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什麽是衣冠冢

什麽是衣冠冢

問題壹:中國古代著名的衣冠冢有哪些 衣冠冢,即葬有死者的衣冠等物品代替遺體下葬,而並未葬有死者遺體的墓葬。這是因為死者的遺體無法找到,或已葬在另壹處,再於此地設衣冠冢以示紀念。現今發現的衣冠冢還有很重要的壹類,就是生基,生基並非人死後所建,而是在生的時候為了給自己消災祈福,而埋葬的生人衣發等,生基文化在中國有四千多年的歷史。

黃帝衣冠冢

(即黃帝冢)《史記?封禪書》:“其來年冬,上議曰:‘古者先振兵釋旅,然後封禪。’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餘萬,還祭黃帝冢橋山,釋兵須如。上曰:‘吾聞黃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或對曰:‘黃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

《漢書?郊祀誌上》:“上(漢武帝)曰:‘吾聞黃帝不死,有冢,何也?’或對曰:‘黃帝以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

楊貴妃衣冠冢

“馬嵬兵變”楊貴妃被處死後,唐玄宗匆匆如喪家之犬逃往四川。唐肅宗至德二年(公元七五七年),唐朝官軍收復了京城,玄宗便從成都回到了長安。根據文獻記載,他曾密令官監將楊貴妃遷葬。但是楊貴妃墓到底是原來的墓地還是遷葬後的新墓,至今均無確證。

史可法衣冠墓

史可法衣冠墓位於安徽省六安市三十鋪鎮棗樹鄉史詞村鼓路塘。

楊敬衣冠冢

孫中山衣冠冢

《西園聞見錄》:“楊敬,歸德衛人。父昱,洪武間陣亡。敬方十歲

,聞訃即哭踴。每思求遺骸,不果,乃取衣冠葬於先塋之次。事母文氏極孝,謹聞戰陣事輒流涕不已,時人以至孝稱之。”

袁崇煥衣冠冢

明末袁崇煥,於山海關前線屢挫清兵,清人使反間計,明崇禎上當(其中夾雜著朝廷黨爭),將袁淩遲處死,不久明朝亡國。後人憐壹代英雄如此冤死,在北京為立衣冠冢,至今猶存。沿海地區,人們對於出海遇難者,也以其衣冠等物建衣冠冢。

孫中山衣冠冢

孫中山先生1925年3月12日逝世於北京,靈柩暫厝於北京西山碧雲寺後金剛寶座塔中。1929年移葬南京,衣冠則葬於香山碧雲寺,此亦為衣冠冢。

高誌航衣冠冢

衣冠冢

高誌航,原名高銘久,字子恒。中國空軍王牌飛行員。1920年投筆從戎,

考入東北陸軍軍官教育班,後到法國學習兩年飛機駕駛,回國後在空軍任職。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著名的空軍抗日英雄、民族英雄,中國空軍驅逐機部隊司令兼第4航空大隊大隊長。

1937年11月21日,高誌航奉命赴蘭州接收蘇聯援華戰機,轉場至河南周口機場時,高誌航部隊遭遇敵機空襲。高誌航率戰友迎敵,他腿部受傷奮力登機,在滑出跑道的瞬間尚未起飛就不幸被日機炸彈命中而犧牲。他死後有3個墳,1個在臺灣,1個在南京,1個在東北通化,這3個墳都沒有骨灰,只有所謂的衣冠冢,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問題二:衣冠冢是什麽? 古代的時候,人死了找不到屍骨,就用衣服和帽子等死者生前的服飾代替,放在棺中,叫做衣冠冢。

也有壹些名人,人們為了紀念他,在他生前居住、做事等具有紀念意義的地方,立衣冠冢。

問題三:衣冠冢和墓地有什麽區別 衣冠冢主要是指只埋有死亡者的衣冠而無死亡者屍體的墳墓。衣冠冢只有衣服帽子等穿著物品。而墳墓裏是有屍體的。

問題四:什麽為衣冠冢 葬有死者的衣冠等物品代替遺體下葬,而並未葬有死者遺體的墓葬。這是因為死者的遺體無法找到,或已葬在另壹處,再於此地設衣冠冢以示紀念。

問題五:衣冠冢安葬有什麽禮儀 保存遺體的葬式大體有:土葬、懸棺葬、塔葬,以及衣冠冢等;消滅遺體則有:火葬、水葬、天葬等。

壹、土 葬

土葬是中國古代最標準的葬式,也是世界流行最廣的葬式。

華夏之民歷來是壹個定居的農業民族,又歷奉偶像崇拜。“非土不立”,以土地為生命之本;土居五行之中,是壹個最穩定、最可靠的基礎。因此,將死者裝入棺中(“千年屋”)、葬入土中(某氏“佳城”)是使靈魂得到安息的最好地方,也是地上生活的自然延伸。故舊有俗語“入土為安”。

