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具的出現遠早於農具,以後得到發展,種類也隨之增多。唐代農學家陸龜蒙首次將漁具分成網罟、筌、梁、矠等10多類。明代《魚書》分為網類、縺類、雜具、漁筏等若幹類。
網漁具是最常用的壹種捕撈工具,在捕撈活動中占有重要地位。傳說伏羲“做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新石器時期網漁具即已廣泛使用。在遼寧新樂、河南廟底溝、陜西半坡以及浙、閩、粵等地原始文化遺存中就出土有大量的網墜和陶器上繪飾的漁網形圖案。
《詩·小雅》:“南有嘉魚,蒸然訕訕。”訕訕,即樔,古又稱為撩罟,即今日抄網。
抄網是比較原始的囊袋狀有把式的小型網具之壹。主要用於內陸淡水,作業規模小。
先秦及後世還有壹種漁具,稱為“罾”,其“形如仰傘蓋,四維而舉之”,系敷網類漁具。
宋代詞人周密《齊東野語》在記載海洋捕撈馬鮫魚時,提到漁者“簾而取之”。簾即刺網,今閩廣仍有如此叫法。它橫向垂直布設於魚類通道上,阻隔或包圍魚群,使之刺入網目或被纏於網衣上而受擒。
清代初期學者屈大均《廣東新語》提到索罛、圍罛,即圍網。索罛眼疏,專捕大魚;圍罛眼密,以取小魚。這種網具最適於捕撈密集或合群遊弋的中上層魚類。
古代屬於網漁具的還有刺網類。刺網類可分為定置刺網、流刺網、圍刺網和拖刺網。依布設的水層不同,又有浮刺網和底刺網之分。
刺網類網具所捕魚類體型大小比較整齊,不傷害幼魚,並可捕撈散群魚,作業範圍廣闊,是壹種進步的重要漁具。
明代殘本《漁書》所稱的“縺”就是刺網,福建、廣東至今仍有稱為“廉”的。
《漁書》描述不同的制網有這樣的記述:
縺……亦有長短深淺疏密之異,如四指縺者,其目可容四指。出外海取大魚者為靑鱗縺,深可成丈,數人同舟,各出數幅,連而為壹,七八月間取靑鱗者……赤水縺下腳用鉛為墜,於水頭取鯔魚者。蝦縺不疏不密,專用於取蝦者。蠘縺目比蝦縺而疏。鱟縺視蠘縺尤疏,似網而非網,以大繩為之,下用石為墜,以入海底。
清代古籍《漁業歷史》中記載了刺網中的溜網,“其網用麻線結成,如平面方格窗欞,長約3丈,闊約兩丈……所獲以鰳魚為大宗,用鹽腌漬,色白味美。”
定置刺網網具有底刺網和浮刺網之不同,前者布設的水層接近海底,後者接近海面。布網以錨碇或木樁固定網位。
圍刺網這種刺網的作業方法,有壹種是用刺網包圍魚群後,敲擊木板發出音響以威嚇魚類刺入網目加以捕獲;另壹種用圍網包圍魚群後,再在包圍圈內投放刺網捕撈。還有以網包圍魚群集中於巖礁處而捕撈的。
拖刺網是壹種雙船作業的底拖刺網,廣東諸多地方仍然使用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