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當小暑節氣,小暑節氣,是農歷夏季的第五個節氣,是天地高溫高濕最熱的階段開始。從小暑,到大暑,再到處暑,中間有長達30到40天的三伏,還有秋老虎。這是壹年中從盛夏走向秋天的時段,烈日炎炎,暑熱襲人。
在先秦周朝《禮記月令》中,談到此時的物候,第壹個就是“溫風始至”,現代的人往往解讀成是溫暖的風來了的意思。但是實際不然。
因為溫暖的風,四季都有,從冬天就盼著春天的暖風,按道理,溫風是指的春風啊,夏天只有炎熱的風,怎麽是這麽綿軟?
實際這個溫風至,重點在於”至“上,至在先秦時代,表達的是極端,頂點,高峰的含義,比如夏至,是指的太陽運行到北回歸線,是古代壹年中,太陽角度最高的時段。
所以,這裏的消暑溫風始至,是說溫暖的南風,風之溫暖達到極致,也就是,連風也是高溫。
”惟林鐘之季月 ,重陽積而上升。
熹潤土之溽暑,扇溫風而至興。” 漢 王粲 《大暑賦》?節錄
漢朝就已經有了確定的官方記錄的二十四節氣,
農歷六月,有小暑大暑節氣,而漢朝王粲歌詠夏天天氣的炎熱,寫的《大暑賦》中,是這樣說的。
那對應著林種音律的農歷六月,夏天季夏,陽光溫度積累重疊而上升。
陽光照射在濕潤的土地上形成溽熱的暑氣嗎,天地間扇動溫暖的風,而這暖風達到頂點旺盛。
他的詩是承接先秦禮記月令和物候。
小暑節氣,是溫風開始到達高段位,而到了大暑則溫風到達頂點。
可以得知這個溫風,是專門形容小暑大暑節氣,夏天高熱的暖風,以小暑為高平臺,到大暑節氣,風的溫度到達頂點。都是高位運行的壹種特殊的暑風。
這種夏天的溫風,可不溫情脈脈,
“赫赫溫風扇,炎炎夏日徂。
火威馳迥野,畏景鑠遙途。
勢矯翔陽翰,功分造化壚。
禁城千品燭,黃道壹輪孤。
落照頻空簟,餘暉卷夕梧。
如何倦遊子,中路獨踟躕。 ”?中唐 ·?張籍《夏日可畏》
夏天可怕,夏天的太陽更可怕,尤其是農歷六月。
強盛巨大的溫暖的風在天地間流動,炎熱的太陽和夏日來臨。
那太陽火壹樣是威力,流蕩在寬闊的原野上,那炎熱的原野上,仿佛能融化金屬,道路遙遠生煙。
太陽就像火鳥壹樣燃燒天空,天地如同烘爐。
地面如同無數蠟燭燃燒的熱度,而天上壹輪太陽傲慢運行。
就是那黃昏的太陽都可怕,因為席子上根本不能坐人,那火紅的夕陽防毒燃燒著梧桐。
可憐我,在這樣的炎熱的夏天裏,領略熱烈的風和陽光,站在半路。
這簡直是要命的夏天的苦境,也許是壹種現實,再熱的夏天,也有路上的行人,肩負生存生活,烈日前行。
更也許折射壹種心境。人生半路,環境惡劣的滯留郁悶。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
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
戶牖深青靄,階庭長綠苔。
鷹鹯新習學,蟋蟀莫相催。 ”?中唐 ·?元稹《詠廿四氣詩 小暑六月節》
唐朝元稹的二十四節氣詩,引用舊典。
這可不是讓人舒適的春天的暖風,是驀然溫度高熱的風,不但不涼快,反而讓人汗流浹背。
這樣的風來了,不用說小暑節氣就到了。
這樣的風裏,有雨也是暑雨,是夏天狂暴的雷雨,搖曳竹林,而登高望遠,最容易看到山林邊上烏雲湧起,遠山有雷,東邊日出西邊雨。
