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漢族到底是從什麽開始的?

漢族到底是從什麽開始的?

漢族的起源

漢族是壹個歷史悠久,從未中斷過的民族。漢族的來源是多樣的,既有主要來源,也有分支來源。

炎黃族是漢族的主要來源。中國原始社會末期,崛起於中原黃河兩岸的顏地部落和黃帝部落為了爭奪部落聯盟首領的權力,結成部落聯盟,導致了歷史上著名的“漢泉之戰”。黃帝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稱霸中原。追根溯源,漢人素有“炎黃子孫”、“炎黃子孫”之稱,他們的起源就基於此。後來,中國歷史上的第壹個民族夏族與黃帝部落有了直接的關系。在《史記·夏本紀》中,司馬遷明確指出夏族與黃帝部落有直接的血緣關系。雲:“禹父謂之鯀,鯀父謂之顓頊,顓頊父謂之昌邑,昌邑父謂之黃帝。禹是黃帝的曾孫,顓頊的孫子。”不僅如此,後來崛起的周人還與生活在渭水流域的黃帝部落、炎黃部落有著族源關系。如周族女始祖詩大雅說:“爵生時,生於江源”,即《史記·周本紀》說:“周後稷棄其名。他的母親是泰的女兒,叫姜媛。”是壹個叫姜的部落,這清楚地告訴我們,周人的祖先是部落。至於周人的男祖,則被姜淵所棄。《史記·周本紀》說:“棄於邰,謚號後稷,不姓稷。”黃帝是壹個姓姬的部落,這清楚地告訴我們,周族的祖父世系是姓姬的黃帝部落。

正是因為炎黃集團和漢族有關系。如、朱德在《祭黃》中說:“和合之祖,我造於中國;魏延攝面,曰豪。聰明睿智,光芒蒼涼;建此大業,巍然屹立東方。”(朱德與:黃獻禮,《新華日報》,4月5日,1937。漢族人民世世代代尊黃帝為鼻祖,稱其為“人類的始祖”。至今,位於陜西中部黃陵縣的黃帝陵,傳說是黃帝陵。它被數萬棵古柏環繞,矗立在橋山上,成為漢民族起源的象征。

東夷族是漢族的另壹個主要來源。在漢民族起源的時代,東夷與炎黃部落結盟生活在黃河流域。東易集團主要分為蚩尤、迪軍、盱眙、賴藝、懷義五個部分。他們的地理分布如下:蚩尤生活在魯西南,狄俊生活在魯豫交界地區,賴藝生活在魯東,盱眙生活在徐州,蘇北淮河以北,懷義生活在蘇南和皖南。還有壹些小的氏族或部落。從這個分布可以看出,東夷群主要分布在黃河中下遊,包括淮河流域。

在漢民族與東夷族的族源關系中,最重要的是東夷族中的蚩尤部和狄君部,經過激烈的分化、互動和融合,壹舉突破了原始社會的網絡,踏入了文明的大門,形成了商民族。《詩經·商頌·玄鳥》說:“玄鳥生而有緣。”也就是說,商最初是壹個以鳥為圖騰的部落,表明它與以鳥為圖騰的蚩尤部部落有親緣關系。《國語·魯豫》雲:“商者帝舜”。也說明商和舜,也就是帝君部,是有血緣關系的。《史記·殷本紀》載:“殷琦,其母朱棣,有佤族之女,為二公主。壹次三人行洗澡時,他看到壹只神秘的鳥掉了它的蛋,朱迪把它拿走了。因為懷孕,他生了合同。”商部落與蚩尤部、帝君部的關系混雜在壹起。具體來說,蚩尤部與商部落有母系血緣關系,帝君部與商部落有父系血緣關系。商朝是中國奴隸制發展的時期,商族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深遠的關系決定了東夷族作為漢族另壹個主要來源的歷史地位。

不僅如此,在後來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周朝不斷反周的許儀、懷壹、賴藝無壹例外都被卷入了春秋時期民族大融合的歷史潮流中,整個東夷集團幾乎成為中華民族的壹部分。這種深厚的淵源關系,又決定了東夷族作為漢族另壹主要來源的歷史地位。

苗族是漢族的壹個分支。苗人是古代中國南方氏族、部落或部落聯盟的總稱。其最早的活動是在西北的大丹江流域,沿川東的長江流域和鄂、湘、贛、皖,東至淮河流域,聚集在栗鵬(今鄱陽湖)和洞庭之間。

