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說的旁門是指小門、側門,“左”具有邪、偏的意思,左道就是偏斜之道,這與古代尚右的習俗有關。古人講究奇正相輔,以右為正,以左為奇,旁門和左道的意思剛好相近,故而成為壹個習語。旁門左道就是指非正統的學術流派或宗教流派,也泛指不正當的方法和途徑。在封建社會裏,多用以指斥未經官府認可的巫蠱、方術等。
關於旁門左道的分類,《漢書?郊祀誌》的解釋可供參考:“諸背仁義之正道,不遵之法言,而盛稱奇怪鬼神,廣崇祭祀之方,求報無福之祠,……皆奸人惑眾,挾左道。”由此可以看出凡是正統思想不能容忍的東西,皆被視作旁門左道,如偏離傳統仁義道德的思想,以及崇拜鬼神、相信巫術等行為都是旁門左道,包括巫蠱、俗禁、方術等等方面,可謂種類繁多。
歷代統治者對於旁門左道深惡痛絕,歷史上屢屢出現的巫蠱事件便是明證。漢武帝時,就曾因巫蠱屢興大獄。弄臣攀誣逼供,造成了無數的冤案和假案,受牽連者達數萬之眾,甚至激起了衛太子的武裝叛亂,遺患無窮。
當然,有時統治者為了打壓威脅其統治的新思想、新方法,也將其冠以“旁門左道”之名。 旁門左道用的“巫蠱”是什麽? 金庸迷都熟悉《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在光明頂上大展神威,力挫群雄的情節。其中華山派掌門鮮於通,在交戰時於折扇中暗施“金蠶蠱毒”。這個“金蠶蠱毒”是什麽呢?和旁門左道的“巫蠱”是否同類呢?
古代的旁門左道包括巫蠱、方術等。這裏的巫蠱是指神巫用邪術害人的行為。巫,原義為祝,指向鬼神祝禱祈求。但是“巫蠱”的“巫”,是借祈求鬼神來加害於人。蠱有二義:壹是人工培養的毒蟲;壹是使人受迷惑,昏狂失性。“巫蠱”的“蠱”,是取後壹義。用蠱術害人的方法有許多種:有的用木頭刻成仇人形象,然後刺心釘眼,認為這樣就能夠禍及仇人;有的假裝鬼神依附,借以欺弄或恐嚇他人等等。
小說中的“蠱”則是指人工培養的毒蟲。解放前在中國南方少數民族地區仍舊廣為流傳。有毒的蠱種類很多,有蜣蜋蠱、馬蝗蠱、金蠶蠱、草蠱和挑生蠱等等,壹般就是在眾多同類毒蟲裏篩選出來的毒性最厲害的壹個。放蠱的人趁他人不註意的時候,把蠱放入食物,人吃了以後,就會染上蠱毒,患壹種慢性的病痛。以現代的觀點來說,這是壹種人為的,由許多原蟲的毒引發出來的怪病。在所有蠱中最有名的就是——金蠶蠱,即《倚天屠龍記》中“金蠶蠱毒”的原型。傳說中的金蠶蠱形狀像蠶,通體金色燦爛,“屈如指環,食故緋帛錦,如蠶之食葉”。也有人說它:“每至金日,則蠱神下糞如白鳥矢,刮取以毒人”,所以取名為“金蠶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