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姓氏淵源:
第壹個淵源:源於風姓,出自古帝伏羲氏之妹女媧後裔,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女媧有許多稱謂,古有稱儻女媧者。在史籍《山海經·海內經》中記載:“鳳凰自舞,鳳鳥首文曰:德,翼文曰:順,背文曰:禮,膺問曰:仁,腹文曰:義,見則天下和”。儻女媧晚年勢衰,十日部族乘勢復辟,灸殺月母。說明儻女媧壹族確是與湯氏部族發生了大戰,因戰敗而被迫下海逃亡去了日本,所以在日本古籍《古事記》和《日本書記》中都記述了日本開國女神是來自“高天原的天照大神”。因女媧浮海未歸,時人受地理知識所限,故而認為女媧被海水溺死了,所以才以“精衛鳥”來比喻皇母,以寄托後人對月母的哀思。
有以“儻”衛姓氏,稱儻姓。後女媧部族在民族分衍過程中,儻姓又分衍出許多姓氏,膠氏即為其中之壹,因居於膠邑而得姓,古膠邑在秦、漢之際為瑯琊郡,即後來的膠州半島,為非常古早的姓氏之壹。
第二個淵源:源於子姓,出自商朝末年賢人膠鬲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據典籍《孟子·告子下》中記載:商朝末期有個名人叫膠鬲,周武王舉兵伐紂,天下大亂,膠鬲遂隱遁於市井之中經商。西伯(周文王姬昌)從魚鹽商販中找到了他,任命他為大夫,利用他的智慧去輔佐周武王姬發最終滅了商王朝。
膠鬲功大,周武王賜封其隨姜太公而往,居山東半島,其地後稱膠州。膠鬲的後裔以先祖的名字為姓氏,稱膠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壹。
二、遷徙分布
(缺)膠姓望居朝歌(西漢時置朝歌縣。三國時屬魏,置朝郡,今河南省淇縣。晉代改為朝歌縣)。
三、歷史名人
膠 鬲:商末周初時人,世有賢才之譽。避紂王暴虐,戰亂時隱遁經商,周文王從魚鹽商販中找到他,任他為臣,官居上大夫。後協助周武王滅商。
膠 蒼:壹作聊蒼,西漢趙人。官侍中,與朱買臣、吾丘壽王等並侍武帝左右,以博聞善辯著稱。《漢書·藝文誌》著錄《待詔金馬聊蒼》三篇。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朝歌郡:西漢時置朝歌縣。三國時屬魏,置朝歌郡(今河南省淇縣)。晉代改為朝歌縣。隋代改為衛縣,唐、宋、金因之。元代置為淇州。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改置淇縣。
瑯玡郡:亦稱瑯琊國、瑯琊郡。
2、堂號(缺)
============================================================
膠姓宗祠通用對聯
〖膠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魚鹽舉俊;
辯博稱長。
——佚名撰膠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商末人膠鬲,戰亂時隱遁經商,周文王從魚鹽商販中找到他,任他為臣,協助周武王滅商。下聯典指西漢趙人膠蒼,又作“聊蒼”,武帝時官侍中,與朱買臣、嚴助等人交往,都以博聞善辯著稱。曾著有《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