苗蠻群體不同於炎黃、東夷,在民族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多元化。壹方面,部分苗蠻族成為苗、瑤、畬族等民族的祖先,在苗、瑤、畬族等民族中還流傳著關於盤瓠的傳說。另壹方面,苗蠻群的壹些氏族和部落後來發展成為楚族,成為中華民族的族源之壹,從而成為漢族的壹個分支。

百越集團是漢族的第二個分支。在古代,中國南方的另壹個土著民族百越也活躍在長江下遊東南沿海和嶺南地區。

百越集團種類繁多,歷史上稱之為“越有百越”。同苗族的發展壹樣,百越集團在形成為壹個民族的過程中也經歷了多樣化。其中有的經過多次分化和聚合,逐漸形成了壯、傣、布依、侗、水、仫佬族、毛南族、仡佬族等中國南方壯侗語言中的少數民族,有的則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

但百越集團中的其他壹些部落或部落聯盟,在三國魏晉以後演變為俚人和仆從。但南北朝國家統壹後,壹些俚人和仆役也被同化到漢族中。這個問題已經涉及到漢族的發展,但可以看出百越集團是漢族的另壹個源頭。

戎族和狄族是漢族的第三個支系。戎、狄是我國古籍中中原西部和北部氏族、部落的總稱。其實戎、狄的名字在西周就開始出現了。在此之前,容和狄有過交往。當時中原西部和北部的氏族部落主要分為沈、鬼、羌三大集團。

戎狄與漢族的民族關系主要表現在上古黃帝時期,的先民與黃帝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相傳黃帝與作戰時,曾調教熊、夷、夷、胡等六個氏族或部落參戰並取得勝利。這六個以北方猛獸為圖騰的氏族或部落,很可能有屬於妳的氏族或部落。因此,在黃帝的時候,壹些氏族或部落可能已經加入了黃帝部落聯盟。相傳黃帝衣冠冢所在的陜西省黃陵縣是妳出沒的地方。其次,在周族形成的過程中,羌族的壹個重要分支——江部落被融合。據《史記·周本紀》記載,周人初名姜淵,是姜部落的女兒。《詩經》中簡單地將姜淵視為周人的祖先,而姜與在周公照顧其父的情況下結成了牢固的婚姻聯盟。後來的周王都娶姜女,壹直到周朝末年。第三,在春秋戰國的民族大融合中,戎、狄大部分因被晉、秦征服而成為中華民族的壹部分。比如秦和祝融的關系就很密切。秦原是人,因保護王、平有功,特復此職。當時,平王向宣布:“榮休想侵占我們富饒多產的土地。若攻戎,必有其地。”(《史記·秦本紀》)。於是,從秦武公攻六安、到秦穆公的《隋八西戎》、《後漢書西羌傳》。當時秦地西部的所有軍事力量都融入了中華民族在西方的主要分支——秦朝,“自然中國沒有軍事力量”。後漢西羌傳。第四,漢民族形成後,白蒂的後裔匈奴經歷了五六百年的歷史。除了北匈奴,南匈奴都被魏晉南北朝國家統壹的洪流所吞噬,成為漢族的壹部分。但是榮弟的還是不少的。

如前所述,在新的歷史地理條件下,人們在軍事壓力下遷徙到更遠的地區,正如《後漢書·西羌傳》所說,“後漢子孫,各為其種”。成為今天中國西南、西北地區藏、羌、彜、納西、博、拉祜族、哈尼族的民族起源之壹。所以,戎、狄只是漢族的壹個分支。

總之,炎黃、東夷是歷史上漢族的主要來源,而苗蠻、百越、戎狄是漢族的分支。

漢族的形成

漢族的形成不是壹蹴而就的。它經歷了夏、商、周、楚、越民族從部落到民族的發展過程,以及夏、商、周、楚、越民族與部分蠻夷、夷、戎、狄等民族融合為中華民族,最終形成於漢代三個漫長而復雜的歷史階段。

