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藝成就
魯迅是20世紀的文化巨人,他在小說、散文、雜文、木刻、現代詩、舊體詩、名著翻譯、古籍校勘和現代學術等多個領域都有巨大貢獻。
作為中國現代文學的偉大奠基者,魯迅創作的為數不多的小說建立了中國小說的新形式;他所創作散文更是“顯示了文學革命的實績”;
他的所開創的雜文文體富有現代性、自由性、批判性和戰鬥性,是後世作家最常使用的“批判武器”,他所創作的雜文更是中國社會、政治、歷史、法律、宗教、道德、哲學、文學、藝術乃至文化心理、民性、民情、民俗……的百科全書。
幾乎所有的中國作家都在魯迅開創的基礎上,發展了不同的方面的文學風格體式。作為翻譯家他大量的翻譯了外國的文學作品、科學自然作品為開啟民智,引入先進的科學文化思想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而作為美術愛好者魯迅大量引進了西方木刻、版畫作品,並在精神、理論和精神等多方面支持青年人學習木刻、版畫藝術,極大的推進了現代木刻、版畫在現代中國的傳播與發展,為現代中國的美術事業做出卓越的貢獻。
2、學術成就
作為壹名學術研究者,壹方面,魯迅運用西方的文學觀念研究中國古典小說撰寫了《中國小說史略》,其不僅結束了“中國之小說自來無史”的時代,也創造了文學史著作的典型範例,“為後學開示無數法門”,郭沫若將其與王國維的《宋元戲曲史》並稱為為中國近代學術史上的雙璧。
另壹方面他整理校對勘正了《古小說鉤沈》《嵇康集》《漢畫像集》《會稽郡故書雜集》等數十部古籍,為後世的古典文學研究留下了壹筆巨大財富。
3、精神成就
魯迅堪稱現代中國的民族魂,他的精神深刻影響著他的讀者、研究者,以至壹代又壹代的中國現代作家、現代知識分子。魯迅同時又是20世紀世界文化巨人之壹。
他創造了“內外兩面,都和世界的時代思潮合流,而又並未梏亡中國的民族性”,並具有獨特的個人風格的“現今想要參與世界上的事業的中國人”的文學。他與同時期的世界傑出的思想家和文學家壹樣,在關註本民族的同時,也在關註著人類***同面臨的問題,並做出了自己的獨特貢獻。
4、政治成就
魯迅壹生追求民主,早在新文學運動伊始時期便向封建舊文化宣戰,不斷與壓迫民眾的舊思想舊文化鬥爭。“女師大學潮”發生後與迫害學生的軍閥進行論爭,魯迅不畏強暴執筆對戰,顯示出壹個正直文人的氣概。爾後國民黨統治之下又大膽披露其黑暗統治。
三十年代又與***產黨內左傾的錯誤文藝路線進行鬥爭,其後與黨領導下的文藝工作者合作成立了無產階級文藝思想領導的左翼作家聯盟,魯迅作為左聯的盟主領導左聯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文藝妄圖絞殺無產階級文藝的陰謀。
擴展資料:
毛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也被人民稱為“民族魂”。
1918年9月,魯迅先生在《新青年》雜誌上首次以“魯迅”為筆名發表了文學史上第壹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它奠定了中國的新文學運動(1919),推進了現代文學的發展。
這篇小說,凝聚了魯迅從童年時起到那時為止的全部痛苦的人生體驗和對於中華民族現代命運的全部痛苦思索。它通過“狂人”之口,把幾千年的中國封建專制的歷史痛斥為“吃人”的歷史,向沈滯落後的中國社會發出了“從來如此,便對麽?”的嚴厲質問,大聲疾呼:“救救孩子!”
魯迅先生的小說作品數量不多,意義卻十分重大。魯迅把目光集中到社會最底層,描寫這些底層人民的日常生活狀況和精神狀況。
魯迅的小說不僅是小說,也是詩,它以平凡的社會生活為題材,整體反映勞動人民的生活,意境幽深,外冷內熱,其運用民族語言的功力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百度百科-魯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