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民間熱度大於官方:活字印刷是中國印刷史上的“非主流”嗎?

民間熱度大於官方:活字印刷是中國印刷史上的“非主流”嗎?

技術層面而言,活字印刷確實比雕版印刷先進很多。兩者本質上都是復制文本的工具,“雕版與其復制品是壹對壹的關系,活字在復制演化中躍上新的臺階,它通過組合,完成了壹對多的復制,即壹套活字可以復制諸多不同的文本。

”如果以數據說話,很容易得出活字印刷“非主流”的結論,《中國古籍善本書目》著錄的近5.7萬部書中,活字本約340部,平均計算,活字本在中國古籍中僅占1%左右。這1%中多數為大部頭書。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後,雕版印刷的主導地位卻沒被動搖過:宋元二代內府、國子監及中央各機構刻印過大量圖書,迄今尚未發現有活字印書的文獻記載和實物遺存。

到了出書總量達3.5萬種、“中國出版的書目數量比外部世界總數還多”的明朝,作為皇家刻書機構的內府印書無壹例外為雕版印刷,南北國子監也是如此。偏偏各藩王府出品的四百多種圖書中,只有蜀府用活字排印《欒城集》,益府用活字排印《辨惑編》《辨惑續編》,其余皆為雕版。官家對待活字印刷的態度尚不及私家來的積極。

現存最早的金屬活字(有說銅活字、也有說錫活字的)印本《宋諸臣奏議》(150卷),由地方大族無錫華氏的華燧於弘治三年(1490)排印,華燧在《宋諸臣奏議·序》中說:“燧生當文明之運,而活字銅板樂天之成”,他設立印書館“會通館”以活字排印大部典籍,完全是出於愛好,省去手抄筆錄的煩惱。他自幼愛讀書,精於校勘,經常把校對好的圖書編訂成冊,帶在身邊,與老儒商榷,並印刷傳播。

弘治初年,有人想重新雕印《宋諸臣奏議》,嫌雕版費用浩大,耗時太長,恰巧華燧會通館研制出壹套金屬活字,便請他印成50冊,因為初次印刷,經驗不足,書的正文和註釋用相同字體排印,排版參差不齊,加上缺乏用墨和操作經驗,成品效果不如人意。之後,華燧不惜重金改良,17年間印書18種,約在千卷以上,每部書版心下方印有“會通館活字銅板印”標記。在他影響下,其叔父和侄子也投身於金屬活字印刷,排印典籍包含白居易、元稹、陸遊詩文集和唐代類書之冠《藝文類聚》100卷等。

當時與華氏齊名的還有無錫膠山安國,安國號稱“安百萬”,經商致富,喜歡古書名畫、造字印書,他印的書為“安國活字銅版”,以校勘精細聞名,數量雖比不過華氏,內容上,經史子集兼備,“以惠後學”,明正德十六年(1521),他應南京吏部尚書廖紀要求,印成《東光縣誌》6卷,這是唯壹壹部用活字銅版印成的地方誌,失傳已久。更可惜的是,安國去世後,其銅活字被6個兒子瓜分,印書事業後繼無人。

華氏、安國印書純屬個人興趣,目的在傳之後世,不計較成本,不受市場利益驅動,他們傾向於選擇經典作品或是大部頭的類書進行“復制”,因為類書中征引的很多古書都已亡佚,“復制”的過程也是為後人保存資料的過程,但是前提需要有足夠的資金支持。

明隆慶年間(1567—1572)福建人饒世仁、遊廷桂在錫山準備用銅活字印行《太平禦覽》(保存五代以前文獻最多的壹部類書,***1000卷),因經濟原因,三年時間僅完成十之壹二,實在印不下去,就將活字分別賣給周光宙周堂父子和顧肖巖、秦虹川,周光宙與顧、秦商量,用其家藏舊本校對,繼續排印《太平禦覽》,聘用賣家為其印書,饒、遊二人反主為客,最後印出的百余部《太平禦覽》,大家平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