問題六:衣冠墓是什麽意思 衣冠墓:中國歷史上的壹種特殊葬法。墓內無死者屍體,僅埋死者穿戴過的衣冠,其墳墓稱“衣冠冢”。據考古資料證明,此葬法可推溯到氏族社會後期,如大汶口出土古墓中,隨葬品甚豐,但無墓主。在當時,氏族部落間經常發生戰爭,雙方屍骸縱橫,無從收集,人們為紀念陣亡將士,往往要為他們舉行隆重的葬禮,建造衣冠冢。後代沿襲,凡無屍骸者,多以“衣冠冢葬之。

問題七:衣冠冢是什麽意思 嗯,估計提問的朋友比較關心時政。

那第3個字,應該念zh福ng(三聲)。

嗯,現代漢語詞典上的解釋:

只埋著死者的衣服等遺物的墳墓。也叫衣冠墓。

問題八:顏真卿的衣冠冢有哪些 官方正常說他的墓說的是明碑,明碑為縣令呂純如撰寫的“唐太師顏魯公真卿墓碑記”。該碑高1.75米,寬0.60米,厚0.15米。清碑高1.45米,寬0.6米,厚0.17米。正面正中刻“福唐贈司徒謚文忠顏魯公之墓”,為乾隆五十五年三月太守張松孫和邑令湯毓倬所立。現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顏真卿墓景觀 (16張)

1996年,山化鄉 *** 對顏真卿墓進行了整修,並建立了顏真卿紀念館。國務委員陳俊生為紀念館題寫了館名,著名作家吉學沛題寫了“壹代宗師”的條幅

萬年鳳棲原墳

位於陜西省西安市東南三兆村,原有七座墳墓,墓主依次是:顏師

顏真卿墓

顏真卿墓 (4張)

古、顏勤禮、顏杲卿、顏真卿、顏允南、顏允臧、顏幼輿。今塋地冢碑無存。

《舊唐書》顏真卿傳載:“及淮泗平,貞元元年,陳仙奇使護送真卿喪歸京師。”《新唐書》顏真卿傳載:“淮蔡平,子 、碩護喪還,帝廢朝五日。”令狐 《神道碑銘》載:“歸葬於萬年縣之舊原。”殷亮《顏魯公行狀》載:“淮西平,仙奇遣軍將營送公神 於京師。嗣子櫟陽縣尉 、次子秘書省正字碩迎喪至汝州襄城縣,乃葬焉……以其年十壹月三日 葬萬年縣鳳棲原之先塋。”

費縣顏林墓園

在山東省費縣(東南部的沂蒙山區,位於蒙山之陽)縣城東北25公裏顏林村。原為顏氏瑯邪祖塋。泰始八年(272年)建顏盛墓,唐建顏真卿、顏杲卿墓。 《宋史?禮記八》載:“詔治……沂州費縣顏真卿墓並載祀典。”建國前,墓區保護面積約54668平方米。 園內有古柏28株,有宋、元、明、清和民國時期為保護、修葺顏林墓廟而立的碑刻 5通。建國後,古柏余4株。至1975年破壞殆盡。1996年在原址重修。顏盛、顏杲卿、顏真卿三墓均加砌石圍護。1997年新立沈定庵書“顏林”大字碑壹通、顏林村《重修顏林墓碑記》壹通、“唐魯郡開國公顏真卿之墓”石碣壹塊。墓園占地1300余平方米。

句容顏真卿墓

景定《建康誌》載南宋王遂撰《魯公祠堂記》稱:“有詔子 、碩護喪歸葬後顏,即虎耳山。”“虎耳山”在今江蘇省句容市東行香鄉境內,即今虎耳山、龍山的統稱。此地顏氏後裔以龍山南麓原魯公祠旁土丘為顏真卿墓。

湖州市安吉縣荊灣鄉顏村墓

清同治《安吉縣誌》載:“唐刺史顏真卿墓在荊溪鄉……或因公刺湖州,其子孫有葬其衣冠於此者。”“荊溪鄉”即今荊灣鄉。現該地墓已不存,清乾隆年間所立“唐太師顏魯公之墓”碑移存安吉縣博物館。

問題九:古代女子給男子立衣冠冢有什麽含義。 女子沒有找到男子的屍體,用之前該男子穿過的衣服立碑埋葬,就把這個當成是該男子的墳墓。或是有壹定境界耿有壹定身份的人,在壹處地方觸景生情,或是犯下什麽重大罪過最後僥幸不死,會在這個地方葬下自己的衣服,從而表示壹直留在這片區域。

問題十:立衣冠冢什麽意思生活中的意思 葬有死者的衣冠等物品代替遺體下葬,而並未葬有死者遺體的墓葬。這是因為死者的遺體無法找到,或已葬在另壹處,再於此地設衣冠冢以示紀念。現今發現的衣冠冢還有很重要的壹類,就是生基,生基並非人死後所建,而是在生的時候為了給自己消災祈福,而埋葬的生人衣發等,生基文化在中國有四千多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