1.夏、商、周、楚、越諸民族的相繼崛起。

漢族的形成是隨著夏、商、周、楚、越民族的興起而開始的。

公元前23世紀至22世紀,夏族首先崛起於黃河中遊黃土地區和洛河流域。相傳夏部落在進入黃河、洛河流域之前,還處於原始社會氏族公社制時代。血緣關系仍然是維系人們的主要紐帶。據史書記載夏本紀,夏部落同姓。***12宗族,即、幽湖、幽南、秋訓、桐城、抱石、費、戚、茍、辛、明、。他們是壹個以夏後氏為核心的大部落。隨著生產力的變化和發展,大禹時期青銅工具的出現和使用對夏族的崛起具有重要意義,促進了以銅為兵的灌溉農業經濟類型的形成,反映了夏族形成的經濟基礎和政治條件已經成熟。在這壹新的歷史轉折點上,禹劃九州,標誌著夏部落血緣關系向地緣關系的轉變完成,也標誌著夏民族的形成。

由於社會發展的不平衡,當夏族在黃河中遊崛起的時候,地處山東半島,以鳥為圖騰崇拜的商部落還生活在“居無定所”“史記·殷本紀”等原始社會。《不常在城裏》,《尚書·尚書·盤庚》。移動生活。但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商部落也無壹例外地走上了原始社會解體的道路。“相土很兇很兇,海外也有攔截。”《詩經·商頌·長發》。這個記錄是壹個信息。因此,這位大臣原本屬於夏朝的商部落,並在建立商國的過程中,“唐錚諸侯”和《史記·殷本紀》。“十壹征而無敵於天下”,孟子·滕文公。最後,在明條之戰中,唐打敗了夏,建立了壹個新的奴隸國家——商朝。與此同時,商部落也完成了從血緣關系到地緣關系的轉變,發展成為商民族,崛起於黃河下遊。

和商朝滅夏朝壹樣,生活在陜甘渭河上遊秦、莒盆地之間的周部落,原本也是商朝的下屬。在我屬於商朝的歷史條件下,完成了從原始社會到階級社會的過渡,重演了商朝滅的壹幕,在《尚可》中建立了周朝(《左傳》二十四歲。發展成周民族。

繼黃河流域夏商周氏族相繼崛起之後,長江流域楚越氏族也相繼崛起。與黃河流域相比,長江流域的社會發展進程相對緩慢。因為國家尚未出現,長江流域的壹切氏族、部落在相當壹段時期內都被稱為“蠻夷”。江漢壹帶的男子叫“靜初”,商代有“魏女精楚”和“居南”(《詩經·顏屋》)。說道。按照“從部落到民族”的壹般規律,處於階級產生、國家產生、民族形成前夕的“靜初”,在不斷發動戰爭的過程中迅速強大起來,原因就在於他們把戰爭變成了壹種常態的事業,提倡武藝。周成王封熊逸為楚,從某種意義上說,不僅為楚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也標誌著楚國國家的形成。

越民族的形成始於越的出現。地處江浙至兩廣或雲貴高原弧形地帶的百越集團,由於社會發展不平衡,長期處於“種姓雜居之地”,《漢書地理》中的註釋引用陳贊的話說。的狀態。但由於歷史機遇和優越的地理位置,與中原各民族相鄰的江浙分支百越在商周時期脫穎而出,開始了形成為壹個民族的過程。吳越國的建立,反映了越國原始社會的解體和崩潰,也標誌著越國部落間完成了從血緣關系到地緣關系的轉變。

從夏、商、周、楚、越民族的興起,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古代民族形成和發展的壯麗景象,這是漢民族形成的第壹階段。

2.中華民族處於大融合之中。

作為歷史上發生的事情,民族和其他事物壹樣,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從部落發展到民族的夏、商、周、楚、越是原始民族。從春秋到戰國,在周朝的統治下,民族關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和發展。此時,夏、商、周、楚、越諸民族發展變化的主要形式是相互接觸、相互滲透、相互吸收,出現了民族融合的總趨勢。

春秋時期的民族大融合首先是在夏商周民族之間進行的。比如晉的“為州兵”,打破了西周以來的軍隊構成規定,說明“州”與“邦”的對立消除了,州本來就是周朝征服的“庶人”,這也說明晉各民族之間的隔閡已經逐漸彌合。

