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九轉大腸

九轉大腸

九轉大腸是什麽?

九轉大腸(Braised intestines in brown sauce),是中國山東省濟南市的傳統名菜,屬於山東菜系。

九轉大腸是以豬大腸為主料,加以蔥、姜、芫荽等配料,通過煮、燒等烹飪技法制作而成,成菜後有辣覺,並且酸、甜、香、鹹四味俱全,色澤紅潤,質地軟嫩。

2018年9月10日“九轉大腸“入選“中國菜”中的“山東十大經典名菜”名單。

九轉大腸的歷史

九轉大腸這道菜出於清光緒年間,最早由濟南九華樓酒店廚師創作。店主姓杜,很有錢,在濟南就開了九家店,他對九很感興趣,所以他的店都帶有九字。九華樓的廚師們研制出壹道菜叫紅燒大腸頗有名,此菜下料狠,用料全,制作時先煮再炸後燒。

有壹次店主杜老板請客,當夥計端上這道紅燒大腸後,眾人嘗此菜後贊不絕口,有壹文人問道:“如此美味佳看,不知取何美名",杜老板很高興,賓客喜歡這道菜,但他也沒給這道菜取名。於是便向文人說道:“煩請兄臺為此菜取名如何。”

文人不甚欣喜,他為了迎合店主的喜九之癖,又贊美廚師的手藝,於是取名為九轉大腸,同坐問典出何處。他說,道家善煉丹,有九轉仙丹之名。吃此美肴,如服九轉,可與仙丹相媲美。從此,紅燒大腸更名九轉大腸。

九轉大腸怎麽做?

大致做法:

1、將豬大腸頂刀切成4厘米長的段。

2、蔥、姜、芫荽切成末。

3、將切好後的豬大腸在沸水中煮透撈出,瀝凈水分。

4、炒勺放在小火上,加白油、白糖炒至雞血紅色時,放入大腸。

5、炒至上色後撥至勺邊,加入蔥、姜末炸出香味,烹醋,加入醬油、白糖、清湯、鹽、料酒,攪拌均勻,用小火煨制。

6、湯汁濃稠將盡時放入白胡椒面、肉桂面、砂仁面、花椒油,顛翻均勻,撒上芫荽末。

PS:大腸記得要洗幹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