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有,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的組成。
關於人的德性,孔子強調仁和義,特點是仁。義是事之“宜”,即“應該”。它是絕對
的命令。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有壹定的應該做的事、必須為做而做,因為做這些事在道德上是
對的。如果做這些事只出於非道德的考慮,即使做了應該做的事,這種行為也不是義的行
為。用壹個常常受孔子和後來儒家的人蔑視的詞來說,那就是為“利”。在儒家思想中,義
與利是直接對立的。孔子本人就說過:“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裏仁》)在
這裏已經有了後來儒家的人所說的“義利之辨”,他們認為義利之辨在道德學說中是極其重
要的。
義的觀念是形式的觀念,仁的觀念就具體多了。人在社會中的義務,其形式的本質就是
它們的“應該”,因為這些義務都是他應該做的事。但是這些義務的具體的本質則是“愛
人”,就是“仁”。父行父道愛其子,子行子道愛其父。有個學生問什麽是仁,孔子說:
“愛人”(《論話·顏淵》)。真正愛人的人,是能夠履行社會義務的人。所以在《論語》中
可以看出,有時候孔子用“仁”字不光是指某壹種特殊德性,而且是指壹切德性的總和。所
以“仁人”壹詞與全德之人同義。在這種情況下。“仁”可以譯為perfectvirtue(全德)。
2.先秦諸子語錄《孟子》譯文
第壹則語錄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實詞:時(按壹定時間)、習:(實習、溫習)、樂(快樂)、慍(惱怒)、君子(指有道德有修養的人)、知(了解). 虛詞:之(代詞它,指學習的知識),而(順承關系,轉折關系“可是”). 通假字:說(通悅,高興愉快). (2)補充: 子:古代對男子的尊稱,如稱孔子、墨子、老子.《論語》中“子曰”中的“子”都指孔子,也可譯為“先生”. 學:指學習禮(包括各種禮節)、樂(音樂)、射(射箭)、禦(駕車)等. (3)句子翻譯: 孔子說:“學過了,然後按壹定時間去實習它,不也高興嗎?有誌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同研究學習)不也快樂嗎?人家不了解妳(的學問、才能),卻不惱怒,不也是君子嗎?” 第二則語錄: 1、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1)實詞:故(形容詞作名詞,指舊知識)新(形容詞作名詞,指新知識) 為(動詞,成為,作為); 虛詞: 以:(介詞,把,後面省略了代詞“之”.“之”,代能夠溫故而知新的人.) (2)翻譯句子:註意省略句式 孔子說:“溫習舊的知識,不斷吸取新的知識,就可以做老師了. 或“溫習舊知識時,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做老師了.” 第三則語錄 1、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1)重點: 實詞:殆(危險,也可譯為疑惑,這裏也是不能解決疑難問題的意思); 虛詞:則(連詞,就) 通假字:罔(通惘,迷惘,這裏是不能解決疑難問題的意思) (1) 譯句子: 孔子說:“學習卻不思考就不能解決疑難.只思考卻不學習也不能解決疑難.” 第四則語錄 1、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2(1)重點: 實詞:通假字:亡(通“無”.這裏指不知道的東西.)謂(稱為).? (2)翻譯句子: 子夏說:“每天知道所未知的,每月復習自己所能的,可以說是好學了吧.” 第五則語錄 1、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2(1)重點:實詞:心(古代指頭腦);虛詞:則(就);之(表停頓、無意)? (2)翻譯句子:心這個器官是思考問題的,思考就能有收獲,不思考就無所收獲. 第六則語錄 1、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2、(1)重點詞語:虛詞:而(轉連“可是”、順連) (2) 翻譯句:雕刻(器物)中途舍棄,即使是糟朽的木頭也雕不折;雕刻(器物)壹直不放棄,即使是金石也可以雕刻成花紋. 第七則語錄 1、物固莫不有長,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 2、(1)重點詞語: 實詞:假(借助)虛詞:固(本來).故(所以).之(的).以(介詞,用來,來) (2)譯句:事物都有長短,人也是這樣.所以善於學習的人能借助、吸取別人的長處,用來彌補自己的短處. 第八則語錄 1、以修身自強,則配堯舜. 2、(1)重點詞語: 實詞:配(與之相配) 虛詞:以(能).則(就). (2)譯句:能培養自己的品德,能自強,就可以和堯舜齊名.能培養自己的品德,能自強,就能成為聖賢。
3.先秦諸子語錄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孟子·告子下》)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誌與民由之,不得誌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閑。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孟子·公孫醜上》)
4.《先秦諸子語錄》中孔子和孟子的思想是怎麽樣的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是“禮”和“仁”。其中“禮”為道德規範,“仁”為最高道德準則。
“禮”是“仁”的形式,“仁”是“禮”的內容,有了“仁”的精神,“禮”才真正充實。在道德修養方面,他提出樹立誌向、克己、踐履躬行、內省、勇於改過等方法。
