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明獸
在古籍記載中,開明獸是守護黃帝昆侖仙境的壹只異獸,見《山海經·海內西經》:“昆侖之墟方八百裏高萬仞……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開明獸身大類虎,而九首皆人面。東向立昆侖上。”從這段描述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它實在具有相當勇猛的性格,否則也不會被委以這樣的重任。
然而非常有趣的是,在這昆侖之上還有個叫陸吾的天神,見《山海經·西次三經》:“西南四百裏曰昆侖之丘,神陸吾司之。其神,狀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時。”將上下兩段文字對照,可以發現在“九”,“虎”等關鍵詞上有相當部分的重合。以壹獸守九門,不合情理,而若有九首,則正應了那句“司天之九部”,也與古例“黃帝四面”(黃帝為中央天帝,便有四張臉孔觀看四方)相合。
袁珂老師據此認為,開明獸的正體就是陸吾,是黃帝手下壹個具有很大權力的天神,後世有人將其看作是神格較低的神獸,甚而安排它去給西王母和東王公之類的神仙當拉車的,實際上是有些穿鑿附會了。
雲生獸
在中國上古神話之中,並沒有壹種叫做雲生獸的東西,風生獸倒是有壹只,在《抱樸子·仙藥篇》裏被提到過。這東西長的像只綠豹子,卻又只有貍貓大小,燒不死,刺不傷,要拿鐵錘狠砸腦門數千下才會。然而即使死了,只要風進嘴巴,轉瞬就能復活,這時拿石頭上的菖蒲堵了它的鼻子,它才真個死去。取其腦髓和菊花吞個十斤,可望壽至五百(真累)。
按遊戲中所述,雲生獸的才能是呼風喚雨,這又讓人犯了難。跟行雲布雨有關系的幾位長的都不似這般模樣,風伯飛廉“鹿身,頭如雀有角,而蛇尾豹文”,雨師屏翳更是“如蠶,長六寸”,什麽應龍之類更不消說。顯然,在它的能力這方面,我們並沒能找到什麽有價值的情報。換個思路,從它的外型著手呢?這下倒是很快就找到了,見《神異經·西北荒經》:“西北有獸焉,狀似虎,有翼能飛,便剿食人,知人言語。”它就是西方天帝少昊的兒子,大名鼎鼎的窮奇。
這家夥很有意思,看見有人打架,它就要去吃了正直有理的壹方;聽說某人忠誠老實,它就要去把那人的鼻子咬掉;聽說某人作惡多端,反而要捕殺野獸饋贈。由此可見,它應該是頭有些吃飽了撐著的兇獸。然而有些書上又說它也不是那麽壞,在古時臘八的前壹天,宮廷裏要舉行壹個叫逐疫的儀式,由方相氏帶著十二只異獸遊行,窮奇和另壹只叫騰根的異獸,***同負擔著吃掉害人的蠱的任務,於是又讓人感覺它對人還是有些異處了。
之後神話被歷史化,神鬼也被人格化,窮奇逐漸演變為天下四兇之壹,最後終於被舜帝日翻了。
英招
據《山海經·西次三經》:“槐江之山……實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其狀,馬身而人面,虎文而鳥翼,循於四海,其音如榴。”由此可見英招的神格當與陸吾平級。只是和管著昆侖正宮的同事相比,它看管的只是個類似避暑山莊的東西(不過倒是同類裏最大的壹個),顯然地位差了不少,即使在遊戲裏也比開明獸低了三級,丟人。想來是因為它經常丟下自己的職責不管而跑去周遊四海,缺乏責任心而被責罰的緣故……大宇的美工將其畫成個老虎臉,這就不太對頭,況且翅膀也沒畫出來,不知是設計上故意如此,還是考證時弄錯了。
麒麟
麒麟被古人視為神獸,仁獸,長壽達兩千年。其形似鹿,有角,有尾,身披鱗甲,能吐火,聲如雷(後來演變為短頸,短腳,又有些像獅子),《大戴禮·易本命》裏說:“有毛之蟲三百六十,而麒麟為之長”,足見它是十分尊貴的生物。“麒麟”這兩個字都從鹿旁,於是麒麟由鹿演化而來,這點當是不差的,而鹿本就屬於大型動物中很是溫馴的那類,於是它又被稱為仁獸也就毫不奇怪了。
麒麟因其溫馴的性子,被認為是太平盛世,國泰民安的象征。傳說孔子作《春秋》時,魯國有人捕獲到壹只麒麟,因被捕時左腳受傷,不久就死去了。孔子因為感慨這太平的靈獸所出非時的被捕,所以嘆息說“吾道窮矣”,在寫下最後壹句“西狩獲麟”後就停筆不寫了。後來麒麟崇拜逐漸進入民間,更多的時候被用來象征家庭美滿,如以“麟趾”喻子孫多賢,以“麒麟呈祥”賀新婚,以“育麟有慶”指生子。同時又有“送子麒麟”的說法,讓麒麟擔負起了和西方民間傳說裏鶴相同的職責,想來也正是因著它們各自溫順的性子,不會嚇到小孩子吧。
雖然同是大名鼎鼎的靈獸,但是和龍鳳比起來,麒麟實在不怎麽顯山露水。幾千年來眼瞅著龍鳳的地位扶搖直上最後到了無比尊貴的程度,麒麟大多數時間卻只能在民間做個祥瑞的象征,偶爾還得和辟邪什麽的混在壹處,去做有錢人墓前的鎮墓獸,真是委屈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