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人類為加深對生疏事物的了解,習慣上常用熟悉的事物來打比方,絕對不會用自己所不知道的生疏事物來比擬其他事物。鳳凰這種禽類,身大體重而尾長,不善於飛行,起飛或飛翔必須藉助於大風。故古人看到它們飛臨時,總是適逢大風天氣,成群結隊地從遠天乘風淩空而來。正如潛藏在水底的鱷,多在雷雨時浮出江河水面透氣呼吸,人們以為是它帶來了雷雨且吼聲如雷而把它想像成雷神;鳳凰因它“乘大風飛至”這壹規律性特點,在古人頭腦中產生深刻影響,就被想像成了行風管風的風神風伯。《初學記》卷30引緯書《孔演圖》說“鳳,火精。”《曷鳥冠子.度萬》第八:“鳳凰者,純火之禽,陽之精也。”古人將鳳凰比作火精、日精,是依據鳳凰遍體覆羽燦爛奪目,有如火焰與太陽的光芒,將它神化或與它物類比的結果。《山海經.西山經》載出於泰器之山的文鰩魚“其音如鸞雞”。鸞鳥形似雞,故鸞雞當即指鸞亦即鳳凰。古人將鸞鳳想像成風神、火精、日精,將其叫聲比喻文鰩魚的叫聲,都證明鳳凰為古人見過並熟知的禽類。
《離騷纂義》引汪瑗註:“虬鸞二名,乃蟲鳥之神俊者也”。幹寶《搜神記》:“羽族之長,名為鳳凰……雖有眾鳥,不為匹雙。”虬即龍也就是鱷,鸞即鳳凰。神俊者,當指鱷是水中最神奇兇猛的動物;而鸞為鳥類中形象、華彩、風度、品格最神奇突出的種類。羽族之長,義與“神俊者”相類。以此況之,鳳凰作為遠古流傳下來形象、華彩、風度、品格都很突出的神奇鳥,在自然界中必有其原型。說它不是客觀存在的禽類而屬於神話動物,顯然沒有道理。鳳凰是壹種什麽鳥呢?
二、從鳳凰的形態、能力、習性、產地來看,它不是鳥它鳥
何新在《鳳之謎—鳳凰崇拜的起源與演變》中,將鳳凰的原型說成是鳥它鳥。書中說,鳥它鳥“為現代最大型鳥類,成體高可達2 .75米……有強有力的腿,常結伴奔行於草原……群內實行壹雄壹雌的配偶方式。蛋比雞蛋大30倍。食性以植物為主。鳥它鳥的色彩以黑為主,間雜有灰、青、白、褐、紅諸色。鳥它鳥的巢建築在山洞或土穴中。頭小,喙短而稍寬;眼大,褐色具濃黑睫毛。”“鳥它鳥能辨聽音樂,並且善於舞蹈。其日常行走步態,昂首闊步有如倨傲的紳士。而到求偶的發情期,在交配之前,雄鳥它鳥與雌鳥它鳥壹定要進行長時間儀態萬方的周旋舞蹈。” 他轉引師古註《漢書.西域傳》引《廣誌》:“大爵頸及膺、身、蹄似駱駝,色蒼,舉頭高八九尺,張翅丈余,食大麥。”王先謙補註:“鳥形如駱駝,有兩翼,飛而不能高。食草,亦能含火。”《漢書.西域傳》載條支國“有大鳥,卵如甕”;安息國“有大馬爵”。大鳥、大雀即鳥它鳥。《現代漢語詞典》釋鳥它鳥:“頸長,頭小,嘴扁平,翼短小,不能飛……雌鳥灰褐色,雄鳥的翼和尾部有白色羽毛。生長在非洲的草原和沙漠地帶。”何新認為“古人傳說中關於鳳凰的形態描述,就其主要動物學而言,恰恰與大鳥它鳥的形態與生態正相吻合。”從字面上看,鳳凰與鳥它鳥確有若幹相似的特點:體型在鳥類中都較高大;都生有長長的頸和似龜般隆起的背;體羽都有五色;食性都以植物為主;都能辨聽音樂,都善於舞蹈。但細辨其特征,鳳凰與鳥它鳥有若幹明顯不同:
