命,如果把整個華夏看成壹只雄雞,那昆侖山就是所有山脈的發源地,這就是昆侖山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昆侖山平均海拔為5500~6000米左右,山頂常年積雪,人跡罕至、植被豐富,既是生命的禁區,又是生命的源頭,昆侖山脈有很多地方是沒人敢進去的,比如昆侖地獄之門,也叫死亡谷,在這個谷中,幾乎沒有生命。
說昆侖山是生命的源頭,是因為昆侖山地處長江與黃河的發源地不遠處,在古代也被認為是黃河與長江的發源地,這兩條母親河是華夏族的生命之源,整個華夏文明發源於此,而這個源頭就在昆侖,也就是說昆侖山脈也是華夏的源頭,當然也是萬山之祖了。
昆侖山周邊有很多水源
昆侖山不僅離黃河與長江源頭不遠,而且流經或者發源於昆侖山的水源非常多,比如昆侖河,發源於昆侖山脈,還有喀拉喀什河和葉爾羌河,同樣發源於昆侖山脈,克裏雅河、尼雅河、玉龍喀什河、車爾臣河、那仁郭勒河、柴達木河都在昆侖山附近。
水是生命的源泉,正因為昆侖山脈周邊有如此之多的水源,在山腳或者附近就形成了壹個個的綠洲,進而產生城市,孕育了無數的當地人民,不僅僅是華夏族,生活在附近的其他民族都把昆侖山當成了神山,進行了壹系列的崇拜,久而久之,昆侖山成為華夏各族的***同認可的萬山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