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電”在古代的意思

“電”在古代的意思

我國古代對電的認識,是從雷電及摩擦起電現象開始的。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時期,甲骨文中就有了“雷”及“電”的形聲字。西周初期,在青銅器上就已經出現加雨字偏旁的“電”字。

王充在《論衡·雷虛篇》中寫道:“雲雨至則雷電擊”,明確地提出雲與雷電之間的關系。在其後的古代典籍中,關於雷電及其災害的記述十分豐富,其中尤以明代張居正(1525~1582)關於球形閃電的記載最為精彩,他在細致入微的觀察的基礎上,詳細地記述了閃電火球大小、形狀、顏色、出現的時間等,留下了可靠而寶貴的文字資料。

在細致觀察的同時,人們也在探討雷電的成因。《淮南子·墜形訓》認為,“陰陽相薄為雷,激揚為電”,即雷電是陰陽兩氣對立的產物。王充也持類似看法。明代劉基(1311~1375)說得更為明確:“雷者,天氣之郁而激而發也。陽氣困於陰,必迫,迫極而迸,迸而聲為雷,光為電”。可見,當時己有人認識到雷電是同壹自然現象的不同表現。

尖端放電也是壹種常見的電現象。古代兵器多為長矛、劍、戟,而矛、戟鋒刃尖利,常常可導致尖端放電發生,因這壹現象多有記述。如《漢書·西域記》中就有“元始中(公元3年)……矛端生火”,晉代《搜神記》中也有相同記述:“戟鋒皆有火光,遙望如懸燭”。避雷針是尖端放電的具體應用,我國古代地采用各種措施防雷。古塔的尖頂多塗金屬膜或鎏金,高大建築物的瓦飾制成動物形狀且沖天裝設,都起到了避雷作用。如武當山主峰峰頂矗立著壹座金殿,至今已有500多年歷史,雖高聳於峰巔卻從沒有受過雷擊。金殿是壹座全銅建築,頂部設計十分精巧。除脊飾之外,曲率均不太大,這樣的脊飾就起到了避雷針作用。每當雷雨時節,雲層與金殿之間存在巨大電勢差,通過脊飾放電產生電弧,電弧使空氣急劇膨脹,電弧變形如碩大火球。其時雷聲驚天動地,閃電激繞如金蛇狂舞,碩大火球在金殿頂部激躍翻滾,蔚為壯觀。雷雨過後,金殿經過水與火的洗煉,變得更為金光燦燦。如此巧妙的避雷措施,令人嘆為觀止。

我國古人還通過仔細觀察,準確地記述了雷電對不同物質的作用。《南齊書》中有對雷擊的詳細記述:“雷震會稽山陰恒山保林寺,剎上四破,電火燒塔下佛面,而窗戶不異也”。即強大的放電電流通過佛面的金屬膜,全屬被融化。而窗戶為木制,仍保持原樣。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對類似現象敘述更為詳盡:“內侍李舜舉家,曾為暴雷所震。其堂之西室,雷火自窗間出,赫然出檐。人以為堂屋已焚,皆出避之。及雷止,***舍宛然。墻壁窗紙皆黔。有壹木格,其中雜貯諸器,其漆器銀者,銀悉熔流在地,漆器曾不焦灼。有壹寶刀,極堅鋼(剛),就刀室中熔為汁,而室亦儼然。人必謂火當先焚草木,然後流金石。今乃金石皆鑠,而草木無壹毀者,非人情所測也。”其實,只因漆器、刀室是絕緣體,寶刀、銀扣是導體,才有這壹現象發生。

在我國,摩擦起電現象的記述頗豐,其常用材料早期多為琥珀及玳瑁。早在西漢,《春秋緯》中就載有“瑇瑁(玳瑁)吸衤若(細小物體)”。《論衡》中也有“頓牟掇芥”,這裏的頓牟也是指玳瑁。三國時的虞翻,少年時曾聽說“虎魄不取腐芥”。腐芥因含水分,已成為導體,所以不被帶電琥珀吸引。琥珀價格昂貴,常有人魚目混珠。南朝陶弘景則知道“惟以手心摩熱拾芥為真”,以此作為識別真假琥珀的標準。南北朝時的雷敩在《炮炙論》中有“琥珀如血色,以布拭熱,吸得芥子者真也”。他壹改別人以手摩擦為用布摩擦,靜電吸引力大大增加。西晉張華(232~300)記述了梳子與絲綢摩擦起電引起的放電及發聲現象:“今人梳頭,脫著衣時,有隨梳、解結有光者,亦有咤聲”。唐代段成式描述了黑暗中摩擦黑貓皮起電:“貓黑者,暗中逆循其毛,即若火星”。摩擦起電也有具體應用。據宋代的張邦基《墨莊漫錄》記載:孔雀毛紮成的翠羽帚可以吸引龍腦(可制香料的有機化合物碎屑)。“皇宮中每幸諸閣,擲龍腦以辟(避)穢。過則以翠羽掃之,皆聚,無有遺者”。關於摩擦起電的記載還很多。

近代電學正是在對雷電及摩擦起電的大量記載和認識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我國古代學者對電的研究,大大地豐富了人們對電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