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習臺灣省的“繁體字”可以參考的資料最多。如今,大部分臺灣省制字體都是按照臺灣省標準漢字繪制的,當然也有相當比例的字體仍然使用傳統字體樣式。兩者都是可取的,沒有區別,只有所謂的“臺灣省教育部標準”和“非標準”。強烈推薦學習資源:孟典——教育部國語臺語客家詞典民間版。
2.在中國大陸學習“繁體字”,可以參考中國語言文字委員會歷年的文件。當然要以最新版本的文件為準,比如《通用規範漢字表》、《現代漢語詞典》。中國大陸的繁體字應用較少,新舊字體字符處理相對繁瑣(需要定制輸入法),用處不大。
3.歷代“繁體字”:翻查古字典、古籍、臨帖。
很多人會問,臺灣的“繁體字”和中國大陸的“繁體字”有什麽區別?
簡單來說,分為以下幾點:
1.字體細節:“骨”的上折方向
2.部首分類:臺省“繁體字”中“秀”的音標為“有”,右上角“秀”仍為“意”,但的“繁體字”已改為“巴”,失去音標聯想。
3.正字法選擇:大陸采用“絕”為標準字,臺灣省采用“絕”為正字法。
以上幾點不包括“用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