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起源是什麽?農歷的清明節是什麽時候?
清明節的由來清明節又稱踏青節、掃墓節、聰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傳統習俗中,每年三月和四月,人們最重視清明節。每年的清明節是在農歷的三月初,陽歷的四月五日左右。是中國傳統節日,屬於追求遠方的思念。每到清明節,都有很多習俗和活動,包括掃墓、踏青、插柳等等。“清明”壹詞在古籍中有解釋:“萬物至此清凈明”;在其他書中,也有“通世華、鑒、盛”、“清明風居東南次元,主風吹萬物”等。清明在中國象征著黃河流域。樹木枯萎的寒冬已經過去,陽光明媚的春天已經到來。這時,萬物沈睡的冬天過去了,萬物復蘇的春天來了。到處都是春光明媚、草木萌芽的清晰景象。勞動人民根據節氣安排他們的莊稼。二十四節氣中有“清明忙種麥,谷雨忙種田”的說法。從中國歷法的角度來看,清明原本是指中國農歷二十四節氣之壹,是氣候變化的標誌。二十四節氣是農歷季節變化和氣候變化的計算方法。中國最早的陽歷和《國禮春官》明確記載了“冬夏對日,春秋對月,以辨四季”的天文歷法最基本常數。農業社會以後,勞動人民發現日、月、年構成了歷法的三要素,24節氣基本形成於2000多年前的秦漢時期。二十四節氣綜合了天文、氣象的知識,安排了“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夏熱。”。秋天,秋寒霜降,冬雪小,冬寒。其中,《清明》在歌謠中排名第五。也是農歷的第五個節氣。此時,天氣轉暖,春回大地,生機勃勃。《當我壹百問》寫道:“萬物生長之時,清凈清明,故名清明。”清明壹到,氣溫升高,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好時機。所以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種樹,不如清明”的農業諺語。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密切相關。所以,清明最初其實是壹個農事節日,沒有掃墓的習俗。掃墓的習俗與寒食節有關。寒食節,又稱熟食節、禁煙節、寒食節。它的日期是距離冬季至日105天,也就是說,它離清明只有壹兩天。這個節日的主要習俗是禁火,不用火做飯,只吃準備好的熟食和冷食,因此得名。寒食節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晉文公的聖人介休。春秋時期,晉國朝廷發生了內亂。晉國王子重耳同父異母的弟弟和繼母李記想除掉他,奪取他的王位。為了逃避他們的迫害,晉國的王子重耳以及壹些忠誠的大臣,如介子推等人都被流放。壹天,他們在山裏迷路了,食物也吃完了。介子推割下他大腿上的肉,煮成湯,以緩解重耳的饑餓。重耳非常感動。十九年後,重耳回到晉國,成為壹個國家的國王,歷史上稱為晉文公。當時為了表揚大臣們的貢獻,他獎勵他們的貢獻,卻忘了推介子。介子推是壹個品德高尚的人。他沒有邀功,而是悄悄回到老家,帶著母親隱居在綿山。晉文公後悔了,派人把介子趕出了山。介子推無法確定。後來,晉文公想燒了這座山來迫使介子推得到獎賞,不料卻意外地燒死了介子推和他的母親。晉文公非常難過。為了表示哀悼,他下令將他們葬在大柳樹下,並將綿山改名為“結山”。同時規定,每年的這壹天,禁止生火,只吃冷食,紀念介子推。這就是“寒食節”。當時,人們攜帶食物到介子推的墳墓前祭奠他,然後形成了寒食節來掃墓。寒食節和清明節原本屬於兩個節日。由於它們的日期相似,在唐朝,這兩個節日合並為壹個。於是,清明掃墓的習俗出現了。其實寒食節真正的起源是源於古代鉆木求新火的制度。由於季節不同,古人用不同的樹來鉆火,這就是換季生火的習俗。而且每次換火都要換新火。在新的火到來之前,人們被禁止生火。這在當時是壹件大事。《李周秋官司軒家世》:“仲春,中禁以木鐸修火。”可以看出他當時是搖著木車頭走在街上,下令禁火。這是公司的宣家,也就是專做取火的小官。禁火時,人們準備壹些冷食食用,逐漸成為固定的習俗。