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兩地湯簡介

兩地湯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傅青主女科》卷上:兩地湯 2.1 處方 2.2 功能主治 2.3 兩地湯的用法用量 2.4 備註 2.5 摘錄 3 《辨證錄》卷三 3.1 組成 3.2 主治 3.3 兩地湯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兩地湯 1 拼音

liǎng dì tāng

2 《傅青主女科》卷上:兩地湯 2.1 處方

大生地30克(酒炒)元參30克 白芍藥15克(酒炒)麥冬肉15克 地骨皮9克 阿膠9克

2.2 功能主治

滋陰清熱。治腎水不足,虛熱內熾,月經先期,量少色紅,質稠粘,伴有潮熱、盜汗,咽幹口燥,舌紅苔少,脈細數無力者。

2.3 兩地湯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2.4 備註

方中生地、玄參、麥冬養陰滋液,涼血清熱,地骨皮瀉腎火,除骨蒸;阿膠、白芍養血益陰。配合成方,***奏滋陰補血,涼血清熱之功。

2.5 摘錄

《傅青主女科》卷上

3 《辨證錄》卷三 3.1 組成

熟地1兩,生地1兩,玄參1兩,肉桂3分,黃連3錢,天花粉3錢。

3.2 主治

喉痹。喉忽腫大而作痛,吐痰如湧,口渴求水,下喉少快,已而又熱,呼水,咽喉長成雙蛾,既大且赤,其形宛如雞冠。

3.3 兩地湯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下喉即愈,不必2劑。

古籍中的兩地湯 《傅青主女科歌括》:[女科上卷調經]經水先期(十五)

只專補水,水既足而火自消矣,亦既濟之道也。方用兩地湯。大生地(壹兩,酒炒)元參(壹兩)白芍藥(五錢...

《竹泉生女科集要》:[天癸確論調經]經前腹痛第壹

作痛也。痛甚者,至於輾轉呼號,俗謂之痛經。傅氏兩地湯加味治之。酒炒生地地骨皮元參丹參石決明夏枯草酒...

《辨證錄》:[卷之十壹婦人科]調經門(十四則)

)地骨皮(三錢)水煎服。連服四劑而經調矣。方名兩地湯,以地骨、生地同用耳。二味俱能涼骨中之熱也。骨...

《辨證錄》:[卷之三]咽喉痛門(七則)

痰,則火自歸經,而咽喉之間,關門整肅矣。此癥用兩地湯加減亦神。熟地生地玄參(各壹兩)肉桂(三分)黃...

《竹泉生女科集要》:[天癸確論調經]經水後期第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