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如今我們看到的《蘭亭集序》字帖是誰臨摹的?大小又是多少?

如今我們看到的《蘭亭集序》字帖是誰臨摹的?大小又是多少?

現存最早的《蘭亭序》分為兩大系統,壹為唐人墓本,壹為定武刻本。

唐人摹本,清代皆收入內府,並於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匯刻於禦制《蘭亭八柱帖》中。主要有第壹唐虞世南臨本。因帖末有“臣張金界奴上進本”8字,又稱“張金界奴本”。列“蘭亭八柱第壹”。第二為唐褚遂良臨本。帖前有“褚模王羲之蘭亭帖”題簽,並有宋元明清名家題跋。或疑為宋代米芾所臨。列“蘭亭八柱第二”。第三唐馮承素摹本。首部有“神龍”2字左半印,又稱“神龍蘭亭”或“神龍半印本蘭亭序”。此本乃馮承素影印王羲之《蘭亭序》真跡之上,以筆依原跡輪廓鉤摹,然後填墨而成,最接近原作,故此本歷來最受推重,列“蘭亭八柱第三”。

刻本中,以定武本最早。傳《蘭亭》臨本有10本賜與方鎮。定武軍(原為“義武軍”,宋避諱改“定武軍”)所得,系歐陽詢所臨,即刻之於玉石,後世稱為“定武《蘭亭》”,在眾多《蘭亭》帖中,最為寶重。宋靖康之變(1127),禦府定藏,慘遭金兵劫掠。留守宗澤,收集劫余之物,包括定武《蘭亭》石刻,馳送駐蹕於維揚(今江蘇揚州)的高宗趙構。逾月,金兵驟至,遂失此石。

《定武蘭亭》原石拓本僅存3本。壹是元吳炳藏本,冊首有清代王文治署《宋拓定武禊帖》,是“群、流、帶、右、天”5字未損本,上海有正書局曾印行。二是元朝柯九思舊藏本。清王文治題《定武蘭亭真本》,為5字已損本,現藏北京故宮。三是元代獨孤長老藏本,也是5字已損本,有元代趙孟頫等名家題跋,後遭火災,唯存三小片,傳已流落日本。另外屬於定武系蘭亭曾印行於世的較有名版本有:遊似所藏“玉泉本”、“宣城本”、“柯九思定武蘭亭瘦本”、“王曉模本”、“唐荊川舊藏本”、“五百谷鑒定本”、“韓珠船舊藏本”、“汪容甫藏本”等。

自從《神龍半印本蘭亭序》墨本近代影印出版以後,《定武蘭亭》刻本如日中天的光焰方漸漸暗淡,屈居其次。

《神龍半印本蘭亭序》縱24.5cm,橫69.9cm。用楮紙兩幅拼接,紙質光潔精細。因卷首有唐中宗李顯神龍年號小印,故稱“神龍本”。後紙明項元汴題記:“唐中宗朝馮承素奉勒摹晉右軍將軍王羲之蘭亭禊帖”,遂定為馮承素摹本。

此卷前紙13行,行距較松,後紙15行,行距趨緊,然前後左右映帶,攲斜疏密,錯落有致,通篇打成壹片,優於其它摹本。用筆俯仰反復,筆鋒尖端銳利,時出賊毫、叉筆,既保留了照原跡勾摹的痕跡,又顯露出自由臨寫的特點,摹臨結合,顯得自然生動,並具壹定的“存真”的優點,在傳世摹本中最稱精美,體現了王羲之書法遒媚多姿、神情骨秀的藝術風神,為接近原跡的唐摹本。

本卷前隔水有“唐摹蘭亭”四字標題,引首乾隆題“晉唐心印”四字。後紙有宋至明20家題跋、觀款,鈐鑒藏印180余方。其流傳經過,根據各題跋、印記和記載,大致如下:南宋高宗、理宗內府、駙馬都尉楊鎮,元郭天錫,明內府、王濟、項元汴,清陳定、季寓庸、乾隆內府。歷代著錄有:明汪砢玉《珊瑚網書錄》、吳其貞《書畫記》,清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書考》、顧復《平生壯觀》、吳升《大觀錄》、阮元《石渠隨筆》、《石渠寶笈·續編》等書。刻入“蘭亭八柱”,列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