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哀牢國的歷史來看,這個神秘的部落極具侵略性:史書記載的關於哀牢人的九次戰爭,有八次是哀牢人發起的。與滇池裏的滇人和洱海邊的昆明人相比,哀牢部落要神秘得多。由於歐亞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碰撞,橫斷山脈形成了褶皺山脈。境內山巒高聳,峽谷縱橫。怒江、瀾滄江、金沙江沿著大斷層峽谷連綿不絕。自古以來通行不便,居住在橫斷山脈的喪人們也變得越來越神秘。哀牢山,上古創世史詩中的哀牢山部落,出現在史書中時,就籠罩著濃厚的傳奇色彩。傳說在天竺建立霸業的阿育王有壹匹神馬。有壹天,神馬突然跑到東邊,他的三個兒子領著部落的路追上了他。歷經千辛萬苦,終於追到了滇池,三兒子準備回天竺,卻發現回家的路已經被喪人們切斷。這個虛無縹緲的傳說背後可能隱藏著壹些神秘的信息。哀牢人和平共處的瀾滄江壹直是中國西南的門戶,史前哀牢人不斷受到外來部落甚至戰爭的誘惑。在古代,天竺王朝的影響可能已經觸及到了中國的西南地區,哀牢人敢於站出來與強大的天竺王朝抗衡,可見其勇猛。“喪期之前,屬國,山河猶存。池水冷暖,金井神奇勤。比目魚還在,神仙說中文名。獨在沙場,芳草年年長。”明朝萬歷十五年(公元1583年),65438+萬緬兵入侵。明朝名將鄧子龍率三個疲憊的師夜間增援,大敗緬軍。他“奪戰象千頭,烹之以賞士”,寫下了這著名的五律《過哀牢寺》。詩中的哀牢山位於保山城附近,著名的元陽梯田隱藏在哀牢山中,溝壑縱橫。據《後漢書》記載,哀牢山有壹個叫沙溢的女子,曾經抓住壹塊下沈的木頭,懷了孕,生了65,438+00個兒子。後來,木頭變成了壹條龍,在水面之上,它說:“如果妳為我生了孩子,妳現在知道了什麽?”九個兒子見龍吊走了,小兒子九龍面不改色,就選了他做王。恰好山腳下有壹對夫婦生了10個女兒。九龍兄弟娶了他們,成為哀牢人的祖先。傳說喪男喜歡在身上紋龍紋,象征著部落的象征和對祖先的緬懷。現在看哀牢人的創世史詩,隱藏著濃厚的母系氏族風。
哀牢國歷史悠久,地域遼闊,文化發達,物產豐富,民族眾多。
是雲南歷史上的文明古國之壹。開國國王是九龍,持續了400多年。它形成於戰國中前期。公元69年,加入東漢,設永昌郡。哀牢王國鼎盛時期疆域遼闊,號稱東西3000裏,南北4600裏,疆域約1.38萬平方裏。其大部分範圍與東漢設立的全國第二大縣永昌縣基本相同,即東起哀牢山,西至緬甸北部的今敏山,南至西雙版納,北至喜馬拉雅山南麓。
根據歷史學家的考證
保山,哀牢國的中心,是雲南人類的重要起源地之壹。冬暖夏涼,四季如春。被譽為“世界上氣候最好的保山”,是人類生存繁衍的天堂。在這個地區的壹個煤礦裏出土了壹塊完整的猿下頜骨化石。經鑒定約4-8億年,下頜骨化石的形狀具有從猿向人、從牙弓向牙齒轉化的顯著特征。此外,考古人員還發掘了蒲縹塘子溝舊石器遺址,發現了哀牢最早的祖先——蒲縹人。蒲縹人距今約8000年,屬於雲南早期智人。
哀牢王國是由最初的哀牢部落發展而來的。隨著哀牢王國的形成和不斷擴張,境內居住著眾多的民族,所以哀牢人不再單指最初的哀牢部落,而是包括哀牢部落在內的所有“國民”。哀牢國人口最高峰時達到54660戶571.370人,在當時確實是壹個很大的人口。
肥沃的土地、豐富的水源、宜人的氣候、豐富的礦物質、茂盛的樹木和種類繁多的動植物,為服喪的人們的生活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據《華陽國誌》和《後漢書》記載,有黃金、珍珠、琥珀、玉石、水晶、瑪瑙、孔雀、犀牛、大象、甲蟲、食鐵浣熊等多種珍稀商品。此外,還有大普珠,“相隔三尺,圍三尺,受了歡迎”。這裏最著名的工藝特產是通化布和甘蘭細布,是優質的苧麻細布,美如絲綢面料中的五彩錦緞;通化布是用木棉織成的白色無汙染的布。這兩種布產於哀牢,被舒家販運後被張騫誤稱為“舒布”。秦漢時期遠銷南亞、中東,被稱為“東方壹絕”。
由於歷史悠久,哀牢古國早已失去了所有的地面文物。只有後人根據傳說修建的壹些相關地名、景觀、景點,隱約透露出壹些關於古代的信息。傳說“彜傈僳族”是哀牢國“濮人”的後裔。哀牢回漢後,依然堅守自己的傳統,抵制“依附”後強大的中華文化。
無論是石器文化、青銅文化、農耕文化、服飾文化、飲食文化、婚喪文化、音樂、舞蹈等民族民間文化,哀牢國都非常豐富而獨特,但古籍記載很少,只有《華陽國誌》和《後漢書》略有記述。目前哀牢文化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壹些專著和專論相繼問世。哀牢文化,作為以保山為中心的哀牢故地歷史文化的源頭,在歲月的沈沙中顯露出它古老的光輝。
哀牢是漢朝在永昌縣建立的,古代哀牢王國是九龍王傳下來的。他在位於1世紀中葉,是保山歷史上壹個關鍵時期的關鍵人物。東漢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劉茂帶領77個諸侯,5萬多戶,55萬多人加入了中華民族的行列,從而使古老的保山從奴隸社會跨入了封建主義的門檻。漢朝以此為契機,將縣治提升到“東西三千裏,南北四千六百裏”的全喪地,並將永昌郡設為統壹管轄。為了顯示劉容貌的功德,授予其與漢武帝所賜性質、字體相近的“哀王印”,並舉行了盛大的宮廷慶典。“哀隋開永昌”是中國歷史上的壹件大事,劉的出現順應了歷史潮流,功不可沒。從漢相關的歷史記載來看,“哀牢國”的時代相當於漢朝。所以《漢書》與哀牢國的關系是非常重要的——哀牢國的研究離不開《漢書》,我們只能依靠它,不能回避它,更不能否定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