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漢武帝茂陵現在還有多少真寶

漢武帝茂陵現在還有多少真寶

壹件是在陜西漢武帝茂陵附近出土的大型玉鋪首嵌在古墓...新寶、永寶、真寶、珍寶、正寶、之寶、萬寶等10余種...

茂陵,從漢武帝病逝入葬到今,已經有兩千多年了。在這漫長的歷史滄桑歲月中,它不僅有過獨尊和盛境,同時也經歷過淒涼和破落,尤其是經歷過盜墓賊的摧殘,或多或少有損這座大陵的歷史形象。

其實,在中國的歷史上,自有墓葬便有盜墓賊。所謂“沒有不被盜的墓”,話是誇張了壹些,但確實是反映了壹種社會不該有而必然會有的現象。至今盜挖古墓的行為,在全國各地仍時有發生。

據史籍記載:茂陵的失盜,如同秦始皇帝陵的遭遇壹樣,都是在陵主人葬後不久的年代裏,就蒙受盜挖。特別是茂陵,高大的陵體周圍宮殿密布,館舍林立,在守衛力量不減的情況下,卻發生了盜墓案件,令人不得其解。當時王朝可能沒有破案,所以,發生在西漢中後期的兩起“茂陵失盜案”,史籍上只記述了盜案的後果,沒有斷案的情節、過程和對盜墓人懲處的載錄。

發現茂陵第壹次失盜,是在漢武帝病逝入葬茂陵方中(即地宮)以後的第四年,即公元前84年。這壹年的某壹天,在茂陵以西30公裏的扶風(今陜西省扶風縣)市場上,壹個商人用青布三十匹、錢九萬買得二件玉器,壹件是玉箱,壹件是玉杖。當時有人認得此物,指說這正是西胡康渠國王獻給漢武帝的珍寶。隨將這個商人連同兩件玉物送到長安政府有關部門。壹查果然是先帝漢武所愛之珍品,當年隨葬到茂陵地宮梓棺中。當朝有司(司法部門)遂將玉箱、玉杖登記“交公”,而對商人未加多問就放他走了。這個案子的處理,在今天看來簡直不可理喻,何況當朝皇帝就是漢武帝的愛子劉弗陵。

過了20年之後,即公元前64年,又發現了茂陵第二起失盜案。這壹年,河東郡(今山西省臨汾地區)有壹位官吏名叫李友,到上黨(今山西省長治市北)抱犢山藥,在山上巖洞裏發現個金箱,內裝雜經等30余卷。書卷後面有文字記載和姓名、記書月日。此事報告給河東郡太守張純,張太守立即呈奏皇帝(漢宣帝劉詢,漢武帝重孫),並將金箱書卷壹齊呈上。宣帝壹見十分吃驚,便向當年漢武帝侍臣冉登詢問,這位已經是老臣的冉登,壹見到金箱和經卷,痛哭流涕,說這是孝武皇帝的隨葬之物啊!宣帝壹聽愴然淚下,遂下旨將金箱書卷,重新裝封,送到茂陵武帝廟中。對這麽壹個重大盜墓案件,似乎也不了了之。有人竟說,茂陵安完如故,而書籍、玉杖、玉箱卻不翼而飛,現在發現收回也未見破壞,真叫人不可理解。這期間,尚不知已被盜出未被發現的茂陵隨葬品還有多少?

第三次茂陵失盜案,發生在公元25年9月,正是王莽新朝瓦解,劉秀復漢初年時期。當時漢朝領袖劉玄移都洛陽,他生活腐化,日夜欽宴,引起各路農民起義軍的不滿。當時在濮陽的赤眉軍意欲與劉玄合作,被劉玄拒絕。於是赤眉軍攻入長安,在洛陽的劉玄向赤眉軍投降,並被絞死。以後不久才有劉秀出來收拾殘局,光復漢室,建立東漢王朝。

赤眉軍攻入長安後,到處造反,部隊分住關中各縣邑。進駐茂陵城邑的赤眉軍,對茂陵及其陪葬墓進行盜掘。他們如入不人之地,公開挖墓,搜取葬物。據說,當時赤眉軍有壹營官兵,打通地宮羨門,搬運了幾十天地宮葬品。然而,後來東漢王朝派人查看茂陵地宮,說“所失葬物不到壹半”。

第四次茂陵失盜,是在公元880年,唐僖宗執政時期。黃巢農民軍起義造反,攻入長安。其中壹小部分農民軍到茂陵盜掘葬品,在忙亂中竟把地宮裏的金銀玉器搬出地宮之外,忘了拿走,亦或是拿不了,散失至四處,棄之荒草雜亂的地上。可見這壹次盜墓的農民軍,還是有所顧忌的,不敢明目張膽地幹。

後至民國初年,軍閥混戰時期,陜西軍閥曾將黑手伸向秦始皇陵。在茂陵頂端曾挖戰壕,是否盜過茂陵,不得而知。

上述史籍所載的“茂陵失盜案”,為當代壹些歷史學家和文物考古者所懷疑。他們的質疑和考證,有兩點很值得探討和研究:其壹,茂陵修造工期長達53年,其地宮“藏寶”之處,暗道機關、防護設施當應有盡有,盜墓賊們豈能為所欲為?怎可能在漢武帝入葬不久,就能發生失盜案件?因此,有學者在央視“百家講壇”上演講時,對前兩次“茂陵失盜案”持否定的態度。其二,近幾年來,陜西省考古專家對茂陵進行了大面積的田野考古調查,經探測表明,茂陵及其周圍未發現盜挖的明顯跡象。那麽,包括後來的兩次“茂陵失盜案”,也幾乎成了懸案。