從體形羽色來看,鳥它鳥在整體上“象駱駝”,而鳳凰“象雞”。所謂“象駱駝”,是指鳥它鳥象駱駝壹樣,生有細長彎曲的頸,背脊向上拱起,巨大的趾爪象駝蹄分為兩趾。所謂象雞,是指鳳凰整體形態似雞,頭似雞小而頂有冠,頷似雞有肉垂,喙似雞喙彎尖,爪似雞爪有清晰分趾並生有尖銳爪甲,尾似雄雞尾羽五彩繽紛顯著突出。鳥它鳥腮少毛羽而鳳凰腮似鴛鴦般生有赤紅色的絨羽。鳥它鳥喙扁平而鳳凰喙似雞喙尖短彎鉤。鳥它鳥的目為褐色,而鳳屬的獄鳥族鳥赤目。鳥它鳥翼短小;鳳凰歲羽歲羽其羽傅於天,翅翼展幅應較長大。鳥它鳥尾羽較短;鳳凰尾翼壹是長,二是似魚尾般展開呈散羽狀,三是羽質較柔軟。棲息時尾羽似鹿尾般低垂,爛若錦緞;在飛行起落時,多羽並列的尾翎可起輔佐升空降落、掌握方向、平衡身體的作用。其翼若幹,是說鳳凰淩空飛翔時,除了展開兩翼,尾翎同時展開於高空並隨風飄蕩上下翻舞。人類在地面向天空看,分不清它的翅翼與尾翎,只看見滿眼的彩翼隨風飄舞,以為鳳凰生有若幹翅翼。鳥它鳥雖間雜有灰、青、白、褐、紅諸色,但整體“色蒼”,雄鳥體羽大部呈黑色,僅翅和尾羽白色;雌鳥體羽色褐,僅頭頸部色淡紅至淺藍。故鳥它鳥體羽雖有五色,但覆體毛羽基色為黑、褐等冷色,色調灰暗而不鮮明。從形體、羽色上看,鳥它鳥在鳥類中很壹般,甚至有些醜陋,不能引發人類產生美麗的聯想。鳳凰是最美麗的鳥,覆羽環環層疊似魚鱗,五彩而紋,燦爛華美。《山海經.大荒西經》雲:“西北海之外,赤水之西……有五彩鳥三名:壹曰皇鳥,壹曰鸞鳥,壹曰鳳鳥。”《離騷纂義》引徐煥龍註釋:“雄曰鳳,雌曰凰,鸞其總名。”蓋鳳凰即指鸞。羅願《爾雅翼》鳥部引蔡衡語“凡鳳有五:多赤色乃鳳”。“周時,旃塗國獻鳳雛……文彩炳耀,中國飛走之類,不復喧鳴”。除了特別指明色彩的如青鸞、白鳳外,鳳凰毛羽基色如日似火般金紅且能反射出五彩或七彩眩光。正因鳳凰體羽的這壹特點,才被稱為火精、日精,比作日中神鳥或太陽的生命意象。鳳凰覆羽基色為明亮的日光色彩,與鳥它鳥體羽的冷色調截然相反。鳳飛群鳥從以萬數,它出現時其他鳥獸“不復喧鳴”。它的美麗華彩,對其他鳥類有很大吸引力與影響力。鳥它鳥為自群類禽鳥,它的活動對其他鳥類沒什麽影響力。鳥它鳥與鳳凰的美醜形象不同,對其他鳥類的影響力也不同。
從奔跑與飛行能力上看,鳥它鳥雖只有兩只腳趾,但腿腳長而有力,擅奔跑(據說每小時能跑60-80公裏)。據《淮南子.精神訓》:“日中有足允攵鳥”,鳳凰在古代被稱為俊鳥或足允攵鳥。俊、足允攵均從允攵。據《說文》,“允”攵義“行允允攵攵也,壹曰倨也,從攵。”“攵”義“行遲曳”。鳳凰尾羽長而柔軟,即使降落高岡之上,也必然尾羽拖地,不便行走。加之鳳凰作為壹種美麗的鳥,甚為愛惜毛羽,為防其損壞,行走時多小心地將頭高高仰起,舒遲緩慢地在地面上踱步。鳥它鳥與鳳凰行走的能力不同。鳥它鳥翼羽與尾羽蓬松下垂,由於翼短小而身大體重,是壹種至多只能平展著翅膀,借助風力作短距離滑翔卻“不能飛”或“飛而不能高”的鳥。漢李陵有詩:“鳳凰鳴高岡,有翼不好飛。”鳳凰身大尾長,這些因素同樣制約了它的飛行能力。但正如《文選(宋玉)對楚王問》:“鳳凰上擊9000裏,絕雲霓,負蒼天,翺翔乎杳渺之上”;賈誼《吊屈原》:“鳳縹縹其高逝兮,夫固自引而遠去”;《九辯》雲:“鳳愈飄翔而高舉”,“鳳凰高飛而不下”。鳳凰身多翎羽,適逢大風天氣,可以乘風相互導引並比翼借力襄助著,成群結隊從極高的天空飛來。所以在特定大風氣候條件下,鳳凰還是壹種能藉助風力高飛遠舉的鳥。在飛行能力上鳥它鳥與鳳凰也不相同。
