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樂記》中有比較系統的闡述。
樂記在我國音樂理論史上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不僅闡述了音樂的本源,音樂的社會作用,還論述了樂和禮的關系,論述了美的音樂在道德品質形成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樂記》認為,音樂是道德的象征,道德可以通過音樂來表現,禮樂本是相通的。樂與政也是相通的。可以用禮樂相調來治理政事。禮樂是節制感情的手段,音樂可以用做社會教育的工具,通過音樂的感染力。
歷來有兩種說法:
1、《樂記》壹書為戰國時期孔子的再傳弟子公孫尼子所作。
2、此書是漢代劉向、劉歆父子校先秦古籍所得。
比較公認的觀點:《樂記》成書於西漢,但其思想資料來源於先秦諸子言樂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