筆者在茂陵工作了40多年,依本人在茂陵的經歷、觀察和發現,可以給出肯定的結論是:第壹,茂陵園區地下埋藏的文物(即當年的隨葬品)甚多,數以萬計。僅茂陵從葬坑就達400多處。第二,茂陵在歷史上確實遭到過盜挖,而且在盜挖過程中,多有器物散失在地表之上。

我的這兩個結論,第壹個結論,已經田野考古探測得到證實;第二個結論,在我下面敘述的數字和實例中,將得到證實。

茂陵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4000多件(其中國寶、國家壹、二、三級文物近700件)。所有這些文物的來源,都是在茂陵園區內發現,群眾交獻和文物部門征集得來的。正如壹位老文物工作者笑言:“茂陵的館藏文物,大都是茂陵地區老百姓在勞動中挖出來的,他們不私藏,無償地交給國家”。茲舉幾例說明如下:

1、1963年陜西省興平縣西吳鄉豆馬村村民趙振秀,在生產勞動中於村北土壕內發現了壹個金屬器物,交到了茂陵文管所。之後輾轉上交到國家文物局。據說,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和壹些文物專家看到此物後,十分驚喜,當即鑒定為“西漢錯金銀銅犀尊”。後來,這件國寶壹直收藏在中國歷史博物館。

錯金銀銅犀尊,是西漢時代用犀牛形狀設計的酒尊,造型逼真生動,體現了犀牛剛強健壯的特點,極具生命力,體態酷似真犀。全身飾有錯金銀流雲紋,背上有蓋可以開合,口側有壹管狀短流,用以傾註。是壹件極為精美的工藝品,也反映了當時青銅工藝的高度發展水平。高34.1厘米,長58.1厘米,寬20.4厘米,重13.3公斤。

2、1975年夏,茂陵園區內的農民在茂陵東南500米處勞動時,突然發現地下冒出壹個閃光的玉器,立即交到茂陵文管所,經鑒定為“四神紋玉雕鋪首”,後來被國家文物局專家組鑒定為國寶。這件玉器當時送到北京地質博物館鑒定,認為它的礦質成分是蛇紋石化大理石巖,即由“方能石”礦組成,屬於軟玉。玉料的來源,按照成分、色澤、外觀組織、比重、硬度等與現在被稱為“藍田玉”的礦石很相近。因此,推測這件四神紋玉雕鋪首是古代的藍田玉料琢制而成。

玉鋪首形制呈方形扁身,面飾“四神”浮雕,高34.2厘米,寬35.6厘米,厚14.7厘米,重10.6公斤。正面雕成獸面紋,張目卷鼻,牙齒外露,形象甚為兇猛,銜環鼻梁,環已殘缺。獸面兩邊四神紋:左青龍、右白虎,龍虎場作昂首、長尾、奔走狀,姿態生動。在白虎之下有玄武,狀作龜咬蛇;在緊靠青龍身軀處,有壹回首鉤喙的朱雀,獸面上端龍、虎間飾有線刻流雲紋。鋪首的背面有突起的長方形鈕,上有方孔,可以穿榫,孔內還有原在門扇上鑲嵌的遺跡。

3、1981年5月,興平縣西吳鄉豆馬村在陽信公主墓南平整土地時,發現了壹些金、銀、銅器物,立即報告了茂陵博物館。經文物考古人員進壹步發掘和清理,***出土286件珍貴文物。其中有兩件國寶:壹是鎏金馬。高62厘米,長76厘米,重26

千克。通體銅鑄鎏金,昂首,翹尾,四腿直立,體態矯健。頭部造型尤為生動,粉鼻亮眼,口微張,露出牙齒六顆,兩耳豎立,耳間、頸上刻有鬃毛。馬的肌肉和筋骨的雕刻符合解剖比例,馬體勻稱適度,形象樸實穩重,堪稱駿馬。其身中空。靜中含動,氣度非凡,有壹發千裏之勢。它在古籍中被稱為“金馬”,系以西漢時大宛產的汗血馬(又稱天馬)為模特,精制而成。二是鎏金銀竹節熏爐。高58厘米,底徑13.3厘米,口徑9厘米,蓋高6厘米。竹節熏爐,銅鑄,通體鎏金銀。高柄竹節豆形,子母口,蓋呈博山形,爐盤和爐身,分鑄鉚合,底座作圈足形,高7厘米,底座上透雕兩條蟠龍,翹首張口,口銜竹節高柄。龍身鎏金,爪鎏銀,線條活潑流暢,形象生動。盤腹下部有10組三角形,內雕飾蟠龍紋,盤口沿有鎏銀寬帶紋壹圈。爐蓋透雕多層山巒,雲霧繚繞,爐蓋口外側刻銘文壹周35字,“內者未央尚臥,金黃塗竹節熏爐壹具,並重十斤十二兩,四年內宮造,五年十月輸,第初三。”底座圈足外側刻銘文壹周33字,“內者未央尚臥,金黃塗竹節熏爐壹具,並重十壹斤,四年寺工造,五年十月輸,第初四。”這件文物是中國古代金屬雕塑和鑄造藝術的瑰寶。

以上的例子還可以舉出很多,說明茂陵老百姓勞動時發現的文物,都埋在土地表層,壹經翻動便出土亮相,足見是那些歷史上的盜墓賊慌亂之中散失的器物,或是丟棄的器物。而且完全可以斷定,這類尚未被發現的器物,還會有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