這是六月的炎風暑雨,雖然庭院長滿綠樹,但是不解郁熱,倒是樹下的青苔勃然生長。這是夏天雨季的植被,青草林下,可簇生無數的蘑菇。
古人認為,先有風,吹動雲彩,才會有雨。
所以小暑節氣,首先躲不開的是暴雨前的暖濕風來。
然後雨來,而雛鷹已經長就了羽翼,開始在風雨中翺翔。
不幾天,就可以聽到到處是蟋蟀的叫聲。因為這樣的暖濕,孕育了蟲草的生命。
“溫風扇炎節,高壤見新稻。
蒼黃色猶雜,鐮擔力已到。
時當艱食久,不暇論贏耗。
奔奔竭頃畝,翕翕資釜竈。
老翁操匕箸,壹食九嗟懊。
豈兇存後憂,飽飫偶今暴。
驕陽有炕暵,積雨或淹澇。
未是安眠人,兒童但嬉噪。” 北宋 ·?呂南公《早獲?》節錄
這是壹首憫農詩。
農歷六月,太陽下熱風吹過,高處的土壤看見了早熟的稻子。
那稻子青黃相雜,還沒有成熟透,就已經被鐮刀和籮筐收獲。
這是因為青黃不接的苦日子太久,無法忍耐饑饉,而提前收割。
到處是人奔向田野,將收獲的稻子,煮飯。
老農拿著筷子勺子,邊吃邊懊悔。
他豈不知道這樣的收獲,是存在著問題的,因為明顯提前收割,不利於產量,但是這已經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壹來饑餓,二來是小暑節氣還有幾天的晴熱暖風,之後可能會是暴雨。
農家的每壹步都是靠天吃飯,他們不敢賭,因為不提前收割,萬壹大雨形成澇災,那是顆粒無收。兩害相權取其輕。只好先收獲,飽了壹時口腹。
這樣陰晴多變,旱澇不定的農村,沒有安穩的人,只有不醒事的孩子,爭著要吃新米新飯。
“南風曰巨即溫風,至極至來訓不同。
季也定非來以始,夏哉應是極而終。
登臺拂拂面猶撲,揮扇炎炎汗更融。
卻憶良農方炙背,三耘努力鹵田中。 '清 ·?弘歷《月令七十二候詩 六月小暑節三候?其三十壹?溫風至?》
清朝乾隆皇帝,也愛研究月令和古籍。他研究溫風的含義,是”至亦訓極亦訓來,季夏暑氣之至極。故曰溫風至。非謂其初來也“
說季夏是暑氣最旺盛的季節,是暑氣暖風的極致,所以溫風至,不是說季夏暖風到來,而是暖風到了熱的極致。
那從南方吹來的盛夏之風,巨量溽熱,所以叫”溫風“。
定在季夏,是表明,夏天到了極致也快終結。
這樣的”溫風“,就算站在高臺,拿著扇子,都只會更炎熱,揮汗如雨。
我只是心疼辛勤的農民,低頭背曬在這樣的陽光熱風裏,在水田裏,反復耕耘。
中國歷史上,除了少數皇帝,不懂民艱,其實大多數皇帝,是知道自己的地位,建立在農業的豐收,農民的辛苦上的。
也算他有心,知道夏天農民的辛苦。
”涼生綠竹溫風軟,暑滌清流夜氣寒。
香墜荔枝紅簇簇,影欺荷蓋翠團團。“ 明 ·?韓殷 《夏?》
夏天的溫風,不僅有溫度,且強悍。但是有無克服遠離它的方法呢?
當然有,竹林和荷塘是天然的空調,可以轉化高溫氣流,形成涼風。
哪怕普通人家,在窗戶前種植幾叢竹子,也能有效化解高溫高濕,形成陰涼的小環境。
所以對於最熱的風,當然是多種荷花多種竹,還有荔枝紅簇簇。
在竹林荷花邊,吃著荔枝,享受被過濾成清風的溫風,夏天再漫長炎熱,也化解成壹種夏美。
連強悍的溫風,都變得柔軟起來。
今天六首古詩,是解讀小暑溫風的含義。
小暑溫風至,是炎熱的風吹來了,也是暖風極致的時段。
初衣勝雪為妳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