貔貅,讀作pí xiū。
pí,聲母p,韻母i,聲調二聲。
xiū,聲母x,韻母iu,聲調壹聲。
貔貅是中國古書記載神話傳說中的壹種瑞獸,根據《清稗類鈔》記載貔貅是壹個外形像老虎或者熊,有著灰白色的毛發。
貔貅除了能夠招財之外,民間賦予了它更多的寓意,貔貅是金銀財寶的瑞獸,因為被認為是財富的象征,也被賦予了招財進寶的寓意,貔貅的外形威武,壹身浩然正氣,貔貅也有著平安健康的寓意,貔貅經常出現在官印、令牌等物品之上,是地位和權勢的象征。
貔貅的傳說故事
關於貔貅的記載,是位於廣東省南雄市的三影塔,北宋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是廣東省僅有的有絕對年份可考的北宋早期磚塔。該塔為九層樓閣磚塔,平面六角形,高50米,全塔***掛有48個銅鐘,塔檐上檐脊的端部各蹲著壹只醬紅色的貔貅。此塔上貔貅的來歷,要追溯到南朝了。
梁武帝蕭衍的長子蕭統隱居在紹興那裏讀書,有壹年,始興、南雄壹帶流行瘟疫,死了很多人,據說只有用貔貅角磨水喝才能治愈。
蕭統為了給百姓治病,從始興到南雄去追捕壹只貔貅,直到在三影塔下才將貔貅抓住。百姓得以治愈,而蕭統卻勞累過度身亡,後人為紀念蕭統,同時也為了寄托祛災托福的心願,建塔時就將貔貅放在塔的檐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