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古代人是怎麽給小孩子進行性教育的?

古代人是怎麽給小孩子進行性教育的?

根據《白虎通》記載,當時的貴族子弟學校叫“辟雍”,凡貴族子弟年滿十五就要住校學習,學習內容有詩、書、禮、樂、騎馬、擊劍等,還有壹門功課則是性教育。而唐太宗李世民還親自給妹夫們上性教育課。

中國古代,民間百姓的性教育的主要方式,就是“嫁妝畫”和“壓箱底”。這種“照貓畫虎”的引導方式,是性教育的“形象教具”。“嫁妝畫”實際上是壹卷8張12張不同性愛方式的圖畫。哪家的女兒出嫁前,父母往往都得買上壹兩卷,作為嫁妝,讓女兒在新婚之夜,鋪在床上,“照貓畫虎”接受啟蒙。“壓箱底”大多是瓷器,拳頭大小,外形多是吉祥的瓜果狀,有蓋,內藏壹對交合男女。女兒出嫁前,母親揭開“壓箱底”的蓋子,讓女兒知道“夫妻之道”;平時把它放在箱底以辟邪。只有當兒女入洞房時,才拿如此圖譜或瓷器給予啟蒙。盡管屬於“速成”,但管用。可見,在性的問題上,我們的先人或許不夠坦率,但絕不落伍。

古代的性教育多為母授女,女為母後再授女,代代相傳。所以,古時對於性知識,往往女方比男方懂得多;在古代又流行妻子的年齡要比丈夫大幾歲,所以在夫妻性生活方面往往出現女教男的情況。當然,古代的性教育也決不僅是母親“暗示引導”,也有壹些性學古籍可供閱讀,但不那麽普及,因為古代的民眾識字不多。少女出嫁時,奶娘、穩婆、小姊妹可能會教她;有時小姊妹們會在新嫁娘窗前唱山歌,這些山歌都有性內容,唱山歌有調笑的成分,但也有性啟蒙的作用。

青春期是現在生理學的認知成果,但並不是說,古代人沒有青春期,應該說古代人的青春期提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