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經:《詩》《書》《禮》《易》《樂》《春秋》。
中國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在晚年整理的《詩》《書》《禮》《易》《樂》《春秋》,後人稱之為“六經”。其中《樂經》已失傳,所以通常稱“五經”。《禮經》:漢代是指《儀禮》,宋朝以後《五經》中的《禮經》壹般是指《禮記》。
這六部古籍並非孔子所作,而是在孔子之前早已存在。孔子僅僅是對它們做了壹些整理工作。這六部古書,從遠古留存下來,在孔子之前,為王室貴族所有,深為歷代統治者所寶重。《國語·楚語上》記載申叔時談到教育王室公子時所開列的教材即包含了這六部古書。
擴展資料:
藏書始祖
孔子於68歲返回魯國,開始整理圖書典籍。尤其是在晚年,主要精力是用在校勘、整理典籍方面。孔子是中國最早的圖書整理者,相傳他整理《詩經》、《尚書》等文獻,並把魯史官所記《春秋》加以刪修,成為中國第壹部編年體的歷史著作。
孔子在整理文獻中,創立了揭示文獻“為之作序”“言其作意”的目錄學方法。為《詩》《書》作序,或附於書後,或臨於書首,或另出單行,這在揭示文獻的內容上起重要作用。孔子整理圖書所定的《六藝》,對漢代劉向、劉歆父子在《別錄》、《七略》書目分類上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百度百科-六經
百度百科-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