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書”、“五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儒家思想的經典著作,是中國歷史文化的古籍。“四書”之名,始於南宋大學者朱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等書整理鐫刻,並要求刊於世,稱之為“四書”。
四書五經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眾多文學作品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歷代儒生研究的核心經典。四書五經詳細記錄了中國早期思想文化發展史上政治、軍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史料,以及孔孟等思想家的重要思想。
四書指的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是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春秋》通常與解釋《春秋》的《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壹起出版,因為其文字過於簡略。
2008年7月,清華大學收藏了壹批戰國時期的竹簡,經專家鑒定均為古籍,其中包括許多典籍和歷史文獻。此次公布的清華竹簡中,有三篇《傅說生平》引人關註,其內容與東晉出現的偽古文《尚書》完全不同,再次證明了代代相傳的偽古文《尚書》。此外,《李周》實際上寫於漢朝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