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有關黃河的歷史資料

有關黃河的歷史資料

黃河是我國第二條大河,自遠古以來即為多泥沙河流。公元前4世紀黃河下遊因河水渾濁即有“濁河”之稱。公元1世紀初,有人指出“河水重濁,號為壹石而六鬥泥”。唐宋以後泥沙有增無減。這些泥沙中的壹部分堆積在下遊河床上,日積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約束,時久形成懸河。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輕則漫口決溢,重則河道改徙。據歷史記載,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間,黃河下遊決口泛濫1593次,河道因泛濫大改道***26次,決口壹千多次。洪水遍及範圍北至海河,南達淮河,縱橫25萬平方公裏,對中國黃淮海平原的地理環境影響巨大。 就黃河下遊河道變遷的特點而言,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① 戰國築堤以前 上限大致從新石器時代開始。當時黃河下遊流經河北平原,在渤海灣西岸入海,因兩岸未築堤防,河道極不穩定。據文獻記載,黃河曾往返更叠多次流經的有《禹貢》、《山海經·北山經》和《漢書·地理誌》中記載的三道。前二道在河北平原偏西,沿太行山麓北流,《山經》大河下遊大致北流到永定河沖積扇的南緣,向東經過雄縣、霸縣壹線,到今天天津市區附近入海;《禹貢》大河下遊在今深縣與《山經》大河別流,穿過今河北平原中部,於青縣以東入海;《漢誌》大河則離開了太行山東麓,經豫東北、魯西北、冀東南,東北至黃驊縣境入海。上述三河道在戰國中期以前,或互為主次,或同時存在,但以流經《漢誌》大河為常見。在古代,“河”就是黃河的專稱。據《漢誌》、《水經註》記載,河北平原上被稱為"河"的水道達10余條,都可能是黃河某次決流改徙後的故道。 ② 公元前 4世紀~公元初年(戰國中期至西漢末年) 戰國中期,下遊大規模修築堤防後,固定下來的河道就是《漢書2地理誌》裏記載的大河,從此結束了長期以來多股分流、改道頻繁的局面,我們暫時作為黃河第壹次重大的改道。 在戰國中期,黃河下遊地區人口稀少,初築堤防時,兩岸堤距寬達50漢裏(1漢裏相當現今414米),大溜(水流主泓)得在堤內遊蕩,河道蓄洪能力較強,不易發生決口。以後生齒日繁,在大堤內河槽兩旁淤出的大片灘地上進行了墾殖,修築民墊以自衛,遠者距水數裏,近者僅數百步。遂使河床迫束,河身多曲,淤高迅速,險情叠出。西漢末年,今河南浚縣境內河道,“河水高於平地”,顯然已成“懸河”。這是秦漢以來黃河中遊地區水土流失加劇的結果。公元11年王莽時黃河又東決,河、淮之間水災延續了60年之久。 ③公元1~10世紀(東漢至唐末) 公元11年(王莽始建國三年),黃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東)以上決口,河水壹直泛濫至清河郡以東數郡。當時,王莽因為河決東流,可使他在元城的祖墳不受威脅,就不主張堵口,聽認水災延續了近六十年,從而造成黃河史上第二次重大的改道。 此後,在將近千年時間裏,黃河下遊河道出現過相對穩定的局面,偶而有決溢,也未造成大規模改道。其原因: 壹,東漢開始大量遊牧民族入居黃河中遊,退耕還牧,次生草原和灌木叢代替了耕地,水土流失相對減弱。 