春秋時期的民族大融合也延伸到了壹些蠻夷、蠻夷、戎、狄。如《國語·周瑜》說:周祥“德帝人以其女為子孫。”《左傳》二十八年,莊公說:“娶二女與容。大榮狐貍生了重耳,小榮生了易武。”在春秋時期,著名的重耳是壹個雜種。不僅如此,當逃到棣時,“任地斬了黑鍋,贏了他二女兒的舅舅隗、,又贏了兒子們。公子取季逵,生“敖,叔劉”。《左傳》二十三年。怪的是希迪是另壹種,而且重耳與希迪通婚。還有壹種說法是東夷人是魯僖公的嬪妃;嬰兒的妻子是晉景公的姐姐。周族金人與戎族秦人的聯姻,說明春秋時期包括部分蠻夷、蠻夷、日耳曼、戎族在內的民族界限也被打破。

所有這些匯集在壹起,在春秋時期形成了壹個民族大融合,於是壹個新的民族——華夏民族誕生了,這個民族既不是夏,也不是商,也不是周,也不是楚,也不是越,也不是蠻,更不是蠻,更不是武。中華民族在先秦典籍中常被稱為“夏”或“”,也被稱為“華”或“”。孔子把“下”和“化”視為同義詞。正所謂“炎黃子孫不謀夏,洋人不擾華”。《左傳》已經出版十年了。《左傳》二十六年,項公曰:“楚失華”是“華”字最早的記載。從此,“華夏”成為春秋時期夏、商、周、夷融合而成,以部分蠻夷、戎、狄為分支的新民族的民族名稱。

戰國時期,民族融合在更深層次、更廣範圍和更快速度上繼續發展。南方的楚國,春秋以後,楚國縱橫漢水和長江流域。經過800多年的擴張和管理,文明程度越來越高,民族之間的融合越來越深。最典型的例子是屈原的《田文》,發表在寺廟裏描繪古代歷史的壁畫上。當時的楚畫家對中原歷史如此熟悉,可見民族融合的深度和廣度。東北的燕國到戰國時期已經成為東北的強國。燕國把作為人質交給東胡,回國後率軍打敗東胡,建立了顧、漁陽、幽北平、遼等東部郡縣,極大地擴張了燕國的疆域。

嚴對遼河流域的探險,不僅確立了古代中國在東北的疆域,而且將遼河流域各民族融合為中華民族的又壹個分支。在北方的趙國,戰國末期是僅次於秦國的強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史實,既是戰國時期民族融合的例證,也是中華文化吸收北方少數民族文化的明證。

秦,戰國時期西北地區的後起之秀,原是狗軍的壹支,而非氏族。因護送平董倩有功,被列為封臣。春秋戰國之交,秦國與西方軍事世家展開了激烈的鬥爭,“遂稱雄西戎”《史記·秦本紀》。它已經成為西方民族融合的中心。公元前395年商鞅變法後,秦國後來居上,成為戰國七雄中最強大的國家。不僅打敗了朝鮮、越南、魏,還合並了周邊少數民族,增設了黔中縣、吳軍縣、南郡、南陽縣、三川縣、太原縣。過去西部落後的戎族國家,成為西部民族融合的中心,成為中華民族的脊梁和核心。

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我們可以看到,伴隨著中國古代民族形成發展史上的壯麗景象,夏、商、周、楚、越等民族相繼崛起,在中國古代民族形成發展史上上演了壹幕民族融合的壯麗景象。在這部歷史劇裏,在民族大融合的熔爐裏鑄造了壹個全新的民族——華夏民族,形成了以東齊、西楚、南秦、北趙、燕為代表的四大分支,為形成統壹的漢民族奠定了基礎,這是漢民族形成的第二階段。

3.漢族是在“大壹統”中形成的

春秋戰國時期在民族融合的熔爐中鑄造的華夏民族,是壹個分散不統壹的民族,生產力水平得到了進壹步的發展和提高。

所有這些,集中到壹點,都需要壹個統壹的政治中心。結果秦始皇英明,十年統壹六國,結束了封建之爭,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大壹統”封建國家——秦朝。在“大壹統”中,中華民族也從分散走向了統壹。秦始皇建立秦朝後,采取了壹系列措施來統壹和穩定中華民族,如推行郡縣制,規定“書籍用同壹種語言書寫”,統壹貨幣、度量衡,“車在同壹條軌道上”“同路同行”,修建長城等。

