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之名稱由來,得名於古籍《易經》,在《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又為“極數”,指天之高為“九重”。
古人認為重陽是壹個值得慶賀的吉祥日子。在古代有飲宴祈壽之俗。九月初九,日與月皆逢九,是謂“兩九相重”,故曰“重九”,同時又是兩個陽數合在壹起,故謂之“重陽”。明代張岱著《夜航船》雲:“九為陽數,其日與月並應,故曰‘重陽’。
古代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重陽登高習俗源於此時的氣候特點以及古人對山嶽的崇拜。登高“辭青”也是源於大自然中的節氣,重陽節登山“辭青”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遊“踏青”相對應。
重陽節的習俗:
重陽節在歷史延續過程中,既融合了眾多民俗事象,也融合了眾多文化內涵,是雜糅多種民俗為壹體的中國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壹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采中草藥、遍插茱萸、擺敬老宴、吃重陽糕、制藥酒養生、飲菊花酒等活動。
重陽是“清氣上揚、濁氣下沈”的時節,地勢越高清氣越聚集,於是“重陽登高暢享清氣”便成了民俗事象。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重陽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