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史、子、集是我國圖書分類的名稱,統稱“四部”,又可分為甲部、乙部、丙部、丁部。
“經部”指儒家的經典。經部之下又有小類。清代的《四庫全書》經部之下又分易、書、詩、禮、春秋、孝經、五經總義·、四書、樂、小學十類。
“史部”即歷史,包括各種體裁的歷史著作。《四庫全書》史部之下又分正史、編年、紀事本末、別史、雜史、詔令奏議、傳記、史鈔、載記、時令、地理、官職、政書、目錄、史評等十五類。
“子部”包括政治、哲學、科技和藝術等類的書。《四庫全書》分為儒家、兵家、法家、農家、醫家、天文算法、術數、藝術、譜錄、雜家、類書、小說家、釋家、道家,***十四類。
“集部”收歷代作家的散文、駢文、詩、詞、散曲集子和文學評論、戲曲著作等。《四庫全書》分為楚辭、別集、總集、詩文評、詞曲等五類。
這種四部分類法自唐代至今已有壹千三百多年了,作為壹種傳統分法,它在類分我國浩如煙海的古籍中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data/data_110.htm
經部代表著:十三經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經典。分別是《詩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周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論語》、《爾雅》、《孝經》、《孟子》。
史部代表著:《史記》、《資治通鑒》
子部代表著:《老子》、《莊子》
集部代表著:《李太白集》、《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