正是因為秦始皇的“大壹統”措施,中華民族才成為壹個安定的民族。所以秦朝的國運雖然短暫,但漢朝繼承了秦制。在“大壹統”思想的指導下,政治上漢武帝創設刺史制度,將全國分為十三郡,實行“編戶為全民”;經濟上,漢武帝接受了桑弘羊的建議,頒布了等損法和均平法,建立了以首都為中心的全國性商業網絡,極大地發展了商品流通;在文化思想上,漢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使儒學發展為經學,取得了統治地位,使儒學成為正在形成的漢民族中具有同等心理素質的有血有肉的壹部分。這些都表明西漢中央集權的“大壹統”封建國家更加集中和強大,使大壹統成為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使中華民族完成了向漢族的發展和轉變。

中華民族發展轉化為漢族的標誌是漢族名稱的確定。華夏國統壹於秦朝,氏族名稱壹度改稱“秦人”。西域各國都有稱華夏國為“秦人”的習慣。但秦朝短暫的國運,讓“秦人”的稱號很快被人們遺忘。漢朝從西漢到東漢延續了400多年,為漢朝的名稱和中華民族的名稱提供了歷史條件。另外,漢朝是壹個強大的國家。在對外交往中,其他民族把漢朝的軍隊稱為“漢兵”,把漢朝的使臣稱為“漢使”,把漢朝的人民稱為“漢人”。於是,在漢朝與周邊少數民族前所未有的頻繁交流中,如與西域交流、征伐匈奴、平定西羌、招降朝鮮、服務西南夷以及收編閩粵、南粵等,漢朝的名字被其他民族稱為中華民族的名字。呂思勉說:“漢民族的名稱始於劉邦稱帝之後。”(《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第22頁。呂振羽說:“中國人從前漢皇帝宣帝開始就稱漢。”(《中國民族筆記》,三聯書店,1950版,第19頁。總之,漢民族的名稱從漢朝就開始叫了。

從中華民族向漢族發展轉型的歷史劇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中華民族在春秋戰國時期被鑄造在民族融合的大熔爐中之後,在“大壹統”思想的指導下,上演了壹幕幕民族形成和發展的歷史。從此,漢族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之壹,屹立於世界東方,這是漢族形成的第三階段。

漢族的發展

漢民族壹出現在世界上,就以其獨特的穩定性、罕見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開始了世界歷史上最波瀾壯闊的民族發展的歷史進程。

人口的發展是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之壹,正所謂:國富民安,人口興。在封建社會時期,漢族人口的發展經歷了魏晉南北朝至隋唐和宋遼夏金元至明清兩個時期。漢朝時,漢族人口在形成初期約為5000萬。經過魏晉南北朝到隋唐的發展,到宋代人口突破1億。滕:宋代人口過億(人口研究1986第6期)。經過宋、遼、夏、金元到明清的發展,到清朝道光年間人口增加到4億多。

為什麽封建社會的漢族人口會得到如此巨大的發展?很明顯,恩格斯說的是“人類的生產,也就是物種的再生產”(《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第2頁)。但是,要理解和認識漢族人口的大發展,就必須了解和認識漢族發展史上的壹個突出現象,即民族同化。所謂民族同化,就是壹個民族失去民族認同,變成另壹個民族的問題。在中國民族發展史上,有漢族同化少數民族的情況,也有少數民族同化漢族的情況。但兩者相比,前者是主流,這也是漢族能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民族的重要原因。

東漢以後,中原大亂,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四分五裂,封建割據,紛爭戰亂四起。在大分裂、混戰、動亂中,各民族或部落四處遷徙,北方的匈奴、鮮卑、烏宛、氐、羌等相繼進入中原,部分江漢地區的蠻族也湧入中原,形成了漢族與匈奴、鮮卑、烏宛、氐、羌、蠻族混雜的局面。而北方的漢人大量南遷;在長江和珠江流域,漢族與蠻族、黑話、遼等南方少數民族或部落交織在壹起。然而,曾幾何時,為什麽這些少數民族在歷史上全部或部分消失了呢?還有,唐朝以後,在新的大分裂、大動蕩中,契丹、黨項、女真等少數民族,這些曾經在中國歷史上顯赫壹時的民族,為什麽會全部或部分從歷史中消失?這是因為他們被漢族同化了,失去了民族特色,成為了漢族的壹部分。

總之,在中國歷史上民族融合的大趨勢下,人們在壹起生活的時間越長,民族心理交流就越深,漢族先進的經濟和文化發展就越快。多民族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漢族,像滾雪球壹樣不斷發展,最終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