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唐宋時期的常州

唐宋時期的常州

唐宋常州:詩詞歌賦,成就卓著,名家輩出。小說、戲劇、曲藝、音樂、舞蹈、繪畫都很興盛,經學、史學、方誌也很興盛。

、散文家蕭、山水田園詩人褚光熙、戴叔倫,宋代學者、、丁,以及生活在常州的杜、杜牧、陸桂蒙、皮日休、李綱等,都有獨到的創新。或勤於著述,著述豐富,對當時文壇產生了重要影響。

唐宋元時期的文化雖然不如明清時期繁榮,但卻為後來常州文學的繁榮,為常州古文發展成為“陽湖文學派”,為常州逐漸發展成為吸引眾多文人在此居住的“詩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隋唐宋元時期,常州被稱為“東南文明之地”。唐宋元時期的常州文化是在齊梁文化積澱基礎上的自然發展。唐宋元時期,常州湧現出許多知名作家。雖然沒有明清之際那麽繁華、輝煌、個性,但這壹時期科舉興盛,常州士人、文人異彩紛呈。

唐代,常州刺史李啟運創辦了常州歷史上第壹所官學——常州付雪(二中現址),促進了當地教育的發展。北宋大文豪蘇東坡生前十余次來常州,兩次乞居並死於常州,促進了常州文風和詩歌的繁榮。王安石任常州知府時,曾寫下千言萬語闡述改革,促進了後來新政的實施。

常州的地理環境:

常州位於東經119 08 '-120 12 ',北緯31 09'-32 04 '。地處江蘇省南部,長江三角洲腹地,東鄰無錫,西接南京、鎮江。總面積4385平方公裏,其中陸地面積361.8萬公頃,水域面積7.33萬公頃。

常州海拔2米到9米。其中,平原5米至7米;沿湖岸區2米至4米;圩田2米至5米;中南部6米至9米。丘陵地帶占常州總面積的15%。除了東北、西北、東南的少數低山外,大部分分布在西部和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