從生活習性來看,鳳凰常飛臨江河飲水,鳥它鳥卻能長時間不喝水。鳥它鳥食大麥食草食植物,還捕食小動物。食物譜系較寬,選擇性不強。據《九辯》:“鳳亦不貪饣委而妄食”;《郁離子.正己篇》註:“梧桐的種子為鳳凰所食”;《瑞應圖》:“鳳不啄生蟲(鳳會在低空捕食昆蟲,因距人較遠,人們只知鳳盤旋飛舞,不知它在捕食),不折生草”,飲甘泉、砥柱,食竹筍、梧桐子,對食物選擇性很強。鳥它鳥與鳳凰對飲食方面要求與譜系寬泛性不同。鳥它鳥壹般較沈默,不怎麽鳴叫;跳舞是緣於發情求偶。《離騷》雲:“鳴玉鸞之啾啾”,鳳凰叫聲似雉,“仰天”而叫,姿態似雄雞打鳴。自歌,其聲若簫,鳴中五音,其聲養耳等,是說鳳凰叫聲清脆悅耳,近於音樂。頌聲作則至,指鳳凰喜愛音樂,聽到樂聲響起就飛來了。鳳凰飲食自然,自歌自舞,在飲食時也會鳴叫飛舞,同鳥它鳥“歌舞”的起因表現不同。鳥它鳥為穴居類禽鳥,棲居於草原或沙漠的山洞、土穴中,遇到敵害奔跑不及會將頭鉆進沙窩;不上樹,沒有用水清洗毛羽的習慣,對棲居環境潔凈與安全方面要求不高。鳳凰作為壹種羽色極為華美的鳥,為保持翎羽潔凈,常愛到開闊潔凈的江河或溪塘中濯洗翎羽。由於它尾翎過長,行動不便,既不善跑,又不擅飛,遇有緊急突發情況不能迅即起飛升空。為預防地面敵害侵襲,亦為護其翎羽免受汙物玷染,棲息必機警地尋壹高岡或高枝多風之處,以利觀察周圍動靜並臨機制動,乘風起飛高翔。《三國演義》第37回諸葛均唱曰:“鳳翺翔於千仞兮,非梧不棲”。所謂“鳳在列樹”,“非梧不棲”,“鳳鳴高岡”,“暮宿風穴”,都指鳳凰作為樹棲類禽鳥,具有棲息多風高樹之上以潔身避害的習性。鳥它鳥與鳳凰對棲息環境潔凈與安全方面要求不同。鳥它鳥平常性格沈靜,但受到激怒會變得十分兇猛,用強勁的腳爪蹬踢或用喙叼啄來犯者,連成群兇殘的鬣狗都懼它三分。繁殖季節,它發現窺視者,會發出憤怒吼聲或嘶嘶聲以驅趕來犯者。鳳凰膽小平和溫順,從不侵害異類或人類(仁、德);相互扶持群飛群落,和諧安詳地群聚生活(義);相互間不爭不鬥,敬畏而不騷擾人類(禮);可為人類馴養,按人指令隨樂起舞(順);在壹定時令出現(信),具有若幹與人類相對應的美好品德。鳥它鳥與鳳凰的性格不同。
從產地上看,“在我國北方,幾乎所有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中都有鳥它鳥化石。”距今4000-6000年才瀕於絕跡。鳥它鳥在遠古為我國本土產鳥類,生活領域十分廣泛。而鳳凰在我國不僅近現代見不到,即使在古代也很罕見。古籍雖多處記載鳳凰的出現,但從未指明鳳凰的產地,考古中亦未發現過鳳凰的遺骨化石。表明它至多屬於壹種遷徙過境性飛禽,不屬於那種可以在我國本土長期生長繁衍的禽類。《說文》說它產於東方君子之國,何新“案君子之國者,東夷也。”我以為非是。《說文》說鳳凰“翺翔四海之外”,中國古代地理學概念,四海之內,指中國;四海之外,指外國。《淮南子.地形訓》雲:“凡海外36國……自東南至東北方,有大人國,君子國”,明確指出君子國在我國東方海外。清李汝珍《鏡花園》中的君子國,也在海外而不在中國本土。若鳳凰為中國本土出產,則它的出現就沒什麽稀奇,歷史上也沒必要對它的每壹次出現,都不厭其煩地記載了。故君子國不應指中國本土,而是指四海以外的其他國家。鳳凰作為源於海外東方國度的鳥類,與產於我國本土的鳥它鳥產地不同。
從以上四方面的比較可知,歷史上的鳳凰並不是我們所熟知的鳥它鳥。1987年4月在內蒙古陰山--狼山地區發現在鄰近的兩幅原始巖畫上,分別繪有先民拜日圖與鳥它鳥圖。拜日圖可能是先民娛神或即興之作;鳥它鳥圖,則完全可能是先民的即興之作,與崇日不壹定有必然聯系。而何新藉此斷言“鳥它鳥實際也是作為太陽神之鳥而受到崇拜的”,“鳥它鳥恰恰是傳說中那種自歌自舞的五彩鳥”,認為鳳的原型即鳥它鳥,顯然過於武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