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中國古神話中月亮的出沒處

中國古神話中月亮的出沒處

月亮古稱太陰。

《山海經.大荒西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日月山,天樞也。吳姖天門,日月所入。有神,人面無臂,兩足反屬於頭山,名曰噓。顓頊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獻上天,令黎邛下地。下地是生噎,處於西極,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

有人反臂,名曰天虞。

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其他為《楚辭》《淮南子》,除此以外,任何古籍再無記載。

為“銀兔”、“玉兔”、“蟾兔”、“金蟾”、“銀蟾”、“玉蟾”、“蟾宮”、“蟾蜍”。

為“桂輪”、“桂宮”、“桂魄”。

為“廣寒”、“清虛”、為“望舒”、為“嫦娥”、“姮娥”、“素娥”、“銀鉤”“玉鉤”、為“金輪”“玉輪”“冰輪”“銀盤”“玉盤”“金鏡”“玉鏡”“飛鏡”“玉壺”“玉璧”。為“嬋娟”。

●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厥利維何,而顧兔在腹?(屈原《楚辭·天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