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教與學》的作者是誰?

《教與學》的作者是誰?

《教與學》的作者是戴勝。

出自《禮記》:雖然有好菜,食物豐富,但不知道它的用途。雖有至道,學,不知其善。所以,學而後知不足,教而後知難。認識不夠,可以自我反省,意識到困難,然後才能自立。所以教學相長。”

就算有好吃的,不吃也不知道它的好味道。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學也不知道它的好處。所以,我學習了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了才知道自己不懂的東西。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很迷茫,然後才能鼓勵自己進步。因此,教與學是相輔相成的。

拓展信息化教學的意義在於學與教是相輔相成的。通過學習,可以促進教學,不斷增長教學知識;反過來,教學也能促進學習向更高層次發展。總之,就是通過學與教的相互配合,促進教與學的同步發展。

教學的過程是師生互動的過程,是啟發和引導的過程,教學的過程也是教師不斷反思的過程。重視和豐富教學過程,能有效提高教師處理教材和設置情境的能力,教學效果自然也能大大提高。

《禮記》作者:《禮記》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法規書籍。該書由西漢禮士大德及其侄兒戴勝編撰。《大德選》八十五篇,稱為《大戴李記》,但在後來的流傳過程中,唐代只剩下三十九篇。

戴勝選的四十九篇,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小戴禮記》。這兩種書各有側重和選擇,各有特色。東漢末年,著名學者鄭玄對《小戴禮記》作了精辟的評論。後來這本書開始流行,從解釋經文的作品逐漸成為經典。唐代被列為“九經”之壹,宋代被收入“十三經”,是讀書人的必讀之書。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禮記·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