二,公元70年,在王景領導下,對西漢末漫流的河水進行全面治理,才固定了壹條新的河道,大體流經冀魯交界地區,從長壽津(今濮陽西旺賓壹帶),自西漢大河別出,循古漯水河道,經今範縣南,在今陽谷縣與古漯河分流,經今黃河和馬頰河之間,至今山東利津縣境入海。 三,當時黃河下遊存在不少分支,或單獨入海,或流入其他河流,沿途更有壹些大小湖泊和沼澤窪地,都起著分洪、排沙與調節流量的作用。 ④ 公元10世紀~1127年(唐末至北宋末) 經近千年的堆積,到唐末開始,黃河下遊河口段已逐漸淤高。公元 893年(唐景福二年)河口段,發生近百裏的改道。到五代時期,決口的頻率明顯增加,平均不到三年就有壹次泛決。 至11世紀初,在今山東商河、惠民、濱州市縣境內,河道又“高民屋殆逾丈”。此後決口地點又上移到澶州(今河南濮陽)、滑州(今滑縣東舊城)壹帶。總的趨勢是,河道逐漸向北擺動。五代末年、北宋前期決出的赤河、橫隴河,都在唐代大河之北。 1048年商胡埽(今濮陽東昌湖集)決口,北流經今滏陽河與南運河之間,下遊合禦河(今南運河)、界河(今海河)至今天津入海,史稱“黃河北派”。這是黃河變遷史上的第三次重大的改道。(黃河北流大的***有三次:商胡埽、小吳埽、內黃口) ⑤ 1128年~16世紀中葉(金元至明嘉靖萬歷時) 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為阻止金兵南下,宋東京留守杜充竟然在今河南滑縣西南人為決河,使黃河東流經豫東北、魯西南地區,匯入泗水,奪泗入淮。從此黃河離開了春秋戰國以來流經今浚、滑壹帶的故道,不再進入河北平原,在此後的700多年中,以東南流入淮為常。這是黃河下遊變遷史上劃時代的大事,也是黃河第四次重大的改道。 浚、滑之間原是黃河下遊的窄道,由於這壹段河道的控制,以下河道決口後擺動的範圍,基本上限制在太行山以東、山東丘陵以北的河北平原上,離開了這段河道以後,下遊河道折向東或東南,擺動於豫東北至魯西南地區。在金代,有記載的12次決口中,決後河道擺動在該地區占10次。 1286年(至元二十三年)10月,黃河在原武、陽武、中牟、延津、開封、祥符、杞縣、睢州、陳留、通許、太康、尉氏、洧川、鄢陵、扶溝等15處決口。大致可以分成三股;壹股在中牟境內折而南流,經尉氏、洧川、扶溝、鄢陵等地,由潁水入淮;壹股在開封境內,折而南流,經通許、太康等地,由渦入淮。我們將其稱為黃河歷史上第五次大改道。 從金元至明中葉,黃河變遷特點可歸納為以下三點: 第壹,決口地點西移。起初決口多在今山東境內(12世紀50、60年代),以後西移至今河南汲縣、陽武(今原陽東部)、延津壹帶(12世紀80、90年代)。到13世紀70年代~14世紀40年代,決口已移至新鄉、原武(今原陽西部)、滎澤(今鄭州市西古滎鎮)壹帶,幾至黃河下遊沖積平原的頂端。 第二,河道幹流逐漸南擺。12世紀中期以後河道經豫東北、魯西南,至今山東梁山縣境流入泗水。以後逐漸南擺進入豫東開封、商丘地區,經安徽碭山、蕭縣至江蘇徐州奪泗入灘。金元之際兩次人為決河,先後由濉奪泗或由渦入淮。13世紀後期有壹段河道奪潁河入淮,達到黃河下遊扇形平原的西南極限。 第三,下遊河道除幹流外,同時分出幾股岔流,叠為主次,變遷無定。自12世紀下半葉(金大定年間)開始,即出現“兩河分流”的局面。以後又分成3股,大致均流經今廢黃河壹線以北匯入泗水,奪泗入淮。到13世紀下半葉(元初),下遊又出現了奪濉、渦、潁入淮的幾股。嗣後,或東流入泗,或南流入淮,時而又東北決入馬頰河、徒駭河、北清河(今山東東平以下黃河)入海。