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精黃精為百合科植物黃精PolygonatumsibiricumRed.、滇黃精P.kingianumColl.etHemsl.或多花黃精P.cyrtonemaHua的根莖。黃精主產於河北、內蒙古、陜西;滇黃精主產於雲南、貴州、廣西;多花黃精主產於貴州、湖南、雲南等地。春秋二季采挖,洗凈,置沸水中略燙或蒸至透心,幹燥,切厚片用。
藥性甘,平。歸脾、肺、腎經。
功效補氣養陰,健脾,潤肺,益腎。
應用
1.陰虛肺燥,幹咳少痰及肺腎陰虛的勞咳久咳。本品甘平,能養肺陰,益肺氣。治療肺金氣陰兩傷之幹咳少痰,多與沙參、川貝母等藥同用。因本品不僅能補益肺腎之陰,而且能補益脾氣脾陰,有補土生金、補後天以養先天之效。亦宜用於肺腎陰虛之勞嗽久咳。因作用緩和,可單用熬膏久服。亦可與熟地、百部等滋養肺腎、化痰止咳之品同用。
2.脾虛陰傷證。本品能補益脾氣,又養脾陰。主治脾臟氣陰兩虛之面色萎黃、困倦乏力、口幹食少、大便幹燥。本品能氣陰雙補,單用或與補氣健脾藥同用。
3.腎精虧虛。本品能補益腎精,對延緩衰老,改善頭暈、腰膝酸軟、須發早白等早衰癥狀。有壹定療效。如黃精膏方(《千金方》)單用本品熬膏服。亦可與枸杞、何首烏等補益腎精之品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9~15g。
鑒別用藥黃精與山藥,均為性味甘平,主歸肺、脾、腎三臟,氣陰雙補之品。然黃精滋腎之力強於山藥,而山藥長於健脾,並兼有澀性,較宜於脾胃氣陰兩傷,食少便溏及帶下等證。
古籍摘要
1.《日華子本草》:“補五勞七傷,助筋骨,生肌,耐寒暑,益脾胃,潤心肺”。
2.《本草綱目》:“補諸虛填精髓”。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含黃精多糖、低聚糖、粘液質、澱粉及多種氨基酸(囊絲黃精還含多種蒽醌類化合物)等成分。
2.藥理作用:黃精能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和促進DNA、RNA及蛋白質的合成,促進淋巴細胞轉化作用;具有顯著的抗結核桿菌作用;對多種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對傷寒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也有抑制作用;有增加冠脈流量及降壓作用,並能降血脂及減輕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程度;對腎上腺素引起的血糖過高呈顯著抑制作用;還有抑制腎上腺皮質的作用和抗衰老作用。
3.臨床研究:據報道,以黃精配伍加味建中湯、治療慢性胃炎86例,治愈35例,有效42例(中醫雜誌,2000,9:521)。以黃精、黨參各30g,炙甘草10g,水煎頓服,治療低血壓10例,有近期療效(中級醫刊,1981,12:31);本品還有用於治療冠心病、糖尿病、白細胞減少癥、高脂血癥、肺結核、藥物中毒性耳聾、失眠等疾病的報道。
黃精的壹些藥方
1.胃熱口渴:黃精18克,熟地黃、山藥各15克,天花粉、麥門冬各12克,水煎服。
2.蟯蟲病:黃精24克,加冰糖30克,燉服。
3.高脂血癥:黃精30克,山楂25克,何首烏15克,水煎服,每日1劑。
4.白細胞減少癥:黃精2份,大棗5份,制成100%煎劑,口服,每次20毫升,每日3次。
5.糖尿病:黃精15克,山藥15克,知母、玉竹、麥冬各12克,水煎服。對癥見口渴多飲,體倦乏力屬氣陰兩虛證者有較好療效。
6.肺結核:取黃精2500克,水煎濃縮收膏。口服每日4次,每次10毫升。
7.癬菌病:取黃精適量搗碎,以95%酒精浸1~2天,蒸餾去大部分酒精,使濃縮,加3倍水,沈澱,取其濾液,蒸去其余酒精,濃縮至稀糊狀,即成為黃精粗制液。使用時直接搽塗患處,每日2次。
8.補精氣:黃精、枸杞子各等分,研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空心溫水送下。
9.肺勞咳血、赤白帶:黃精60克,冰糖30克,開水燉服。
10.小兒下肢痿軟:黃精、冬蜜各30克,開水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