“學而知之”是孔子教學思想的主導思想。在主張不恥下問、虛心好學的同時,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同時還必須“學以致用”,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社會實踐。
孟子把道德規範概括為四種,即仁、義、禮、智。 他認為“仁、義、禮、智”是人們與生俱來的東西,不是從客觀存在著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
同時把人倫關系概括為五種,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認為,仁、義、禮、智四者之中,仁、義最為重要。
仁、義的基礎是孝、悌,而孝、悌是處理父子和兄弟血緣關系的基本的道德規範。 他認為如果每個社會成員都用仁義來處理各種人與人的關系,封建秩序的穩定和天下的統壹就有了可靠保證。
“仁義”是孟子的道德論的核心思想。孟子所說的“仁義”,是有階級性的,是建築在封建等級社會的基礎之上的。
但是,他反對統治者對庶民的剝削,反對國與國和家與家的戰爭。
5.急求大學語文裏先秦諸子語錄(1)論語譯文大俠們有誰有大學語文裏
論語八則譯文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孔子說,光學習而不思考就會使人受蒙蔽,只思考而不學就會很危險.孔子說,仲由,我告訴妳什麽是“知或不知的正確態度”——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這才是聰明智慧啊.(依據楊伯峻《論語譯註》)孔子說:“幾個人在壹起,必定有我可以學習效法的人!選擇其中好的,來跟他學習,對於不好的,如果我也有就改之.”這三則語錄看似都是在講學習,其實講的都是人的道德修養,也就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做人功夫.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晝夜.(《論語·子罕》)孔子來到河邊上感嘆道:流逝的歲月就象這流水啊!晝夜不停的在流淌.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論語·子罕》)孔子說:天氣冷了,然後才知道松柏樹是最後落葉的.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論語·裏仁》)孔子說:富與貴(發財和做官)是人人所希求的,但是如果不是用正當的手段取得,君子是決不接受的.貧窮與卑賤是人人所厭惡的,但是如果不能用正當的手段來擺脫,那麽就寧可不擺脫.君子失掉仁,怎麽成就他的聲名呢?君子就是在吃完壹頓飯這樣短的時間也不能離開仁,匆忙急促的時候是這樣,顛沛流離的時候也這樣.(這段話開頭壹句的意思後世概括為“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子曰:誌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孔子說:誌士仁人,不會為了求生而妨害仁德,只有犧牲生命以成全仁.(這個意思在後世被概括成壹個成語:殺身成仁.)下面這個是初中版的,附送了!這裏是預備年級第二學期地三十八課《論語》八 則 (1 )學而知習之,不亦說乎?友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譯文:學得的學問知識,時時加以鞏固,不是很喜悅嗎?有誌同道合的朋友從遠道來相聚,不是很愉快嗎?別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也不是道德高尚的人嗎?(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譯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聰明.(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譯文:(對於知識)了解他的人不如愛好他的人,愛好他的人不如以學習只是為快樂的人.(4)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譯文:幾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們學習的人.選擇其中好的人向他學習,把其中不好的人作為自己改正錯誤的借鑒.(5)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也.譯文:溫習以學習掌握的知識,學習接受新的知識,這樣的人足以成為他人的老師.(6)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譯文:到了壹年最寒冷的時候,才知道松柏是最後雕謝的.(7)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則大事不成.譯文:不要求速成,不要貪圖小利.想要速成,反而不能達到目的;貪圖小利,就做不成大事.(8)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寑,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譯文:我曾經整日不吃,整夜不睡,(用這些時間)來思考,也沒有什麽益處,(與其這樣),不如去學習會更好.。
6.根據《先秦諸子語錄》所言任選壹個方面,談談妳的體會