經常數股並行,叠為主次,變遷極為混亂。元末(1351)賈魯治河時,曾整治壹條從河南封丘東至徐州奪泗入淮的河道,史稱賈魯河。不久即告廢壞。 ⑥ 16世紀中葉~1854年(清鹹豐五年) 黃河下遊多股分流的局面至16世紀中葉(明嘉靖中葉)基本結束,“南流故道始盡塞”,“全河盡出徐、邳,奪泗入淮。”這是河勢的壹大變化。後來在萬歷初年,潘季馴推行“築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針,下遊河道方始基本固定,即今圖上的廢黃河。其後雖有決溢。但旋即恢復故道。清前期經大築堤防。河南境內河道出現過壹段相對安流時期,而山東、江蘇境內河段決口次數增多。江蘇徐州至淮陰河段兼作運河,是“咽喉命脈所關,最為緊要”。潘季馴治河重點即在這壹河段上,如大修兩岸縷堤、格堤、月堤、遙堤,重修高家堰,擡高洪澤湖水位,蓄清刷黃等工程。到清初河患的重心下移淮陰至河口段,這是因為金元以後黃河長期奪淮入海,大量泥沙排入海口,河口不斷延伸,使坡降變化,加速河口以上河道的淤積。故18世紀以後徐州以下河患最為集中。19世紀以後,河道淤廢不堪,決口連年發生,更兼國內政治動蕩,治河不力,發生新的改道已不可避免。 ⑦ 1855年 (清鹹豐五年)~20世紀 50年代以前 1855年6月,黃河在河南省蘭陽銅瓦廂決口,先向西北淹到封丘、祥符各縣村莊,又往東漫流至蘭儀、考城、長垣等縣後,分成3股:壹股出曹州東趙王河至張秋穿運;壹股經長垣縣,流到東明縣雷家莊,這裏就分成了兩股,都東北流到張秋鎮;三股河匯合後,穿過張秋運河,經不鹽河流入大清河,由利津牡蠣口入海。這是黃河第六次大改道。黃河下遊流經路線,按照現時中國行政區域劃分,大體上經過河南的滎陽﹑鄭州﹑原陽﹑延津﹑封丘﹑中牟﹑開封﹑蘭考、濮陽,後經山東的曹縣﹑單縣,再經安徽的碭山﹑蕭縣﹑最後入江蘇的豐縣﹑沛縣﹑徐州﹑邳縣﹑睢寧﹑宿遷﹑泗陽﹑淮安﹑漣水﹑阜寧﹑濱海然後入黃海。但在改道後,於銅瓦廂缺口後,黃河沖破原有的河道,改東北走向,在山東境內借大清河入渤海。這次決口,使黃河下遊結束了700多年由淮入海的歷史,又回到由渤海灣入海。其後的20年內,洪水在以銅瓦廂為頂點,北至北金堤,南至今曹縣、碭山壹線,東至運河的三角洲沖積扇上自由漫流,水勢分散,正溜無定。直至1876年全線河堤告成,現今黃河下遊河道始基本形成。下遊河道中自銅瓦廂至陶城埠壹段,決口經常發生,故有“豆腐腰”之稱。 1938年6月,國民黨政府消極抗日。人為扒開花園口大堤,企圖用洪水來阻止日本侵略軍的西進。這次決口,使黃河南泛於賈魯河、潁河和渦河之間地帶,成災嚴重,史所罕見。這也是黃河史上的第七次大改道。 最近因為風沙問題越來越嚴重,現在專家說,如果人類再濫砍濫伐的話,黃河的源頭很可能會被淹沒在風沙之中。黃河是中華民族的起源,但是這條被譽為母親河的源頭今天卻被荒山大圍斬,風沙處處。 專家指出,人類違反自然的生活方式濫砍濫伐是破壞水源的主要原因,使這個具有數千年歷史的生態系統面臨崩潰,也很可能成為人類文明破壞下的另壹個遺址。 正是黃河頻繁泛濫成災的特點,造就了中華民族“居安思危”的性格。中華文明也是從大禹治水、導河入海的艱難奮鬥中開始的,以至於許多朝代都設有治河機構,中華人民***和國仍設有“黃河水利委員會”這樣的機構,這在世界大江大河中是非常罕見的。可以說,黃河對於塑造中華民族性格和引導中華文明走向方面發揮了決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