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在中華文化中的地位僅次於龍。今天趣歷史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壹起分享。據說,雄為鳳,雌為凰,總稱為鳳凰,其是天下太平祥瑞之鳥,是代表著太平、祥瑞、吉祥、和諧。古人認為,當天下太平盛世時,就有鳳凰飛來。當然,自古有龍鳳之說,龍是尊貴的,鳳凰也是如此,所以鳳凰又代表著華貴和權利。鳳凰,是華夏文化的重要元素,是華夏民族的精神圖騰,在源遠流長的我國傳統文化中,其是重要的壹個部分。
鳳凰性格高潔,“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鳳凰是百鳥之王,能知天下興衰,梧桐是樹中之王,相傳是靈樹,能知識知令。《聞見錄》中有“梧桐百鳥不敢棲,止避鳳凰”的記載。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提到鳳凰,自然要想到鳥圖騰,鳥圖騰崇拜多是和太陽崇拜有關,後來就產生了鳥和太陽的雙重崇拜,就有了鳳凰文化。
關於鳳凰的傳說與記載,世界上歷史悠久的國家都有所體現,這其中,中國的記載相對來說比較早,距今七千多年的河姆渡遺址中就出土了與鳳凰形態極其相似的畫作與雕刻作品。“鳳凰者,鶉火之禽,陽之精也。”鳳凰自誕生之初就與火緊密相連,尤其是來自太陽的火,二者相伴相生。葉舒憲等學者證明了,《山海經》中的赤烏、離朱、《楚辭·天問》中的陽離等等都是鳳凰的變體。
諸多古籍的記載更加證實了鳳凰與火之間的關聯,或者說,鳳凰就是壹種象征著太陽的神鳥。除了中國以外,在其他國家也發現了諸多形同名異的神鳥,世界各地的這些神鳥構成了壹個以世界為整體架構、鳳凰為核心代表的太陽神鳥的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