把原文的大意先了解然後把白話文解釋穿插在裏面就OK了舉例如下1、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2、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這兩則的感悟,不少於50字 問題補充:3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4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5、君子養5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致誠則無它事矣,唯仁之為守,唯義之為行.————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這句話的意思是:"做壹個君子,要老想著這九個方面:看到壹個現象時,要想壹下,是否透過現象看到了本質,是否真正理解、明白所看見和看到的東西;聽到什麽的時候,要考慮壹下,偏聽了沒有,輕信了沒有;說話處事時,要老想著自己的臉色不要冰冷地板著,任何時候臉色都要溫和才是;要到考慮自己的態度是否恭謹,不論貴賤,自己的態度都得恭敬;說話時,要想壹下,自己是否在撒謊.是否說了實在話;做事時,要想壹下自己是否在敬業、認真;有問題或疑問時,是否馬上問人了,以求得正解.人非聖賢,孰能無惑?惑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自己要發脾氣時,要想壹下所帶來的不良後果.想壹下妳自己也反感別人發怒;若是可以不勞而獲時,要想壹下是否取之有道、得之有義,是否自己應該得到." 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就不會去享受的;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去擺脫它,就不會擺脫的.這壹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觀.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這壹段內容,似乎孔子主張人們只要仁、義,不要利、欲.事實上並非如此.任何人都不會甘願過貧窮困頓、流離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貴安逸.但這必須通過正當的手段和途徑去獲取.否則寧守清貧而不去享受富貴.這種觀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價值.這壹章值得研究者們仔細推敲.。
7.先秦諸子語錄(壹) 論語
《論語》思想是我國重要的文化遺產,其思想深入淺出,覆蓋面大,形成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也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礎。
《論語》的倫理道德思想以“仁”為基礎,包含孝悌,交友,守仁等,下面我們逐壹論之。 壹、《論語》的倫理道德 “仁”是孔子人格理想的根本,在《論語》中“仁”字出現了109次,孔子把“仁”看成最高道德原則和人生理想,指出人道的基本內容就是“仁”,從而建構了仁學,仁學核心是愛人,主要強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根本道理。
“仁”字從漢字構成來看,壹人是“人”字,二人為“從”字,三個人則成“眾”字;所謂“仁”,有二人便從產生的壹種關系。因為,“仁”字是從人字旁加壹個二字,兩個人相處之道即為“仁”。
《說文解字》說:“仁親也,從人從二,仁字的基本含義是表示人與人之間的相親相愛,即像愛自己壹樣體貼,愛護別人。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範疇,它主要有兩方面的內容:壹是“克己復禮”,二是“仁者愛人”。
“克己復禮為仁”是說要以周禮的標準做到“非禮無視,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禮勿動”(《顏淵》),要人們從精神上做到自我控制,從視、聽、言、動的感性經驗上符合禮的規定,這種與“禮”相結合的“仁”帶有倫理規範的意義。如果人的行為皆能符合與禮,這便是實現仁了,“仁者愛人”是以血緣關系為基礎,從心理上把人的相愛感情發展為道德感情,並且進壹步發展為“孝悌”、“忠恕”和愛有等差的道德行為。
從這種仁與禮的統壹可看出,孔子在講到“仁者愛人”時,總是貫穿著“禮”。 孔子愛人的道德感情是有等差的,對自己的父母要講孝,對君主要忠,對貴族身份的大夫、士要講友,與人交要守信。
(壹)孝悌。孝指善事父母,即子女對父母的愛敬之心;悌指善事兄長,即弟弟對兄長的愛敬之心。
第壹,孝悌是行仁的根本。孔子認為愛人的道德感情首先是從孝順父母開始的。
因此,他說:“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君子專心致力與更本,根本確立了,道自然就會生出來,在家與社會之上,作到孝順父母,外出尊敬兄長。如“弟子入則孝。
出則悌”(《論語·學而》);在國家上,君子有厚道,百姓也按仁道生活,如“君子篤與親,則興與仁”(《論語·泰伯》。 第二,孝悌不僅是盡贍養義務,而且有愛敬之心,孔子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
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論語·為政》),孔子強調的是子女對父母發自內心的愛敬之情,而不僅僅是供給衣食或幫助幹點體力活就行了。
再說,子女對父母應該關切。如“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壹則以喜,壹則以懼”(《論語·裏仁》)。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論語·裏仁》)。父母的年齡,不可不時刻記在心裏,壹方面因為他們長壽而高興,壹方面他們年高而擔心。