後來與介子推傳說聯系在壹起,成為寒食節,持續壹個月。畢竟不健康,所以日期從七天縮短到三天,逐漸改為壹天。唐朝以後,就融入了清明節。關於清明節掃墓還有壹個說法。相傳秦末,漢高祖劉邦和西楚霸王項羽,經過幾輪大戰,終於奪得天下。當他榮歸故裏,本想祭拜父母的墳墓,但由於連年戰亂,墳頭長滿了雜草,墓碑參差不齊,有的斷了有的斷了,墓碑上的字也認不出來了。劉邦非常難過。雖然他的下屬也幫他翻遍了所有的墓碑,直到黃昏才找到他父母的墳墓。最後,劉邦從袖子裏拿出壹張紙,用手撕成許多小塊,緊緊握在手裏。然後他向上帝祈禱:“我的父母在天堂活著,現在風刮得這麽大,我要把這些小紙片扔到空中。如果紙掉在壹個地方,風吹不動,那就是我父母的墳。”說完,劉邦把紙拋向空中,果然,壹張紙落在了壹個無論風怎麽吹都吹不動的墳頭上。劉邦跑過去仔細看了看模糊的墓碑,果然看到上面刻著父母的名字。劉邦高興極了,馬上讓人把他父母的墳整修壹新,從此每年清明節都要去他父母的墳前看看。後來民間像劉邦,每年清明節都會去祭祖墳,用小土塊在墳頭上壓幾張紙,表示掃墓。據古籍記載,秦漢時期就已出現掃墓的祭祀活動。當時的掃墓儀式非常隆重,供奉供品,整修墳墓,焚香燒紙,甚至在墳頭上種上松柏,以示悼念。掃墓那天,除了老人,家家都出城掃墓。連牧童都趕著牛下山,怕妨礙別人掃墓。身在異鄉的人也會把目光投向家鄉,祭拜祖先。掃墓,也叫掃墓、祭掃、上墳。清明節掃墓,是因為驚魂未定,春分已過,冰雪消融,草木發芽。人們想到祖先的墳墓,狐貍兔子有沒有紮洞,會不會因為雨季而坍塌。所以他們壹方面去墳頭除雜草,修樹枝,給墳頭添點鏟土;另壹方面,準備壹些祭品,燒壹些紙錢,在樹枝上掛壹些紙條,舉行簡單的儀式,以示對逝者的緬懷。因為掃墓是小心追求遠方、顧家、孝順父母的具體體現,基於上述意義,清明節成為中國人的壹個重要節日。掃墓活動通常在清明節的前10天或後10天。壹些老家的人掃墓長達壹個月。中華民族的祭祖活動經常在郊區進行。人們把掃墓和郊遊結合起來,陶冶情操,促進身心健康。古代有二三月出遊的習俗。“二月二日,東風吹笙”,“三月初三,風和日麗,長安濱水多美人”,描繪了唐人的壯麗景色。在古代的這壹天,人們聚在壹起交朋友,扶老攜幼,在郊外好好春遊,然後圍坐野餐,黃昏時分返回。人們願意在掃墓和踏青的路上采些野花戴在頭上,順手折些柳條插在屋前屋後。據說這個習俗是為了紀念農民的創始人神農,他教人們種植莊稼。後來逐漸發展成為壹種紀念,壹種長壽的願望。戴柳的習俗被消除了,但插柳卻流行起來,成為中國人春天種樹的植樹節。清明節前後,有許多傳統的豐富多彩的文化和體育活動,如拔河,蕩秋千,放風箏,打馬球和鬥雞。清明節的習俗豐富多彩,歷代的記載非常多。詩人思路清晰的作品更是精彩絕倫,令人過目不忘。賈府非常重視《紅樓夢》中的清明活動,把采藥、放風箏、蕩秋千作為活動的重要內容,充分體現了清明活動在民俗中的重要地位。從這些意義上說,清明既是節氣,也是傳統節日。這是壹個哀悼的機會。今天,在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給清明節增添了很多內涵。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少年成群結隊地向烈士陵園致敬,或邀請革命先輩作報告、講革命故事,或組織遊覽、旅行、名勝古跡、收集標本,豐富了節日內容。另外,在祭奠炎黃兩位先人的同時,悼念先人,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在今天的清明活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緬懷親人,寄托哀思,本來就是壹件溫暖的事。但是,當街頭燒香,墳前燒錢引發火災,影響市容的時候,清明已經不再是清明了。更有甚者,別墅、奔馳、小米甚至偉哥也成了祭品,讓清明節幾乎成了壹場鬧劇。與此同時,網上祭祀、居家祭祀、樹葬、海葬等無汙染無害的新型祭祀方式逐漸盛行。文明已經成為壹種趨勢。當生活方式有了改善,曾經跟隨我們的壞習慣也要拋棄,這樣清明才能真正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