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設備租賃收入是否需要繳納增值稅?
《房產稅暫行條例》第三條規定:“出租房產的,以房產的租金收入為房產稅的計稅依據。”壹直以來,我們的地稅朋友都是這樣被征稅的。營改增後,所有行業的營業稅都改為增值稅,實行價外征稅。為配合新政實施,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下發文件《關於改革後契稅、房產稅、土地增值稅個人所得稅計稅依據的通知》(財稅[2065 438+06]43號),其中第二條規定“出租房產的,征收房產稅的租金收入不含增值稅。”第五條規定“在確定計稅依據時,交易價款、租金收入和轉讓不動產的收入不得扣除增值稅。”第六條規定“征收上述稅種時,稅務機關核定的應納稅所得額或收入不包括增值稅。”因此,2006年5月1,2065438以後,納稅人從租金中征收房產稅時,其計稅依據不包括稅收增值稅。
二、什麽是房產稅,房產稅怎麽收?
房產稅是根據房價或租金收入對住房征收的壹種稅。也被稱為房屋稅。房產稅是中外政府廣泛征收的壹種古老稅種。在中世紀的歐洲,財產稅成為封建君主斂財的重要手段,名目繁多,如“窗稅”、“竈稅”、“煙囪稅”等。這些房產稅大多以房屋的壹些外部標誌為標準來確定負擔。最初的財產稅是中國古書《李周》中提到的“布衣”。唐朝的架稅,清朝和民國的房捐,都是財產稅。對房屋征稅,中國自古就有。周期性的“分錢”,唐代的間接稅,清初的“分錢”“分錢”,清末民國的“捐房”,都是對房屋征收的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務院1950年6月頒布的《全國稅收管理實施原則》規定,房產稅在全國範圍內統壹征收。
三。免租金財產稅的支付
《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國發[1986]90號)第二條規定,房產稅由房產所有人繳納。《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安置殘疾人就業單位城鎮土地使用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0]121號)明確指出,對於租賃房產,雙方簽訂的租賃合同約定有免租期的,房產所有人應當在免租期內按照房產原值繳納房產稅。《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128號)規定,應稅單位和個人無償使用其他單位房產的,按照房產殘值代為繳納房產稅。
免租使用不動產與免租使用不動產有本質區別:出租人在整個租賃期間不向承租人收取任何費用,即免租使用不動產;免租期內,雖然免租期內沒有租金收入,但出租人的最終目的是獲取租金,所以免租期仍屬於房產的租賃期,房產屬於經營性用房,應繳納房產稅。不動產及不動產免租使用期間免租的房產稅納稅人均為產權所有人,實際納稅人分別為產權所有人和免租使用單位或個人。根據我國的相關法律,在我國納稅是必須的。納稅是我們生活在這個和平社會的基本保障,也可以促進我們國家的穩步提升,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