而且,不遠遊,以盡養親,事親之責;不得已而遠遊,也該有壹定的去處,以免雙親掛念。另外,他還認為,從父母賦予自己血緣關系和養育之恩上升到孝道的“三年之喪”不是禮儀形式,而是從道德感情上懷念父母的養育之恩,這才是“仁'(《陽貨》)。
第三,孝悌是繼承遺誌和恪守遺訓。孔子說:“父在觀其誌,父沒觀其行。
三年無改與父之道,可謂孝矣。”(《論語·學而》)。
第四,孝悌是按禮節來做。孔子認為孝不能違背禮節。
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論語·為政》),孔子非常重視對於孝的禮節,也有政治的考慮,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論語·學而》)。
慎終指辦理喪事,追遠指辦理祭事。這些事辦理的好,對於收拾人心,維系社會,關系極大。
(二)友仁。孔子對於交友原則,具有廣泛性和平等性。
因為它不是政治關系,也不是血緣關系。而是近與壹般的人際關系。
孔子說:“居是邦也,事起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論語·衛靈公》),“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
友便妄,損矣”(《論語·季氏》)。“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語·公冶長》)。
這是說,應與道德高尚的人交朋友。如果整天和小人混在壹起,說得話卻沒有壹句合乎道理的正經話,只喜歡耍小聰明,是孔子所反對的,即“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惠”(《衛靈公》)交友要沒看對象,更重要的是嚴與律己,虛心謹慎,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
這與自我為中心,以是否與自己有利為出發點,去品評和要求別人的高低長短的態度,顯然不是壹個思想路數。但是,不要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即“無友不如己者”(《學而》)。
(三)守信。信是做人的基本品格之壹,其本義是誠實,不欺騙。
孔子說:“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主忠信”,“謹而信”,“敬事而信,才能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行得通。
所以,把“朋友信之”作為自己的誌向之壹。主張“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學而》)。
信又是立國的根本,孔子說:“能行五者與天下為仁矣”。這“五者”(恭,寬,信,敏,蕙。
8.《先秦諸子散文有哪些
先秦諸子散文先秦諸子十家: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農,雜, 小說《論語》《孟子》《荀子》《老子》《莊子》《韓非子》《墨子》先秦諸子散文發展三階段:春秋末期:《論語》《墨子》 語錄體為主戰國中期:《孟子》 《莊子》語錄體向專題論文發展戰國末期:《荀子》 《韓非子》專題論文第壹階段:《論語》 《墨子》語錄體為主《論語》:主要是記孔子言行的書,有孔子弟子所記。
語言接近口語(師生談話錄),沒有過多修飾。《墨子》:此書也是墨子弟子所記。
文章質樸,較少文采,但邏輯性強,善於運用具體事例說理,是說理文的壹大進步。第二階段:《孟子》 《莊子》 語錄體向專題論文發展《孟子》:實則仍為語錄體,但《孟子》是當場紀錄,作者就是孟子。
是壹本集體著作,其中大量采取對話,雙方都有所辯駁,大大促進了散文向論文體發展。《莊子》:有的仍含有辯駁的影子,但有些篇章帶有駁論,論辯,對答,正面闡明自己的觀點。
開始演變為專題論文,中國的論文真正地確立了。第三階段:《荀子》 《韓非子》專題論文《荀子》:其文多長篇大論,大抵論點明確,層次清楚,句法整練,詞匯豐富。
《韓非子》:其散文特點鋒芒銳利,議論透辟,推證事理,切中要害1,擺脫了語錄體,成為專題論著。2,不是壹個學派的集體著註,而是壹個學者的個人論文集。
3,不是以駁論文為主,而是以正面論述為主。
9.學習《先秦諸子語錄》有何啟發
1、子曰:“為政以德(1),譬如北辰(2),居其所(3)而眾星***(4)之。”
這段話代表了孔子的“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說,統治者如果實行德治,群臣百姓就會自動圍繞著妳轉。這是強調道德對政治生活的決定作用,主張以道德教化為治國的原則。這是孔子學說中較有價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國的基本原則是德治,而非嚴刑峻法。
3、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子路篇)
孔子壹而再、再而三地強調壹個問題:執政者必須率先正己,站得直,行得正,在道德上成為百姓的榜樣,以執政者私德的高尚帶來社會公德的高尚。毫無疑問,孔子創立了壹條千古不易的原則,即執政者的高尚、廉潔、公正是良好政治的先決條件。
4、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由此可見,儒家文化實質上是壹種人本文化,重人際關系協調,重人的價值的實現,強調群體和諧,自強不息,體己與體人相統壹,並註重個體對群體的責任,奉獻和服務。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
要孝敬自己家的老人,也要同樣地對待別的老人;愛自己的小孩,也要同樣的愛護別的孩子。老吾老及其人之老,是我們每個人應當具有的最起碼的品德,也是中華民族五千多年來的傳統美德。
建議妳還是看看這個網頁吧:/dxyw/Article_View?id=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