枚乘(?~公元前140年),字叔,西漢辭賦家。漢族,淮陰(今江蘇淮安)人,古籍《漢書》記載為淮陽(今河南淮陽)人。原為吳王劉濞郎中。 枚乘因在七國之亂前後兩次上諫吳王而顯名,後拜在梁孝王帳下,漢景帝下召升枚乘為弘農都尉。
枚乘在文學上的主要成就是辭賦,《漢書·藝文誌》著錄“枚乘賦九篇”。今僅存《七發》、《柳賦》、《菟園賦》三篇。後兩篇疑為偽托之作。
《七發》是枚乘的代表作,見於南朝梁蕭統《文選》,是壹篇諷諭性作品。賦中假托楚太子有病,吳客前去探望,以互相問答的形式構成八段文字。作品的主旨在於揭示貴族腐朽生活的戕害人身,提出了應進用文學方術之士的主張。《七發》辭采華美,氣勢壯觀。其中“觀濤”壹節寫得繁音促節,氣壯神旺,令人怵目驚心,如臨其境。《七發》的出現,標誌著漢代散體大賦的正式形成。並影響到後人的創作,在賦中形成了壹種主客問答形式的文體——“七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